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成爲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1

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2點

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聚焦在

俄羅斯最大的體育場盧日尼基體育場內

世界盃半決賽

英格蘭VS克羅地亞之戰一觸即發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開場前

一支來自中國的小小足球少年觀戰團

瞬間吸引了現場球迷的目光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就連體育場內的大屏幕

都將鏡頭推向了他們並特地進行了介紹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這十多個小朋友都不過十來歲

在世界盃球賽一票難求的情況下

你絕對想不到的是

他們都來自中國偏遠農村

對這群熱愛足球的鄉村少年來說

親臨異國他鄉的世界盃現場看比賽

就像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夢

可是如今,這個夢想成真了!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這些足球少年中

有一個男孩叫劉飛揚

來自貴州銅仁市川硐鎮東風小學

他對足球的熱愛

開始於一塊長滿馬鞭草的校園空地上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長滿馬鞭草的空地就是劉飛揚踢球的足球場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飛揚所在的小學舉行第一屆足球比賽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奔跑的足球少年劉飛揚

今天夏天,劉飛揚和一眾足球小將們

經過一家公益機構的層層選拔

在世界盃期間來到了俄羅斯

不僅親臨現場感受了世界盃半決賽的激情

還領略了俄羅斯的風光和美食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踏上俄羅斯世界盃之旅的劉飛揚(左四)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學習用刀叉吃西餐的劉飛揚(右)

幫他們圓夢的這家公益組織

是青少年足球成長公益基金

由長江商學院EMBA27期四位校友

前國腳劉成

資深金融人士樊海東

藝術品基金投資人劉嫿

資深電影製片人劉瑞芳(劉劉)

共同發起的一個公益項目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成立不到兩年

成基金已經在海內外颳起了一陣強勁的

“快樂足球,健康成長”的公益旋風

目前已覆蓋全國近5000所學校

幫助數百名山村孩子走進萬人綠茵賽場

也讓上百名基層足球教師

獲得國內外高水平專業足球青訓專家的指導

菲戈、范志毅、李毅等國內外知名球星

都曾作為導師參與成基金組織的足球少年選拔活動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國際球星菲戈與成基金的孩子們在一起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著名國腳范志毅(後排中)與劉成(後排右二)、樊海東(後排左二)及成基金的孩子們

2

為什麼成立不到兩年的成基金,

能掀起如此巨大的快樂足球旋風?

這一切,要先從長江商學院EMBA27期同學

前國腳劉成

一路跌宕起伏的足球經歷說起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成曾是一名天賦極高的球員

17歲入選國家隊,成為最年輕國腳

但隨後十餘年間,劉成輾轉五支球隊

切身感受到職業聯賽的諸多無奈以及體制侷限

2016年初,因傷病掛靴

揮手告別了16年的足球生涯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2016年1月,劉成攜子舉行退役儀式

退役後他轉型為一名創業者

並且成為長江商學院的學生

在朱睿教授用商業模式做公益的課堂啟蒙上

他開始思考自己能以一種怎樣的方式

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隨長江商學院在哈佛遊學期間的劉成

他的思緒不由得回到小時候

在母校長沙長塘裡小學

黑黑的煤渣球場上

每天下午放學後的一個半小時裡

他和夥伴們帶球飛奔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在煤渣球場上踢球的劉成和小夥伴

那時的煤渣球場會“咬人”

踢球時要是不小心被人剷倒或者摔倒

血瞬間就會湧出來

清理傷口時,煤渣混著血,疼得直咧嘴

但在球場上酣暢奔跑

仍是劉成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摔得再疼,踢完球和小夥伴喝上一罐可樂,一切是那樣美妙

