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努力,非常幸運

保研故事(50)| 非常努力,非常幸運

本科院校:遼寧大學 1/64

錄取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獲獎情況:2015、2016兩年國家勵志獎學金、校一等、二等獎學金、校優秀學生、遼寧法制報法治辯論賽團體亞軍

社會實踐:校級社會實踐報告二等獎

夏令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

九推:北京大學

Offer:中國人大、中國政大、中央財大

有舍才有得,適合即最佳

大三寒假開始讀法律相關的入門書籍,劉星的《西窗法雨》和蘇力的《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在小小的精裝本里發現了大智慧。筆者本科學韓語,下定決心跨專業絕非簡單之事。於是我開始蒐集各路經驗帖,請教了幾位保研法碩專業的前輩,得到了很多幹貨和鼓勵,也漸漸堅定了這份選擇。

我認為對於法碩複試而言,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社會現象的關注,遠遠比記憶法條更重要。簡言之,就是要培養一種法律思維。於是,在考研專用的大綱和人大出版的900多頁大綠本之外,我將更多的“業餘”書籍搬進自習室,看更多的“熱鬧”——社會熱點事件,做更多的“腦筋急轉彎”——邏輯題。讀書到有感之處,我常常寫下自己的感想,有時候還會記錄下和作者不同的觀點,小小地論證一番。或者想到一個題目,在走廊裡一邊溜達,一邊念念叨叨著自己和自己辯論。

5月,很多學校會陸續在官網上貼出夏令營公告。如果不是對哪所學校有特殊執念的話,我建議大家根據個人偏好廣泛申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北京,於是就申請了三所北京學校的法碩夏令營。當然南方也有一些學校比如廈門大學法碩夏令營,但是因為距離遙遠,擔心舟車勞頓,就沒有申請。當然也可以根據夏令營的待遇來抉擇,如果報銷往返旅費、提供住宿,並且活動豐富的話,何嘗不去感受一下呢?畢竟每次考核都是對自己的一次檢驗,從中都能積累一些經驗技巧。

那段時間,我白天都在自習室裡風風火火地研究“乾貨”,晚上回寢室打磨個人自述,從自己的經歷中發掘與法碩專業需求品質的契合點,仔細斟酌用詞,力求層次分明,詳略得當,亮點突出。這不只是在準備一項申請材料,更是一個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同學經歷十分豐富,為了展現自己,一股腦兒把它們全塞進個人自述,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定要注意與所申請專業的相關性。

6月,我一面迎接本學期很關鍵的期末考試,一面繼續吸收法律知識、培養相關思維能力。每天都計劃滿滿,只有四種狀態:上課、上自習、面對電腦刷夏令營信息、小心翼翼地填寫申請表和郵寄材料。這裡涉及到準備期末考試和準備夏令營考核這二者間的平衡問題,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來計劃,如果目前成績徘徊於獲得保研資格的邊緣,那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應對期末考試、提升成績排名上。

走在壓力前面

期末考試結束後,我接連收到了人大、政法和央財這三所學校的入營通知,整個人都被點亮。關於具體的考核方式,大家可以事先向熟悉的前輩們打聽考題的類型,有所針對的準備。比如,人大的筆試包括邏輯分析題、法律常識題,以及針對社會某一熱點的論述作文。在瞭解題型之後,可以調動出自己平時的積澱,如果之前積累不夠充分,臨陣磨槍多刷題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中文面試大多是辯論賽或小組討論的形式,考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記得政法大學的一位教授說“適合學法律的人有兩大特質,能說和能寫。”無論是面試和筆試,都一定要在思考後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且要能夠條理清晰地論證這些觀點。因此平時在準備的過程中,也要勤于思考,多關注一些社會熱點新聞,嘗試著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自己寫一些評論。在面試中,也要注重風度和禮儀,在群面的時候尤其不能咄咄逼人,畢竟成全別人也是成全自己。

化解壓力的最好辦法就是走得更快,直到把它們都拋在身後。在7月初政法和人大的夏令營之旅中,為了儘量減少隨身攜帶,我一路踩著一雙高跟鞋在北京和瀋陽之間兜兜轉轉了三圈,始終元氣滿滿地努力在每一項考核中好好發揮,以及應對一些突發事件。同在一組面試的小夥伴、來自天南海北的室友,能夠彼此相遇都是一種緣分。

在相繼收到了政法和人大的offer後,我終於光榮地感冒了,在這裡不得不為政法和人大的工作效率點贊。躺在床上,腦海裡是迷迷糊糊地一場美夢。半個月來,我始終像一個堅定的戰士勇敢戰鬥著,還好這一切都值得。後來的央財夏令營,我還是堅持參與了全部活動和考核,還遇到了在政法面試時的隊友,感慨這世界真奇妙。

珍惜所得,化解遺憾

拿到了兩個offer 後,心裡踏實不少,對自己的定位也逐漸明晰,於是9月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我參加了北大法碩的推免複試。因為記錯了筆試時間,早上我手忙腳亂騎著小黃車,在中關村大街和成府路的十字路口處見證了屬於北大的自行車早高峰,在巨大的階梯教室裡,500 人進行筆試,考試結束後正值中午下課,離二教最近的食堂人滿為患。一切景象都讓我腦海裡閃過“壯觀”二字。筆試是三道題目,古代案例、現代案例,還有一道論文題,給了很多材料,要求寫2000字。雖然是三個小時,但還是感覺很緊。

面試的時候,按姓氏劃分順序,輪到我的時候已是晚上七點,緊張與焦慮隨著時間流逝逐漸消失,只覺得等待好疲憊。面試的形式是五人一組,抽取一個與社會熱點相關的題目,輪流發表自己的觀點,總共兩輪。“清北北人”的隊友陣容,讓我驚喜又驚嚇。不得不承認,他們確實能力卓越,不過這也讓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最終沒有被北大錄取,但當我在北京大學站乘地鐵去往火車站的時候,我便認識到,我曾在距離它如此近的地方,見證過它的壯觀,這份儀式感已經化解了我的遺憾。

9月28號下午,接受了人大的待錄取通知,一切塵埃落定。

保研故事(50)| 非常努力,非常幸運

細數往事時總是雲淡風輕,但經歷的過程卻往往是波濤洶湧。當你認真做出一個決定的時候,再回首就會發現,自己不曾在意的許多經歷都與這個決定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保研一路走過來,其實是一個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很多潛質被緊張感激發出來,你就成了更優秀的你。

這一路上,你會遇見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會有支持自己的親人、老師和朋友,感謝他們曾給予自己力量。當然也有一些只看結果又愛湊熱鬧的吃瓜群眾們,那就努力取得一個好結果,然後顯擺給他們看嘍。總之,非常努力就會非常幸運,在非常努力之後,你會驚訝地發現,哇,連遺憾都很可愛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