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學最後悔的事

我在大學最後悔的事

週末了,覆盤一下一路走來的自己,算是個小總結,提醒下現在可能又有所放鬆,美其名曰迷茫找不到方向的自己。

如果你剛好高考完看到,或者正在大學,而且正好也和我一樣迷茫,看過如果能對你有一點點啟發,就算是此文的功德了。

我最後悔的事,就是我在大學時期過的太渾渾噩噩,真的放飛了自我,身無所長。

我是那種聽課很認真,從小班級前三,高中只能前15,不愛做作業,不努力練題的學生。從小做題做作業要被逼著走的我,並沒有什麼自制力。

我在大學最後悔的事

到了大學,沒有人管之後,壞處很快就顯現了。

首先是沒有把握好學業。儘管有不錯的專業應該全力投入(資產評估:會計,財務,評估都學的新專業),不知道做什麼時,最應該做好當下事,也就是好好把專業的東西學好,爭取學到最好最透徹,我沒有。

當時的自己相信了傳說中的學習不重要,不掛科就行的理論。想想我們花了那麼多成本,卻在進入社會之前,沒有學到立身的真本事,直接導致底氣不足。

而更深的壞處是,我幾乎喪失了高中訓練得到的學習能力。懂得的人自然懂,這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從學校畢業時,不知道自己什麼拿得出手。

我在大學最後悔的事

想想那時候的時間真多真好呀,可是我收穫了什麼?可話說回來,難道那時的我,真的就心安理得,什麼都不去努力嗎?

並不是,但因為我沒有掌握,做好一件事的正確方法。再努力,也只是重複【失敗】而已。

沒有方向——不學習,也不找方向——偶爾下決心,沒有自制力和方法,放棄——渾渾噩噩,放飛自己,無聊——想學,不知道學什麼,也不行動——行動,失敗,再次歸零——渾渾噩噩,身無所長——對自己產生懷疑,徹底放飛——被畢業,扔進社會里。

其實,我知道自己努力過什麼:

  • 報班學過英語口語,參加集訓營。
  • 練習過毛筆字,除了公開課認真聽,回來還天天練習(持續最長的一件事,大概3,5個月)
  • 集中看對英語口語好的美劇,反覆看已經能懂的差不多,但還需要紮實的打句子背誦的基礎,沒有做下去
  • 泡圖書館,拒絕待在宿舍。愛看書,能看進去各種書,是自己最大的優點了,只是先在宿舍廢了很久之後才去的。
  • 最後集中時間考公務員,筆試成績很不錯,國考初次考,直接131+分數,然而面試沒有捨得報班,最終落榜
  • 專業課沒有掛過課,上課很認真去前排聽,考試成績總體80分以上,優秀的90+。不過總是睡覺的數列掛科補考了。
  • 最後一段時間作息很規律,泡完圖書館就是回來跳鄭多燕或者下去操場跑步。(堅持3個月左右)
  • 出去旅遊,後來錢不夠,沒多跑了。
  • 有嘗試做兼職賺錢,結果倒貼錢之後,放棄了。

現在對比一下,一件堅持到現在的事都沒有。好難過,那些努力,相當於都白費了一樣。

所以,至少做成過一件事,比我們想象的還重要。因為背後是方法論的可行性和可驗證性。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長久以來一無所長,某種程度上,是必然了。

現在,有時候我還在想,或許那個時候,哪怕我多逛一逛知乎和豆瓣,我的世界都會不一樣。至少會看更多的書,看更多的電影。哪怕現在覺得老是刷知乎也並沒有什麼前途。

但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的自己,多看這些知識性APP,至少也是多一扇瞭解世界的窗。

沒準哪天我就早點開悟,逼自己做成一件事。

沒準遇到英語大神,英語真的學的更好,畢竟我那時是宿舍英語學的最好,也是最敢開口說的人。而且,出來上班的第一年,英語好也比什麼都不行,有稍微更好的一個起點。

可惜沒有例外,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如果

我在大學最後悔的事

5

現在的我——仍然沒有逆襲,怎麼可能這麼狗血勵志呢?

電視劇中會有前後突然的轉折,男女主角實力的極大爆發,最多就是屏幕交代我們一句N年後,/然後,主角開始變得無比強大。

但現實中,卻需要每一天的艱難積累,需要那種,一時根本看不到任何成果的實實在在的煎熬,卻仍然不能放棄,放棄就前功盡棄的單調重複動作。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路就是隻能一步一步走,生活沒有編劇能幫你跳過艱難。

之前看到一句話,說:那些想著如果自己不工作就一定要去做的事,攢夠錢就一定要去做的事……其實哪怕不工作了,照樣不會做的,而且,永遠都攢不夠錢的。

想,只是浪費時間,滿足自己的幻想而已。要去做,但做下去也不過是最簡單的第一步。

但多少人已經倒在了這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