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如今出國留學已經變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的是,一個多世紀之前中國還是一個古老的封建帝國時,曾經有過一批年均12歲的幼童遠渡重洋赴美留學。

這群幼童命運多舛,最終成為改變國家命運的一群人。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紀錄片《幼童》最大程度的還原了這段歷史,於14年前在中央電視臺播出,豆瓣上評論不多,得分高達9.3分。

觀看其間幾度讓我震撼和落淚,就像一位網友的評論:“這才是真正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清朝末期,西方的堅船利炮撼動著古老的帝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讓部分國人認識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重要性。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中英雙方於康沃利斯號上籤署《南京條約》

1872年,清廷派遣第一批幼童,遠渡重洋,奔赴美國留學。

而這個破天荒的想法從何而來呢?

要知道在當時人們仍認為只有讀“四書五經”、由科舉當官才是“正途”,認為外國人都很野蠻,他們的技術也都是奇淫巧技。

這裡最關鍵的人物就是第一位在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容閎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容閎留學歸來後深知國內外的差距,一心想促成國家的變革事業,想讓更多的中國人留學。

於是在1870年,在容閎的勸說下,曾國藩向清政府奏請派留學生赴美學習。

但即便政府支持,選拔出來的的幼童還多是寒門之子,並且出發前與其父母簽了合約。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起初,登陸時幼童均穿長袍馬褂,並且結著辮子,引起所有美國人的注意。

這個神奇國度裡的一切也同樣讓他們驚奇:高樓大廈、自來水、升降梯,還有蒸汽火車。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1872年9月,首批到達加州的留美幼童合影。

這些孩子被分配到一些美國中產家庭裡寄養,而主人們都熱情的接待了他們。

留美幼童李恩富回憶到,當他被指定給斯普林菲爾德的威爾夫人家時:

這位“和藹可親的太太一把把我拉進懷裡並吻我,這一舉動引得在場的其他男孩哈哈大笑,讓我滿面羞紅”。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最讓人震驚的是,這些幼童的適應和學習能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熟悉了英語的對話以及書寫,並且在所在的學校裡成績名列前茅。

據不完全統計,到1880年,有超過50名中國幼童進入美國大學,22名進入耶魯大學,8名進入麻省理工學院,1人進入哈佛大學,3名進入哥倫比亞大學…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詹天佑、歐陽庚與他們的同學

不僅僅是成績,中國幼童在體育競技場上也取得了好成績。

他們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經常出沒於籃球和足球場上,詹天佑等人還組織了棒球隊。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中國留學生棒球隊

此時的詹天佑還不知道,多年後他將成為“中國鐵路之父”,主持修建聞名遐邇的京張鐵路。

六十年之後他為了保護中國東鐵路出席遠東鐵路會議,途中抱病再登長城,在祖國腹地浩嘆:

“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初建路網的夢想破滅令我抱恨終天,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左圖:學生時代的詹天佑;右圖:1918年的詹天佑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僅學習到了先進的技術,更受西方的思想的影響。

幼童們從小學到中學,用的都是西方的教材,學到了許多新的自然科學知識。

不僅如此,歷史還給這群孩子最佳的機遇。當時的世界正在掀起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而美國正是這場風暴的中心。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在蒸汽機轟鳴之中,他們也接觸了較多的人文社會科學文化,很多幼童對個人權力、自由、民主之類的東西十分迷戀。

但也就是這最後一條,變成了幼童們留學之旅的轉折。

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盤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把美國的先進技術學到手,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幼童們逐漸接受了西方文化,剪辮子、穿西裝、打棒球,有的還成了基督徒。

這自然令清政府的保守官僚大為不滿,視為大逆不道。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1881年9月6日,清朝政府下令將4批留學生全部招回。

他們被迫中斷學業,悉數被“遣送回國”。

收養這些孩子的美國家庭也傷心不已,有位美國太太給留學生中國的母親寫了一封信:

“您的兒子在美國期間,和我們全家生活在一起,他非常優秀,無論是成績還是人品,您肯定會以他為榮…如果此生無緣再見,我和我的家人,將一直為他祝福…”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94名幼童平安抵達上海,像犯人一樣被關在了一所學堂裡,連中秋節都不許外出。

他們被認定為一群有害社會之人,甚至遭到了新聞的辱罵。

經過數天的“關押”,終於等來了長官的訓話,並隨意將他們分配了工作。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在西方世界裡各項表現都很優異的幼童為何回國就變成了“社會的垃圾”了呢?

當時的他們有的掌握了電報技術,但當時的國內連半米電線都沒有。

還有的學習了鐵路技術,但境內唯一的鐵路也被大清以“破壞風水”為名收購併拆除。

回國後幾經輾轉,但這批飽受歐風美雨薰陶的學子依舊把從美國學習而來知識轉化成了力量,成為了中國礦業、鐵路業、電報業的先驅。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蔡紹基,歷任上海大北電報公司翻譯、天津北洋大學校長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黃開甲,歷任輪船招商局經理,電報局總辦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梁敦彥,歷任外務部尚書、外務部大臣等職

他們中出現了今天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最早的校長,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現了中華民國的第一任總理。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唐紹儀: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

回國後的這批西學所造之子,歷經中國晚清政壇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國的榮辱興衰。

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除了寥寥無幾的事蹟為人熟知外,120名大清幼童赴美留學的故事,卻風流雲散、湮沒無聞了。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這不禁讓君君想起愛國將領劉步蟾遠赴英國留學時站在船頭說的話:

“此去西洋,深知中國自強之計,舍此無所他求。揹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

大半個世紀之後的1936年,十幾位留美幼童重聚,少年已然變成老人。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1936年,留美幼童最後一次聚會。

至今日幼童的故事已經過去了146年,雲煙過往、悲歡離合只變成了歷史書上模糊不清照片和短短的一行字。

更多的年輕人站上歷史的舞臺,他們向更遠的星辰大海發起征程,他們為的是國之復興。

先人曾為我們舉起火把,那一份豪情壯志你我絕不能忘。

慈禧時期的公費留學生,100年前他們曾改變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