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碟實錄

手上這臺惠普ENVY 15-K301TU筆記本平時一直是我媳婦在用,最近幾個月她老跟我抱怨機器慢。說實話,四核i7加上8G內存對於我媳婦這種日常就刷刷電商網站還有煲劇的應用完全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她之前跟我說機器慢我一直都是敷衍過去,但機器最近升級到最新版的Win10 RS4之後媳婦的抱怨是越來越頻繁,頂不住媳婦的軟磨硬泡,最後決定還是幫她看看機器,用MHDD掃了一下硬盤竟然發現了不少壞道,難怪機器運行起來很不流暢。看了一圈硬盤的價格,1T大約300元不到,而同價位已經可以買到120G的固態硬盤,然而120G媳婦說不夠用,所以這次直接下手了一塊金士頓UV400 240G固態硬盤,花了500多一點。

現在主流的固態盤基本都是TLC的天下,所以也就不糾結MLC和TLC了,選個靠譜的品牌就差不多,以前幫朋友裝過不少金士頓的內存和固態,從來都沒有回來找我麻煩的,所以現在就習慣性繼續用這個品牌了。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現在主流的固態盤基本都是TLC的天下,所以也就不糾結MLC和TLC了,選個靠譜的品牌就差不多,以前幫朋友裝過不少金士頓的內存和固態,從來都沒有回來找我麻煩的,所以現在就習慣性繼續用這個品牌了。包裝啥的就不詳細說了,就一個透明吸塑外包裝,沒有封條,這個就看商家的良心了,為免收到假貨或者二手貨,所以還是建議到大型電商購買。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除了盤體和標籤紙之外沒有其它的配件,真是環保。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UV400 240G固態硬盤使用金屬銀色磨砂外殼,金屬外殼對散熱有一定幫助,這個大家都懂的。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盤體背面有銘牌標籤,供電和數據接口看上去沒有劃痕。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盤體是7mm厚度,理論上只要能裝下機械硬盤的機器都能裝上。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本子用了兩年多,灰塵不少,這次打算順便清理一下。本子背面全密封設計,升級內存硬盤極其麻煩是我一直沒對它下手的原因,但這次終於要開刀。雖說將固態裝到光驅的位置是最簡單的方法,然而孩子學校經常會發一些光盤什麼的,所以光驅還是得留著。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備好了拆機工具,準備動手。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將D殼所有螺絲拆了。因為這些螺絲的長度並不一樣,所以要記得哪顆螺絲對應哪裡。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這本子不算難拆,把背面所有螺絲通通拿下,在觸控板附近的位置用撬棒輕輕插入並往周圍輕劃就能把整個C殼和D殼撬開,用力注意輕點,要有耐性,否則容易損壞裡面的暗釦。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將C殼和D殼分離並鬆開所有連接的排線之後可以將整個C殼拿下,硬盤藏在主板和USB小板之間的排線下,而內存槽在主板的另一側。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已經有壞道的500G硬盤,新老交接之際跟金士頓UV400 240G固態合個影。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硬盤周圍有一圈橡膠保護軟墊,但固態本身就是不怕震動的,原樣裝回去就好了。最後把排線啥的也接上,否則本子右側的接口就全部不能用了。在把螺絲全部裝回去之前,最好先開機看看有沒有異常,如果裝好螺絲後才發現新硬件沒有被識別出來就搞笑了。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接下來無非就是用U盤裝系統、裝驅動裝軟件的事情。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用CrystalDiskInfo看了一下,從通電時間和通電次數可以判斷這是全新盤,溫度也不高。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系統裝在C盤,測試的時候選擇D盤作為測試盤,跑分沒有異常,持續讀寫速度都達到500MB/s的水準。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惠普本本升級金士頓 UV400 240G 固態硬盤實錄

更換固態以後對整臺電腦的使用體驗提升明顯,CPU基本上屬於性能過剩的狀態,之前唯獨是磁盤性能拖後腿,更換固態可以說比升級CPU內存什麼的都更有意義。話說這次升級至此告一段落,媳婦對“新機器”的速度很滿意。最後感謝大家閱讀,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