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讓我們繼續跟隨毛澤東詩詞走入中國革命戰爭的宏偉畫卷,領略革命領袖的戰鬥豪情與傑出詩人的創作激情,來一次引人入勝、美不勝收的精神遠足和靈魂的洗禮!

念奴嬌·崑崙

一九三五年十月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念奴嬌·崑崙》是1935年冬天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後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陝北,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崑崙山脈有感而作。詞語雄渾氣勢磅礴,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手法而寫成。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藉助崑崙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達了改造舊世界的遠大理想。

詩人首先描寫一個“橫空出世”的莽莽崑崙,創造了一個無限遼遠、無限廣闊的時空意境,既有現實巍峨、雄偉崑崙山的真實的描寫,又有浪漫主義的“飛起玉龍三百萬”的豐富想象和極度的誇張,氣勢流暢,有一洩千里之感。緊接著的“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奇偉的想象猶似奇峰突起,乍讀令人驚訝、不可言喻,細品則是精妙無窮的想象和誇張,構成了無限雄偉遼闊的意境。

《念奴嬌·崑崙》的主旨廣闊而且重大,堪稱曠世罕見,塑造了一個立足中華、放眼世界、胸懷全人類、比崑崙山更加偉岸的光輝形象。這首詩毛澤東成功地表達了他的思想:要使“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還東國首次發表時原作“留中國”,一九六三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還東國”。

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1935年10月7日,紅軍在寧夏六盤山的青石嘴,又擊敗了前來堵截的敵騎兵團,掃清了阻礙,擺脫了追敵,當天下午,一鼓作氣,翻越六盤山。望著晴空下隨風飄揚的紅旗,毛澤東目窮千里,心潮澎湃,激情滿懷,不禁吟道:“天高雲淡,望斷南歸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同志們,屈指行程已二萬!六盤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風。今日得著長纓,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同志們,何時縛住蒼龍?”之後,長驅直入,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保安縣吳起鎮(今吳旗縣),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鐫刻在六盤山吟詩亭石碑上的《長征謠》▼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正是這首氣吞山河的《長征謠》,後來經毛澤東先後8次修改,成為他詩詞中的得意之作——《清平樂·六盤山》。1949年8月1日,上海《解放日報》公開發表了由毛澤東作過修改的詩詞,使用的詞牌便是《清平樂》,內容便是今天人們所讀到的。

這首詞上下兩闋都是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言志, 這首氣魄雄偉,音調鏗鏘的詞,全詞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壯美的詩情畫,流轉自然。全詞造語樸實自然,情感深沉真摯,意境高遠縹緲,充滿了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

六言詩——致彭德懷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紅軍抗日先遣隊結束了長征,到達陝北保安的吳起鎮。10月21日,在彭德懷直接指揮下取得“吳起鎮大捷”,毛澤東為之大悅,馬上就以他和彭草擬的作戰電文中的“山高路險坑深”的原句為起手寫下了這首詩。此後彭德懷率西北野戰軍獲得青化砭大捷後,毛再次手書此詩傳贈身處前線的彭老總。彭德懷接到此詩後,將最後一句話改為“惟我英勇紅軍”,將原稿送給了毛澤東,後加題目。 1947年8月1日,冀魯豫軍區政治部主辦的《戰友報》將這首詩首次公開發表。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 詩句短促快捷,鏗鏘有力的節奏、富有歡慶情感的韻律,讀來如數鼓點,而寓意深長。主題是讚揚稱頌彭大將軍,可讀罷全詩,很自然地彷彿看到了一位胸中自有雄兵百萬、危難時刻表現出輕鬆豁達、瀟灑自如、充滿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偉大統帥形象。高度評價了彭德懷作為黨和人民革命事業建立的豐功偉績,樹立了彭德懷驍勇善戰、威武不屈的光輝形象,同時體現了毛澤東知兵愛將的博大胸懷和將帥之間的相互信賴。

沁園春 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沁園春·雪》創作於長征末期。1936年2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準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沁園春·雪》。

還有一種說法,1936年2月21日清晨,毛澤東率領紅軍從清澗渡黃河東征,從山西省石樓縣第一次踏上了山西的土地,正值大雪紛飛,當晚宿營於義牒鎮留村,毛澤東寫下了一生最為快意、最為得意的神來之作《沁園春·雪》。

全詞用字遣詞,設喻用典,明快有力,揮灑自如,辭義暢達,一瀉千里。上片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片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上下渾融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浩瀚的時空世界,鑄就了一個完美獨特的藝術整體,表現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通篇 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可稱蓋世之精品。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最早傳世的一首詞,也是引起唱和、爭論最多最大的一首,是毛澤東詩情才智的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澤東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藝術的顯現。集如此眾多之第一於一身,這首詞自然就舉足輕重、眾望所歸了。

臨江仙 贈丁玲

一九三六年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

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

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1936年11月22日,中國共產黨在保安(後改名志丹縣)成立了第一個文藝協會組織即中國文藝協會,丁玲被推選為文協主任。毛澤東在成立大會上講了話,稱讚"這是近十年來蘇維埃運動的創舉"。黃土溝來了位大作家,也真是"人物一時新"了。

毛澤東決定丁玲跟著工農紅軍前方總政治部出發上前線。毛澤東作了這首詞。不久,毛澤東在給隴東前線聶榮臻將軍的電報中,附上了這首詞,因丁玲同志一直在前線,未能讀到。次年春,丁玲陪同史沫特萊從前線回延安,會見了毛澤東,毛澤東抄錄了這首詞送給她。

《臨江仙·給丁玲同志》一詩在毛澤東詩詞中並非上乘之作,但仍自有特點,以敘事詩的風格,順序娓娓道來,質樸、清新、暢達,為讀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中國現代新女性形象。全詩寫得輕鬆自如,同時又與丁玲的身份很吻合,不僅體現了毛澤東對丁玲的歡迎、重視、信任和禮讚,同時也體現了毛澤東對所有投身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支持與鼓勵。

"纖筆一支誰比擬?毛瑟三千精兵",對女主人公的高度評價,在毛澤東詩詞中確實是很罕見的,也是對革命文藝的作用和功效的高度評價。“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將軍”,是對丁玲選擇的充分肯定和熱情讚賞,言簡意賅地表現了丁玲的這種轉變。

毛澤東詩詞—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戰鬥豪情與創作激情(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