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隨著國際學校日益進入大家的視野,“是否走國際教育這條路

”已不是那麼令人糾結的問題。擺在更多家庭面前的,是“如何進入理想的國際學校”這個難題。

之所以如此困難,和每年都在變化的招生情況有關,加上“不以成績論英雄”、捉摸不定的考試內容,讓很多家庭難以逾越國際學校入學考試這一關。

“筆試尚可準備,遇到各種‘刁鑽’的面試問題,就一點也沒轍了”;

“面試就是Free Talk,根本沒有辦法準備”。

——這是很多家長的普遍認知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面試真的是Free Talk嗎?國際學校設計入學考試題目真的隨機性很強嗎?其實不是的。不管招生怎麼變,學校都在以“唯一的邏輯”篩選它想要的學生

學校篩選學生時最看重學生什麼品質,必然會在入學考試中體現出來,這和每年的入學考試題目變化無關。

一般來說,國際學校在英文面試環節考察學生什麼品質?最核心的一點的是考察學生的英文運用能力。

而英文運用能力又可細分為面試環節國際學校最看重的公共演講能力、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考、自我認知能力、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想象力和創造能力等。

如果我們懂得國際學校設計面試題目的內在邏輯,即想要考核的品質,就可以“對症下藥”,做好100%甚至120%的準備

01

公共演講能力

七寶德懷特在17年12月的第一批考試中設置一個環節——讓學生分組完成一個團隊合作項目。每個人有各自的分工,且每個人需用2分鐘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部分。

這項任務實質是考核學生的公共演講能力。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還有一個例子,平和雙語設計兩類圖畫題,即人文類的圖畫和自然類的圖畫,要求學生描述所看到的圖畫。這同樣考核學生是否善於組織語言。

除了七寶德懷特重視2分鐘英文表達,世外小升初入學考試中,同樣要求家長用手機錄一段孩子的2分鐘英文介紹視頻。

這個環節類似於美國公共演講教學中常用的一個專有名詞elevator pitch,即“電梯演說”。設計這樣的一個場景:創業者在一個電梯裡碰到了一個投資者,他需要利用投資者進電梯到出電梯的一段時間,比如1樓到15樓的時間,把自己的想法講完,然後吸引投資者為他買單。

世外要求的2分鐘視頻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在2分鐘之內非常明確地把自己介紹到位,非常好地營銷自己,讓世外覺得非錄取你不可。

相比臨場公共演講,這個難度要低一些。但是學生要把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特長和強項描述地很清晰,同時要描述自己為什麼要去世外,去了世外以後能給學校帶來什麼。在短短的2分鐘之內要涵蓋這些內容,要費很多心思。

02

批判性思維和邏輯思考

很多國際學校設置團隊環節,除了考核學生公共演講能力,更有可能加入“辯論”考核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邏輯思考。

團隊環節會造成學生的英文水平在對比下差異異常明顯。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比如星河灣小升初面試環節,每個學生根據某個辯題(如“學生應該用手機嗎?”)會被隨機分到不同的站隊,擔當正方或反方。學生需要舉手回答和反駁對方的觀點,這個機會必須自己把握,不是輪流表達。

這就設置了雙重難度,一方面必須有自己的批判性想法,另一方面要及時快速地表達出來,同時善於反駁對方

因此對於平時不善於表達,或者思路整理耗時太長、反應不夠快的學生,要應對這個殘酷的考核,要在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公共演講能力兩方面都要有所提高。

03

自我認知能力

很多學校會巧設問答看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對自己的認知。

比如七寶德懷特

在學生完成上一環節考核後會問:你覺得自己之前的表現怎麼樣?從回答上可以看出學生是過於謙虛還是過於驕傲,亦或對自己有清楚認知。

通過這種方式,國際學校會對學生看得非常透徹,同時尋找和自己學校相契合的學生。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而更常見的是通過常規性問題直接對學生提問,比如

平和雙語初升高入學考試,需要學生回答“的興趣愛好是什麼?為什麼來平和?”等問題。

學生需要細緻審視自己各方面的情況,包括性格、興趣愛好、長項弱項、未來目標和規劃等,才能把問題答得比較完善,這不是臨場發揮能夠解決的。

04

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很多美國大型企業面試中會用到團隊面試,即拋給面試者一個難題或者一個需要所有人共同達到的目標,然後面試官從旁觀察某一面試者在小組中充當的角色和作用。很多國際學校同樣在入學考試中採用了這一設計。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七寶德懷特在破冰環節測試領導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從旁觀察的時候會重點考察:你是一個領導者嗎還是一個跟隨者?你什麼都不做,還是會非常自信地闡述自己的意見?你的意見有沒有被接納?當別人和你產生分歧的時候,你能不能很好地說服別人?

很多國際學校會看重團隊合作能力強或團隊經驗多的學生,所以從認知和經驗上都要有所提升。

05

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這項能力主要通過一些創新類的問題進行考核。比如平和雙語初升高入學考試問到“如果你有很多錢你會做什麼?”星河灣小升初入學考試問到“你的生命如何還有一個月,你會怎麼做?

國際學校入學面試關沒過?那你缺這些

以一個同時通過世外和星河灣小升初入學考試的學生為例,她當時是怎麼回答“你的生命如何還有一個月,你會怎麼做?”這個問題的。

這個學生特別喜愛讀書,閱讀經歷非常豐富。面試時她引用了海倫·凱勒散文代表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的內容,通過她讀過的故事回答這個問題,當時讓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

國際學校在面試環節考察學生時大體考核學生這幾方面的英文運用能力,這是他們設計面試問題的內在邏輯。

所以面試並非Free Talk,我們倒推歷年各個國際學校的面試設計,可以看出不同學校更看重學生的哪項品質,然後做好針對性的準備,這樣將大大提升錄取幾率。

現在,你可以問一下自己或你的孩子:要應對國際學校入學面試,你/你孩子能力到位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