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1628套房源公證搖號售房 三大項目打造青島芯名片

1.日前從城陽區司法局獲悉,城陽公證處近日成功開展了青島市首次公證搖號售房業務,開創了青島市採用公證公開搖號方式銷售商品住房的先例。城陽公證處對搖號售房進行監督,使該過程更透明、更公平,彰顯了“陽光公證”的公平、公正價值。

此次公證搖號涉及房源1628套,登記購房人8568組,邀請媒體進行現場直播,並由部分媒體代表、高新區國土分局工作人員、開發商代表及登記購房人代表在現場監督搖號全過程。通過公證搖號方式確定選房順序後公開選房,確保購房人獲得公平的購房機會。

城陽1628套房源公證搖號售房 三大項目打造青島芯名片

2.近日,即墨區人民政府、青島城投集團與耐威科技、泰睿思、矽力傑等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在位於即墨區的青島微電子產業園建設12英寸先進模擬芯片集成電路產業基地、OLED面板設備製造、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等多個項目,通過高端項目的引進,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將青島建設為國家級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使青島市有望進入全球模擬產業第一陣營,打造青島“芯”名片。

“我市下一步要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即墨區規劃一個大型產業園區,專門承接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即墨區委書記、青島藍谷管理局黨委書記張軍表示,即墨下一步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微電子、大健康、海洋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鐵路運輸設備製造、通用航空航天以及人工智能和增材製造、海洋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材料、數字文化藝術、軍民融合等高新技術戰略新興產業,集成電路則是重中之重。

青島12英寸先進模擬芯片產業製造基地項目選址於青島市即墨區鰲山灣,總佔地面積約500畝,即墨區政府、青島城投集團、杭州矽力傑、青島泰睿思將在合作中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計劃共同投資約180億元人民幣,建設一條12英寸模擬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規劃產能每月可達4萬片。

通過本項目支撐,可以吸引更多的模擬芯片設計公司落地青島,逐步形成產業集聚,將青島建設成為國家級模擬產業基地,進入全球模擬產業第一陣營。這將有利於推動青島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青島市建設“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

OLED是全球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青島城投集團將和美國一家公司合作,致力於引進OLED面板設備製造項目落地青島。本項目將填補我國在OLED設備製造領域上的空白,從而完善我國顯示產業鏈。

該公司由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創建於2008年,總部設立於美國硅谷,現任首席技術官是業界公認的OLED技術共同發明人。該公司是全球知名的OLED噴墨打印設備供應商,產品包括TFE和RGB。其中,TFE設備市場佔有率超過80%,RGB設備為全球唯一可量產的設備供應商。

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項目由青島市即墨區政府、青島城投集團及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資建設。項目公司聚能晶源(青島)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將落地於青島市即墨區,該項目運用國內領先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從材料生長到器件設計、製造的完整高端工藝,面向新一代功率與微波系統應用,將助力青島市佔領第三代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制高點。北京耐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圍繞軍工電子和物聯網兩大產業鏈,一方面大力發展導航、MEMS、航空電子三大核心業務,一方面積極佈局無人系統、智能製造等潛力業務,致力於成為具備高競爭門檻的一流科技企業集團,於2015年5月在創業板上市。

3.日前,市城鄉建設委印發《加快推進全市城鄉建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方案》,到2022年,青島城鄉建設領域新動能主導發展格局初步形成,行業發展質量效益顯著增強,在城鄉融合發展、城市功能完善、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節能提升、城建融資模式、政務服務優化等方面走在前列。

根據該《方案》,我市城鄉建設領域將實施城鄉融合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節能提升、城市功能完善、資源挖潛盤活和政務服務優化六大工程。

在城鄉融合發展上,我市將以建設生態宜居村莊為著力點,統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進一步挖掘城建投資增長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著力推進城鄉環衛一體化,根據配建標準,補充配齊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設備,有序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按照“引領示範一批、創建認定一批、培育預備一批”的原則,全力構建國家、省、市、區市四級特色小鎮創建體系。加快特色小鎮規劃編制,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鎮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有機銜接,真正實現特色小鎮“多規合一”。

在產業轉型升級上,我市將推進建築業綜合改革,構建以高等級企業為主,總包強、專業精、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建築業行業組織結構體系。推進房地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轉變行業新模式,引導開發企業從土地開發轉向全產業鏈開發模式,積極發展產業新業態,從提供單一的居住和商辦類產品向產業、養老、文旅、長租公寓等多元化產品轉變。

在綠色節能提升上,我市將全方位發展綠色建築。到2022年,綠色建築強制性標準全面落實,綠色建築設計達標率達到100%,裝配式建築項目佔全市新建建築比例達到40%以上,全市累計建成15萬平方米以上超低能耗被動式建築,完成節能保暖改造2000萬平方米,綠色建材在建築工程中應用比例不斷提升。

在城市功能完善上,我市將全力打造“暢通路網”體系。以銜接膠東新機場,打造城區快速交通為新起點,組織實施仙山路快速路、杭鞍高架二期、銀川路快速化改造,完善李村河互通立交,啟動遼陽路快速路等多項關鍵性樞紐工程建設,提高快速路建成率,初步構建東岸城區“三縱四橫”的快速路網體系。到2022年,快速路網達到110公里以上。停車設施、公用設施、公益設施、城市雙修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得到全面加強,每年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2公里以上,全市35%以上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標準。

在資源挖潛盤活上,到2022年,全市將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99000戶,改造騰空土地資源全面盤活,培育發展停車、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和現代服務業新業態。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打造綠色社區,保留內涵特色打造魅力社區,加強聚點擴面打造美麗社區,注重後續管理打造安全社區,改善提升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到2022年整治改造建築面積280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3萬戶。

在政務服務優化上,到2022年,審批效能全面提速,全面實現審批業務“零跑腿”或“最多跑一次”辦理。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互聯網+”監管方式,事中事後監管體系進一步優化,質量安全管理實現源頭追溯、全面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