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聯企興村「1+1」在行動

青海新聞網訊 7 月6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聯企興村“1+1”行動動員大會在德令哈召開。海西州八個地區、各部門、各企業將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聚焦全州集體經濟“空殼村”清零工程目標任務,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與海西州295個行政村建立聯企興村發展集體經濟的“1+1”長期幫扶關係,為海西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海西州資源富集,組合度高,工業體量大,土地廣袤,特色農業發展迅速,城鎮化率高,農村牧區的基礎設施條件較完善,主要的循環產業鏈基本形成,工業反哺農業條件逐步具備,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優勢不斷顯現,農村牧區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海西前期全面脫貧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的主要經濟指標已經實現。

會議要求,海西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一年清零、兩年提質、三年做強”的目標,確保到2018年海西州70個“空殼村”全面清零,到2019年全面落實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項目,做大做強集體經濟企業,到2020年海西的集體經濟有突破性發展,集體經濟發展能夠按照市場化運營,公司化管理,所有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不低於10萬元。

海西州委書記文國棟說,海西州聯企興村“1+1”行動方案,結合海西特殊州情,創新經營模式。新組建的實體經濟,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契合村和產業發展實際中突出特色產業,使產業更接地氣,更符合市場需求,真正做到不走老路,實現新的發展;企業在村企聯建當中,既要注重人才培養,更要注重造血功能的發揮,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雙贏;地方黨委政府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全方位提供服務,營造好的經濟發展氛圍,努力把村集體經濟做大做強,各級黨和政府要繼續開展親商暖商、愛商護商行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困難,要以聯企興村“1+1”為平臺,打造海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當中企業社會責任、政府政治責任的有機融合,形成一批具有海西特色的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