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中國產業規劃網是中經匯城設計院下的網站,是專門為政府提供發展諮詢的,號稱第一品牌,諮詢專家。網站上關於小城鎮的發展提出了六中模式,可以作為農村發展的參考模式。

1、中心城市依託型小城鎮

2、工業型小城鎮

3、市場帶動型城鎮

4、農業產業化城鎮

5、旅遊開發型城鎮

6、綜合型小城鎮

經過比對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六種小城鎮發展模式是按產業發展來說的,網站本來就叫“中國產業規劃網”。六種類型小城鎮分別是城市化(大型綜合產業聚集體),工業型,市場型,農業型分別是工商農三大產業的發展的必然,旅遊開發型偏向於文化產業。小型綜合小城鎮則是微型綜合產業。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這裡我們必須對產業在做深入的探討,現代社會是我們中國繞不過的話題,我們中國是由古代近代社會演化而來,現代社會的構造是從西方工業革命基礎上演化而來,由於中國具備黑洞般的吸收消化能力和驚人般的自我演化革新能力,所以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時間之短,速度之快,能量之大,世界震驚。但是這不能改變中國深深的基礎農村社會的蝸牛般的現代化進程之慢。

工業革命是產業的前提。以機器製造代替人力,以產品製造為手段,以獲取經濟利潤為目的是工業產業的基本特徵。當工業產業發展起來後,開始改造農業,農業產業化,隨後延伸出服務業,注意這裡是工業基礎上的服務業,中國古代社會有大量的服務手工業但都不是建立在工業革命基礎上。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產業是產業學術界的最初級的劃分。後來又延伸出很多產業。

工業革命幾百年來,工業發展有很多成熟的模式,這些模式不斷擴展重複利用,大大的改變了一個地區的面貌,讓古老的土地迅速變為現代城市,這個模式叫做投資驅動,也叫要素驅動。無論是投資農業,還是加工業重工業等工業,還是金融等第三產業,一個非工業化地區,要發展起來,投資驅動是繞不開的。尤其是中國廣大的三農地區。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但是問題不那麼簡單。

核心在於,中國社會在整體推進過程中釋放了大量的中國化意圖,就是中國不屈從於現代社會思維對自我的改造,她要深深紮根自我本土對現代社會進行反改造。這種改造和落後無關,我要發展,但我不能斷代,我要改變,但不能消失。這就是中國。

中國的發展在國家層面從社會整體推進上完成了前後兩個三十年轉變,這是中國社會自我發展的艱難蛻變。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現在走向強起來。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國家層面完成了工業化。完成工業化的標誌是機器製造機器,從而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我們上面說了工業化完成後要改造農業,從而農業產業化,而我們在強起來的過程中,恰恰是工業化改造農業這個進程,由於我們整體國土發展的不平衡,個別農村已經完成工業化,大整體平均正在改造中。我們2020年基本小康,從產業的角度講,應該是農業初步工業化,產業化,現代農業雛形基本確立。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就京津冀來說,不管現代農業建不建立起來,以重型工業為代表的高速鐵路,高速公路要穿過中國最底層的縣級,要“縣縣通高鐵高速”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今天是2018年3月26日,阜城縣進行了工業園區重大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最高領導全部到場,祝賀重大項目建設落地,10億級別的重大項目兩個。

按著產業規劃和農村城鎮發展的六大模式我們看阜城縣發現不少情況非常有趣。

1,想發展中心城市衛星城不現實。因為衛星城市必須以50公里以內。而阜城縣距離石家莊是200公里。距離衡水50公里。衡水目前自己的城市化不足以吸納阜城,連武邑都吸納不了,雖然有武邑的遠期規劃,但是遠遠達不到國家標準,哪些標準呢?人口數量和城市規劃。也就是說指望衡水把阜城變成一個區是做不到的。有錢衡水自己還不夠用!

2,工業型城市,阜城有哪些具備全縣特徵的工業基礎呢?還不如景縣,景縣的橡塑產業,叉車產業到全國佔據一定地位。

3,市場型城市。也就是靠商業發展起來的城鎮,我們就知道浙江溫州小商品發達,目前雄安白溝也發達,阜城有嗎?建橋鄉到有著商貿重鎮的傳統,近代很多時候建橋因商貿比阜城還有名。

4,農業型城鎮。光盯著漫河西瓜也不行,許家鋪樓確實蓋好了,但是好像還四周有點招鬼,人氣還不足以成為社區,更別說城鎮化,當然阜南新區遠期是看好。

5,旅遊型。這裡要大書以下。沿著運河一帶的文化旅遊帶建設,霞口,碼頭,以及當地的三萬畝梨園等等確實有文章可做。還有古城紅色旅遊小鎮。旅遊產業因文化而興盛,而文化是可以挖掘的。

6,綜合型。這個綜合型只能看阜城城關。

衡水桃城區總面積590平方公里,阜城縣697平方公里.而阜城城關鎮相當於阜城的“桃城區”總面積64.04平方公里。整個阜城縣包含下機縣鄉村都達到桃城區那樣了,才算城市化完成。但是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呢?中國的城市化以人口最為基本參照。中國十四億人口,而美國三億。國土面積差不多。這是中西差別。

但是在經濟發展模式上人口是一個非常嚴重重要的要素。投資驅動說白了就是工業化,當前農村正急需工業化。投資驅動在古典經濟學來看就是人口,技術和資源的函數。與投資驅動對應的也是現在喊的最響的叫創新驅動。創新說白了就是人才,是人口中對技術和資源具備革命性改造並創造效益的那些人。否則只能是普通勞動力資源。

當前農村人口大量流向一二線城市,自願充當勞動力資源,也不願意做農村創新人口。這就是當前最大的農村振興之傷----人口隱形流失。之所以說隱形是因為他們是這裡的戶口,卻違背了戶口的定義,既:常住人口叫戶口。而代表他們常住的是他們的留守至親,正在老去的父母和未長大的孩子。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農村城鎮化模型初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