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提出「自由搏擊」概念的是李小龍

第一個提出“自由搏擊”概念的是李小龍

【龍的傳人·讀書分享會】第一個提出“自由搏擊”概念的是李小龍

很多人認為,“自由搏擊”一詞是翻譯問題,不存在,其實,1963年左右,李小龍就第一個提出了“自由搏擊”概念。不信?請看李小龍當年的個人訓練大綱(以中文寫就,出自《功夫之道》第97頁):

1. 拳功

a. 空拳練習—3組,每組50個

b. 沙碟練習—3組,每組50個

c. 吊包練習—3組,每組50個

2. 壓腿

a. 正壓—3組,每組12個

b. 側壓—3組,每組12個

3. 踢腿

a. 直踢—3組,每組12個

b. 側踢—3組,每組12個

c. 腿術—3組,每組12個

4. 木人樁

a. 一百零八樁手

b. 單式練法

c. 入樁法

5. 拳術訓練—(一)小念頭 (二)詠春拳

6. 單式對練

7. 黐手

8. 無限際自由搏擊

第八條:無限際自由搏擊。其中包含了兩個現代武術名詞:無限際(無限制)和自由搏擊。

從大綱可以看出,雖然還是以詠春為訓練核心,但是從技術體系,到訓練方式、採用的訓練器材,都已經開始有了現代化、科學化變革的萌芽和理念的更新。

事實上,李小龍宗師的無限際(無限制)是真正完全的無規則、無限制的自由搏擊,和當下所有規則化的擂臺競技的自由搏擊、MMA雖有共性之處,但本質上不是一回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