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莊·泰安市東向村,千秋盛事任憑說


農業知識科普帶你走進中國村莊。本期走進山東省泰安市肥城邊院鎮東向村。據傳,東漢建武年間此地原有村名西巷,處南北交通要道路西,後因遭火災化為灰燼,村民遷路東重建新村,名東巷,後演化為東向。本圖集主攝東向村村內南北大街北首,原為村子北寨門的北極閣,觀歷史古建,感村之久遠,期待著有更多的目光來關注這段尚未湮沒的農村的歷史。

東向村的北極閣,又叫“玄帝大殿閣”,村內人稱“北閣”。閣為磚石結構,石塊鋪地。閣上層尚保存3間正殿,為玄帝廟。與北閣對稱的南閣,1958年拆掉。相傳始建於唐代,尉遲敬德監修,具體無從考證。

東向村北閣底座為長方形,磚石土木結構,中有8架大梁支撐,方磚壘壁,上填土石,閣內石塊鋪地,兩端之門洞拱形發碹,方磚壘砌貫穿南北,門洞寬3.4米,高3.6米,整體基座長20.51米,寬12.95米,高11.5米,建築面積265平方米。

8根巨木橫樑強有力的支撐著整個北閣的整體,雖然歷經百年的滄桑鉅變,有很多地方出現了裂痕,但整體的結構並未垮塌,這八根橫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殿後壁鑲嵌明萬曆、清康熙重修碑3通;大殿西牆壁鑲嵌石碑3通。很多碑刻遭受風雨侵蝕已經泯滅不可讀。

北閣牆壁上的精緻磚雕,依稀可以讓人們想見當年的風采。

現在東向村閣前的街道既寬又直,全都進行了路面的硬化。許多二層小樓也蓋了起來,與灰暗的北閣形成鮮明的對比。農業知識科普希望這座飽經滄桑的北閣能夠得到完善的保存和修繕,讓後人可以通過古蹟感受村莊的滄桑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