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筆!簡陽投58億建54所學校,一步跨10年打造「教育強市」!

大手笔!简阳投58亿建54所学校,一步跨10年打造“教育强市”!

夏的驕陽下,在簡陽市老龍鄉中心小學新校區建設工地上,校長王富貴的襯衫早已經溼透,汗水密佈臉頰和額頭,但他一刻也顧不上自己,眼神一直盯著拔地而起的校舍不願離開。這片全鄉最新、最漂亮的建築,自開工建設以來得到了全鄉人的鼎力支持,更是800餘名在校學生以及家長的共同期待。

大手笔!简阳投58亿建54所学校,一步跨10年打造“教育强市”!

△全新的校園是簡陽孩子們共同的期待

過去的一年,是簡陽教育事業發展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年。2017年,簡陽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歷史性地一次投入58億元新(改、擴)建54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努力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均衡、優質的教育服務。這是簡陽乃至四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大規劃、大投入,致力於打造現代教育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努力編織簡陽人心中宏偉的教育新藍圖。

簡陽從“歷史教育名城”

變身“現代教育強市”

自漢代以來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中,簡陽一直都是詩書禮樂之鄉。薛濤、雍陶等文人墨客紛紛揮毫歌詠,留下傳頌千年的不朽名篇。五代至南宋,簡陽一地誕生四狀元,僅劉氏一門七代便出進士九人,被譽為“狀元故里”。簡陽文風昌隆鼎盛,孕育無數人傑,“天府雄州”千年美譽名馳巴蜀大地。

2016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都市代管簡陽市。當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簡陽迎來“一山連兩翼”的新時代,成為成都“東進”戰略新格局中的核心增長極,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內涵。

站在新時代發展潮頭,簡陽市委、市政府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以“教育強市”為目標,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以“均衡、優質、內涵”為基礎,堅持創新驅動,深入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強力推動“十大行動計劃”,不斷摸索教育發展的“簡陽方案”,將簡陽人才需求與教育人才培養結合起來,實現辦學與城市發展的統一,努力實現簡陽教育的現代化。

在2017年慶祝第33個教師節暨表揚大會上,簡陽市委書記趙春淦明確提出,到2021年,簡陽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達到成都郊區縣(市)平均水平,教育綜合實力進入成都市第一方陣,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建成教育強市。

作為簡陽教育系統的第一責任人,簡陽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強普深感責任重大。他認為簡單的學校數量擴張和低層次的教育均衡發展並不是教育現代化。“簡陽教育向現代教育強市跨越,是簡陽落實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辦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教育、辦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教育的現實抓手。教育現代化必須以質量前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滿足人民群眾的期盼、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才是真正的教育現代化,也是我們必須實現的目標。”

一時間全簡陽的目光都投向了教育,而義務教育均衡化、優質化作為教育之基,更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一場關乎城市發展、關乎百年大計的攻堅戰在簡州大地拉開了帷幕。

58億元大手筆投入

簡陽新(改、擴)建54所

城鄉一體化學校

2017年以來,簡陽在成都的支持下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促進全域優質均衡發展的實施意見》,投入58億元新(改、擴)建54所學校,總規劃佔地2557畝,建築面積約82萬平方米。項目竣工投用後可提供6.2萬個學位,將全面解決簡陽未來義務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現代化的需求,實現經費投入基本均衡及辦學條件基本均衡。

為了打好這場攻堅戰,簡陽市委書記趙春淦、市長易恩弟等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堅持每半個月分別深入到每一個聯繫標化建設學校項目,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相關問題。易恩弟曾公開表示,要用最短的時間,建最好的學校。

太平橋鎮中心小學老校址佔地面積8畝,是一所辦學條件極其普通的農村小學,無論是生源、師資、環境等均無優勢可言。2017年8月,簡陽投入8834萬元新建佔地64.78畝的新校區。該校校長蘇永健告訴記者:“當我第一次把新校區建設的情況通報給老師和家長時,他們第一反應都是不相信。”

春節期間,太平橋鎮的許多居民幾乎每天都會來看看新校舍的建設情況,還有居民買來鞭炮在建築工地前燃放慶祝。居民王慧仍記得第一次看到學校規劃圖的場景:“想不到會有這麼好的條件。”

在太平橋鎮中心小學工作二十年的體育老師付克勇,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也能在風雨球場內教孩子踢足球、打籃球。“從泥巴地到水泥地,再到以後的塑膠跑道、草坪球場和風雨運動場,學校體育運動場地的改變,是我們師生和家長的心願。”

諸多師生家長的無條件支持,觸動了每一個簡陽教育人的心,成為每一個簡陽教育人奮鬥的動力。為把54所學校建好,簡陽成立核心領導班子加七大專項工作組,明確一個目標,構建五大體系。堅持每月一大會、每週一小會、每天一次數據統計,全體動員、全員參與,制定出義教均衡攻堅作戰圖,上牆公示,掛圖作戰,全力推動54所學校建設工期,確保早日投入使用。

大手笔!简阳投58亿建54所学校,一步跨10年打造“教育强市”!

△簡陽綜合實驗九義校在新建的操場上跳繩

一步跨10年

簡陽打造10年不落後的“現代化學校”

在簡陽教育局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科辦公室裡,一張學校建設進度的推進圖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在這張圖上,新(改、擴)建的54所學校建設中的方方面面都能找到對應的內容。科室負責人戢亮羽告訴記者:“這張圖上的54個點,就是這一年來我們的主戰場。”

按照目前的建設進度,到2018年9月,簡陽每個鄉鎮將至少擁有一所高標準義務教育學校。每個學校都將擁有圖書室、微機室、美術室、科學實驗室、音樂器材室、標準足球場和風雨球場。同學們在這裡不僅可以進行各種學習和科學實驗,還能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參與體育、美術、音樂等興趣拓展課堂。

有了硬件,師資也要跟上。為了孩子能獲取更好的教育,近三年簡陽市公招教師1298名(包括高新東區121名),極大地補充了師資力量。簡陽大力推進實施“四對一”教育聯盟,在成都市教育局的關心幫助下,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共派出12名幹部教師到簡陽市領辦、託管,開啟了區域聯盟發展步伐,進一步縮小教育區域差距、圈層差距、城鄉差距,實現義務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按照目前的規劃和進度,未來我們這些全新學校的辦學基礎條件是能比肩主城區的好學校,這對簡陽教育發展來說是一步大跨越,將確保未來10年簡陽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不落後,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李強普表示。

雲龍鎮中心小學學生芸芸從小就喜歡唱歌和畫畫,“以前學校沒有相關師資和設備,許多有特長、有興趣的學生都得不到學習和培養。”說起以前學校的情況,校長廖華不無遺憾。現在,一所擁有標準化美術室和音樂室的嶄新學校正在修建,讓很多學子看到了希望。芸芸十分高興,纏著父母給她購買了畫板和畫筆,說自己要先練一練。“下學期我要好好跟老師學習,把新學校的美景畫出來。”

今年9月,像芸芸一樣的6.2萬名學生就將用上全新的校舍和教育軟件資源設備。離新學年還有三個多月時間,不少在外打工的家長已經張羅著要把孩子送回家鄉的學校就讀。家長黃瑞恆告訴記者:“比外面更好的學校,這麼好的老師,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孩子送回來呢?”

掃描關注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