回首往昔,足球帶給劉成太多珍貴的能量

關於快樂、堅毅、忍耐、奮進

是足球,幫助他從一個長沙伢子

成長為一個擁有世界視野的擔當男人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在長江商學院

劉成結識了成基金的其他三位發起人

樊海東、劉嫿、劉瑞芳

四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

但在匯入長江前

他們都沒有過系統的公益理念

在長江的公益課堂上

他們完成了專業化的公益啟蒙

也接觸了許多長江校友發起的優秀公益項目

在濃郁的公益文化的浸染中

他們也想創立一個獨特的公益項目

去幫助和影響一個廣泛的群體

在長江的一次分享會上

劉成分享了自己的足球情結

樊海東、劉嫿、劉瑞芳

三位同學被打動了

他們意識到青少年足球成長

是一個非常需要關注的領域

不僅僅是專業技能及由此帶來的榮譽

更因為其中包蘊的體育精神和素養

接觸足球,不一定要成為專業足球運動員

但足球運動帶來的

進取、協作、堅毅、樂觀等精神

可以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財富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成基金創始團隊四位黃金搭檔:樊海東、劉瑞芳、劉嫿、劉成

2016年8月31日

由長江商學院這四位同學發起的

青少年足球成長公益基金

在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下設成立

四位創始夥伴一致認為

“足球所鍛鍊的堅毅品格,

將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足球少年。”

成基金的“成”字

凝聚了他們對通過足球給孩子們帶來

素養品格上不斷成長、向前邁進的美好期待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成在成基金的公益足球課堂上為孩子們示範踢球動作

整個2016年的冬天

成基金實地走訪了貴州、江蘇、

四川、內蒙等全國四個省、自治區

在全國180多所學校進行了基礎足球教育調研

針對實地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成基金髮起了校園足球夢想計劃

從裝備、課程、師資、平臺多個維度

綜合全面推動二三四線城市的校園足球發展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成基金在貴州銅仁一所學校裡調研

3

“成基金”的首發陣容

是一支由長江校友組成的黃金戰隊

劉成擔任理事長,劉嫿是秘書長

下設的四個委員會中

劉成與樊海東分別擔任

青訓與教程委員會主席與副主席

樊海東另外分管籌款

劉劉主要負責品牌戰略

劉嫿另擔任發展委員會主席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成

劉成擁有豐富的國內外足球資源

以及快速的跨界學習能力

成基金創辦以來的數次大型活動、公益聯賽

他自小在足球中享受的快樂

以及職業生涯中遇到的侷限和無奈

使得他能夠更切身理解到目前足球環境的不足

以及成基金可以為之努力的方向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嫿

劉嫿在商業操盤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這使得成基金每一階段的戰略重點

都能專業高效地推進

團隊可以在三個月時間

走訪180所基層學校調研

成立僅半年,就組織了成基金首屆冬令營

她還拿出大量時間閱讀國內外公益文獻

並且把公益創新課題

作為自己在長江的畢業論文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樊海東

不同於劉成、劉嫿充滿感染力的個人風格

金融行業出身的學霸樊海東

顯得冷靜而剋制

在團隊中,他主要負責籌款

以及項目可行性測算

樊海東並不把捐贈人僅僅看成是支持者

他希望彼此能成為長期的合作伙伴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瑞芳

劉瑞芳(劉劉)是真樂道文化CEO

也是《泰囧》《港囧》等“囧系列”電影

以及最近大火的《我不是藥神》電影出品人

她對成基金品牌的定位傳播

是拿電影大片宣傳級別做標準的

從成基金第一次公眾亮相

她就調動旗下專業的編劇頭腦風暴、討論創意

打造極具傳播度的介紹文字,在朋友圈廣為傳播

四位創始人各司其職,全情投入

每次重大事件推進

必須要四人統一達成共識

再按照分工各自推進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正是因為四位同學的精英視野

成基金從一亮相就取得了不俗成績

第一次公益籌款列99公益日體育類第一

第一次分享成基金的理念是在哈佛校園

成立初期,成基金團隊就奔赴美國

與世界一流基金會交流學習

成立十個月後

成基金形象海報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屏幕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成基金形象海報亮相納斯達克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成基金獲得第三屆長江商學院年度公益獎

