郎郎自傳|大雅寶胡同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大雅寶衚衕甲2號,是郎郎先生最常提起的曾經的住所。

在那個天為廬、地為席、上房“偷”棗吃、草坷兒逮蛐蛐兒的時代,那裡不僅有他“瘋玩兒”的童年記憶,還有一院子的藝術大師街坊,以及那位大師級“孩子王”……

郎郎自傳|大雅寶衚衕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大雅寶前院和中院之間的小院兒,左邊是我們家廚房,右邊是董沙貝家阿姨住的地方。兩家種滿了向日葵。這是董沙貝畫的油畫。

每次搬家

都留下了“較量”中結成的友誼

1950年的4月份,因為父親被派到中央美術學院任職,我們家再次搬家,這回住進了美院宿舍——大雅寶衚衕甲2號。

之後,我們又因各種原因先後搬過好多次家,白家莊、香山都是我們曾經在北京住過的地方。

每次搬家都是一個新生活的開始,每一處都發生過許多精彩而難忘的故事。而每次搬家,最讓我難捨的就是我的小夥伴們,我們那種天真無邪的友誼是在打鬧、遊戲和忽友忽“敵”的“較量”中結成的,是最為珍貴的。

大雅寶衚衕甲2號

住著一院子大師的藏龍臥虎之地

我們住得最久的,要算是大雅寶衚衕甲2號,所以那兒的經典故事也最多。

大雅寶衚衕這地方可是一個藏龍臥虎的風水寶地,我們院前後住過很多藝術大師,如:李苦禪、李可染,還有法國派油畫家董希文,《開國大典》就是他的作品。齊白石雖然不住大雅寶衚衕甲2號,但也是我們這個小院兒的常客。

郎郎自傳|大雅寶衚衕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1956年,北京大雅寶衚衕甲二號,李可染(左)和張仃。

另外還有版畫家彥涵、黃永玉,陶藝、壁畫家祝大年等等。雖然這裡聚集了這麼多名人,但他們都很平易近人,大家都是和和睦睦的。

當時,我們院大大小小的孩子足有二、三十個。那年頭兒,玩的花樣多,特別是學校一放假,我們這群“土匪”滾鐵環,拍洋畫,彈玻璃球,逮蝴蝶,粘蜻蜓、知了,養蛤蟆骨朵兒,玩到瘋。

秋天一到,鄰居家的兩棵棗樹有幾枝正好伸到我們院的西房上,沉甸甸地都是棗。我們這群“土匪”就開始蠢蠢欲動,登高上房,一吃為快,哪還顧得上各家老太太們的大呼小叫,她們哪能體會到,這“偷”來的棗兒就是比她們買來的好吃!

不過,我們也有安靜的時候,比如,知道誰家的大人在家裡作畫的時候,我們經過他們家窗前都會悄悄的。

“班門弄斧”辦牆報

唯有他讀懂了孩子們的心

有時候,我們也乾點“正經事”。

有一次,我跟我的哥們兒董沙貝商量決定在院裡辦個少年牆報,“震一震”那些大人。

我畫的漫畫是《人造地震》,描寫的就是孩子們上房摘棗,屋裡的電燈亂晃的情景。沙貝的畫叫《中院在慶祝什麼?》,畫的是園子裡晾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像過節時的彩旗一樣。其他孩子有的也交出自己的作品,我們把畫粘起來,貼在牆上,然後就躲著看大人們有什麼反應。

大部分路過的家長都是看熱鬧,他們說:呦,瞧嘿,學生們自己辦板報啦,誰組織的?等等,只有黃永玉叔叔不一樣,他在牆報前面停下了,仔細地看了好一陣,然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看樣子,他是瞧明白了,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大師黃永玉的另一面

一位地道、稱職的“孩子王”

這位黃叔叔最多比我們大二十歲,《萌芽》雜誌創刊號的封面就是他的刻畫,上面那個澆花的小男孩的原型就是他兒子黑蠻。

郎郎自傳|大雅寶衚衕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黃永玉在《萌芽》創刊號上的刻畫,澆花的小男孩就是黃黑蠻。

他工作起來特認真,但玩起來,真不愧是個“孩子王”。故事講得繪聲繪色,歌也唱得一流的好,有了他的參與,我們的活動就更加豐富多彩了,他不光跟我們一起鬥曲曲(音),還帶領我們正兒八經地辦牆報,率領我們一幫孩子外出踏青,春節的時候,還組織我們舞獅子,給各家拜年。

郎郎自傳|大雅寶衚衕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1954年或1955年,大雅寶出遊圖。右起:李琳(李苦禪長女)、黃永玉、李燕、袁驥、袁驄、程嫵珊、張郎郎、董沙貝、彥冰、董沙雷、李小可。

我們當中身手好的舞獅子頭和獅身子,其他人有的舞繡球,有的幫著圓場子,我的任務是吹笛子,大家表演得都很認真。院裡的大人們越是捧場,我們就玩得越來勁。演完後,幾個小孩子的大口袋裡裝滿了各家大人們犒勞我們的糖果,然後我們在歡聲笑語中分享這些勞動果實。

黃叔叔還把舞獅子這一幕刻成一幅彩色版畫,登在當時最暢銷的雜誌《新觀察》的封面上。沒想到幾十年之後,我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圖書館裡居然又看到這本雜誌,看著那已經發黃的封面,當時那些美好的回憶,又一下子浮現在了眼前。

郎郎自傳|大雅寶衚衕甲2號,有個大師級“孩子王”叫黃永玉

▲《新觀察》封面上的大雅寶孩子舞獅子。

(未完待續,逢週一奉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