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重複的孤獨,重複的悲劇

《百年孤獨》:重複的孤獨,重複的悲劇

《百年孤獨》中譯本

許多年之後,面對行刑隊,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將會回想起,他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是馬爾克斯魔幻現實主義代表之作《百年孤獨》的經典開頭,將場景時空交錯的呈現,常被讀者們所津津樂道。像這種句式,在全書中還出現了不少。

眾所周知,馬爾克斯深受卡夫卡的影響。卡夫卡是一位十分注重小說開篇的作家,他的《變形記》的第一句話也常為評論家們所稱道。此外,馬爾克斯也像卡夫卡那樣,採用客觀冷靜的敘事方式,不夾帶感情、不動聲色的描寫事件。

在此書中,馬爾克斯完美地將現實與魔幻融合在了一起,主要寫了馬貢多這個地方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歷史,他們從搬遷到馬貢多到人口興旺再到衰亡。全書非常注重重複,最常見的詞彙就是孤獨。這個家族的人,往往令人感到他們都是孤獨的。他們大多孤僻,跟自己的親人也不相往來。如霍塞·阿卡迪奧·布恩地亞長年綁在樹上,不跟人說話;奧雷良諾·布恩地亞上校老年待在房中製作金魚;寡婦雷蓓卡與女僕住在一間屋子裡,等等。最有活力的應該是烏蘇拉了,她不僅長壽,而且一直在支撐整個家族。

書中另一個顯著的重複就是人名了。小說中人物眾多,能夠編織出一張很大的人物關係網。但是在布恩地亞家族中,下一代的命名基本都是和前人一樣,男性叫霍塞·阿卡迪奧或奧雷良諾,女性則沒有那麼明顯。在第十章中,烏蘇拉從“名字的一次又一次重複”,“得出了她認為是無可爭辯的結論:奧雷良諾們都離群索居,卻頭腦出眾;而霍塞·阿卡迪奧們則感情衝動而有闖蕩精神,但都打上了悲劇的印記”。名字的重複,悲劇不斷重演,又使得烏蘇拉感到:“怎麼世界好像老在打轉轉啊。”全書最後,奧雷良諾從墨爾基阿德斯的羊皮書上明白了整個家族的悲劇歷史。但作者卻說:“這手稿上所寫的事情過去不曾,將來也永遠不會重複,因為命中註定要一百年處於孤獨的家族決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的第二次機會。”這是一種樂觀的希望嗎?

美國學者米勒在論著《小說與重複》中分析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時,說到了兩代人的重複,兩代凱瑟琳,兩代林頓,而哈里曼則取代了希斯克厲夫。《百年孤獨》中則寫了更多代人的重複,不知道米勒在其他論文中是否提及到。

全書還有一個重複,就是亂倫。從第一代人開始,這個家族就是近親結婚,後來又有兩個侄兒對姑母的愛戀,後一代奧雷良諾與阿瑪蘭塔·烏蘇拉還生了一個兒子:“這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重振血統,清除它的惡習,改變它孤獨的本性的,因為他是一個世紀以來唯一由愛情孕育出來的後代。”但這個小孩很快就夭折了,這是否意味著最後希望的破碎?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