截止2018年3月

成基金已經確立起兩大優勢——

一是成長為目前國內有影響力的校園足球網絡公益基金

二是擁有龐大的中國校園足球的大數據體系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而成基金的發展三大特色亦愈發清晰——

首先是整合中國頂級商學院企業家資源

讓更多人投身“青少年足球公益事業”

二是舉辦高規格和影響力的青少年足球公益聯賽

三是建立國際化的青少年足球資源整合平臺

這些領域未來有望在跨界產業版塊整合環節

發展出一個完整的青少年足球發展新生態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4

劉成在球場上剛剛嶄露頭角時

曾有機會到西班牙甲級聯賽踢球

受制於體制原因,最終沒能如願

對於一個成長上升期的球員來說

這曾是他很大的遺憾

在調研走訪時

他常常不忘發掘有天賦的小球員

叮囑教練重點培養

儘管組織公益聯賽需要付出極大的體力、心力

他還是希望把青少年足球公益聯賽

做成一個有影響力的足球品牌

“讓每一個熱愛足球的孩子,

都有平等享受足球運動的權利。”

貴州的兩位足球少年

在參加了成基金舉辦的首屆足球公益聯賽後

被推薦到富力足球學校

一年3萬元的學費

對於山區學生家庭很難承擔

而成基金與富力-阿賈克斯足球學校達成戰略合作後

每年都有這樣的免費名額

只要足夠努力,有天分

這些山區的學生就有機會踢出自己的未來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成和成基金的小球員們在足球冬令營中

今年夏天,當成基金的足球少年們

踏上俄羅斯世界盃之旅的前幾天

在漆黑的貴州大山裡

劉飛揚和小夥伴們

還藉著手電筒的點點光亮

踢起了一場黑夜中的足球賽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劉老師,咱們踢球吧!”

“天都黑了,怎麼踢?”

“打著手電筒,就可以踢啦!”

和孩子們一起踢球時

劉成曾中途停頓下來仰望天空

他知道那一刻俄羅斯世界盃激戰正酣

而他也第一次感受到

足球帶來的嶄新的跟競賽無關的快樂

一閃一閃的光亮

就像是指引孩子們的星星

也如同中國足球的點點希望

劉成和成基金的夥伴們相信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

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孩子

通過足球感受到體育運動的充實和快樂

成基金的足球小將們

未來也終將有走進世界盃賽場的一天!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出走半生,劉成的足球赤子心依舊滾燙,火熱

5

免費午餐發起人鄧飛先生

在瞭解了成基金的發展歷程後

這樣評價道: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大咖有話說

鄧飛

免費午餐發起人

成基金的成立,說明公益組織在發現社會痛點,解決社會問題上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對足球興趣的培養應該從小開始,然而鄉村學校足球設施落後,成基金髮現這個痛點,並通過各種形式,從足球教練培訓到鄉村足球建設,從軟件和硬件等進行全方位支持,從而推動鄉村素養教育發展。公益發展需要跨界合作,不同行業背景的人將會帶來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推動問題解決。

6

成基金掀起少年足球旋風的故事

收錄在這本《無公益,不長江》書中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無公益,不長江》

副書名“長江商學院公益案例集”

王振耀 | 王兵 | 王奕鷗 | 鄧飛 | 劉京

劉文奎 | 李一諾 | 李勁 | 金錦萍 | 竇瑞剛

十位公益大咖

傾情點評,聯袂推薦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全書共收錄長江商學院

十個優秀公益案例

如何用商業的模式做公益?

如何用跨界的模式做公益?

如何用創意的模式做公益?

如何用有限的資源撬動最大的公益效益?

作為中國最有情懷的一批民營企業家,

長江商學院校友們

擁有著怎樣的公益智慧?

這一次,他們將毫無保留地分享給讀者

17歲成為國腳,33歲退役成立足球公益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