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區委書記最新文章: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前不久,《群眾》刊發宿遷市宿豫區委書記劉海紅文章。文章表示,針對宿豫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加快“五個振興”實施,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宿豫區委書記最新文章: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宿豫夜景,圖自網上宿豫

宿遷市宿豫2004年3月撤縣建區,雖然是區級建制,但管轄區域、人口結構還是以鄉村為主,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相對突出。

近年來,我們堅持以城鄉統籌發展為總攬,實施了鼓勵農民進城入鎮、鎮村建設“1+10”工程、六塘河生態經濟區打造、10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等系列措施,創成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等特色品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基礎、探索了路徑。

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歷史任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宿豫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解放思想、系統思維、問題導向,貫徹“四化同步”理念,加快“五個振興”實施,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堅持系統思維,加速城鄉融合梯次推進

鄉村振興不能就鄉村抓鄉村,要協同推進“人的城鎮化”,系統把握、分類施策,示範引領、融合共進。

城鎮村聯動。堅持城鄉一體、以城帶鄉,把城市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持續推進名校、名商、名居“三名”工程,加速產城融合發展,精品化打造“電商名城”;把鎮區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點,以“特色小鎮”的理念,推動鄉鎮分類特色發展,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人口集聚功能;把“進城入鎮”作為重要路徑,引導農民自願“能進城不留鎮,能進鎮不留村”,推動形成梯次人口布局。通過城鄉共建、一體發展,形成“城帶鄉、鄉聯村”的城鎮村聯動格局,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讓“繁華都市”與“田園鄉村”交相輝映。

點線面結合。宿豫區現有自然村莊961個,面廣量大、佈局分散。推進鄉村振興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試點先行、以點串線、以線拓面、梯次推進。圍繞“聚焦一批試點、攻克一批難點、形成一批亮點”,在前期10個特色田園鄉村的基礎上,再優選一批村莊,連同省定經濟薄弱村,作為“十三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鄉村振興示範村莊,整合資源、重點建設,通過點的突破、線的連通、面的拓展,帶動沿路、沿河、沿產業帶全面振興。

核心區先行。結合六塘河生態經濟區建設,將佔全區鄉村面積約三分之一的近郊區域,進行整體規劃、全面提升,實行產業、社區、生態、文化、旅遊“五位一體”打造,構建“一軸一帶一鎮四園多點”格局,打造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試驗區、綠色發展生態富民樣板區。

堅持產業為基,做強興村富民關鍵支撐

緊盯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讓農村發展有人氣、鄉村振興有底氣。

圍繞“特色+規模+效益”打造現代農業。重點建設綠色果蔬、休閒農業、循環農業三大片區,聚力打造10萬畝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核心區、10萬畝果蔬基地。堅定“一鎮一特、一村一品”培育,探索“同一區域、同一品種、同一品牌”模式,推動三產接二連一發展,到2020年打造10個以上5000—10000畝成方連片、單一品種生態農業示範園。

圍繞“載體+項目+富民”激活全民創業。

按照“六通一平一中心”標準,每個鄉鎮建設1個生態富民創業園,聚焦載體提升、項目招引、“家門口”就業,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小商品生產以及配套產業,讓“創業園”成為強鎮興村富民的“動力源”。

圍繞“農業+旅遊+互聯網”推進融合發展。堅持“農旅結合、以旅促農”,放大“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區”品牌效應,在核心區內培育香溢王莊、梨園人家、水韻雙河、活力朱瓦、田園河西“五朵金花”。深化與京東集團合作,做好“互聯網+農業”文章,推動宿遷館、江蘇農產品館品牌化運營,加快“一村一品一店”提檔升級,到2020年實現“一村一品一店”標準村全覆蓋。

宿豫區委書記最新文章: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運河一號橋,圖自網上宿豫

堅持綠色發展,擦亮美麗宜居生態底色

突出以生態文明引領鄉村振興,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

優化生態空間。實施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以六塘河生態經濟區和新莊生態經濟示範鎮為抓手,統籌水林田路整治提升,打通外聯通道、暢通內部循環,讓水更清、林成景、田高產、路通暢,打造“錦繡長廊、蘇北水鄉”。到2020年,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加強生態治理。持續推進“263”專項行動,鞏固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成果,加大農村河道溝渠小流域綜合整治力度,開展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抓好城鄉汙水管網暢通工程,推進鄉鎮汙水處理廠規範運營。到2020年,村莊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超過90%,基本消除農村黑臭水體。

提升人居環境。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善垃圾收處體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強化村莊外部整治、庭院內部提升、文明習慣養成“三位一體”推進,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氣質”。到2020年,以行政村為單位打造30個美麗宜居村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塑造共同繁榮幸福家園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共建文明新鄉村。實施文化繁榮惠民工程,統籌鄉村文體設施建設,弘揚旱船、跑驢、琴書等傳統文化,開展文明村鎮、城鄉四美等創建活動,推廣“宿豫鄉村文明20條”,打造“鄉賢興鄉村”特色品牌,培育文明鄉風、傳承良好家風、塑造淳樸民風。

共治和諧新家園。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統一,項目化實施社會治理“十大工程”,推進鄉村振興法治保障“十大行動”,加快鄉村技防、巡防體系建設,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技防建設達到省級標準。

共享富足新生活。辦好“醫教水住行”“法訪文保收”等民生實事,推進小鎮客廳、農貿市場等鎮村建設“1+10”工程內涵提升。圍繞5年農民人均收入新增1萬元目標,落實富民“加減乘除法”,實施村集體經濟振興三年計劃,到2020年重點村集體收入穩定持續超50萬元、特色村超30萬元、脫貧致富村超20萬元。全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落實產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措施,探索市場化機制發展“庭院經濟”,到2020年全區5.53萬名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

宿豫區委書記最新文章: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文昌廣場,圖自網上宿豫

堅持自下而上,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注重發揮基層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鄉村自下而上“自我振興”。

建強基層組織。將基層組織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證,在落實好支書領頭調結構、“支部+電商”等措施的基礎上,選派一批優秀幹部到鄉村振興示範村莊擔任村書記和“振興書記”,脫崗駐村、專項考核。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培養計劃,到2020年培育百名村級組織帶頭人、千名村“兩委”骨幹、萬名創業大戶和致富能手。

突出農民主體。堅持不大包大攬、不大拆大建,支持農民按照統一規劃,通過委託代建或翻建、插建等方式改善居住環境;鼓勵農民通過開辦家庭農場等方式參與現代農業發展,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生態建設、環境整治,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唱主角、當主力。

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農業農村“放管服”改革、“三權分置”改革等,試點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農民合作聯社,探索“一黨委一聯社一企業”發展模式,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支持改革、鼓勵創新,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摘編自《群眾》2018年第13期,原標題為《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作者:劉海紅 (中共宿遷市宿豫區委書記)

宿豫區委書記最新文章:聚力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