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報」開魯縣:脫貧攻堅在精準上下功夫

「扶貧日報」開魯縣:脫貧攻堅在精準上下功夫

扶貧日報

開魯縣:

脫貧攻堅在精準上下功夫

作為自治區級貧困縣,開魯縣今年要實現摘帽。脫貧攻堅進入最關鍵的時期,開魯縣在產業佈局、資金使用等方面嚴守精準二字,通過產業帶動,讓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

大榆樹鎮聯豐村村民辛寶奎這兩天用上了新玩意,通過在養殖合作社裡新安裝的高清探頭,自家牛喝水、喂料、防疫,他用手機就能在家裡實時看到。一有時間,辛寶奎還要到養殖合作社裡親自打理自己的牛。

辛寶奎今年76歲,年齡偏大加上身患疾病,讓他基本喪失勞動能力。他也成了大榆樹鎮今年新識別的貧困戶。今年,大榆樹鎮經過動態調整後,全鎮還有243戶貧困戶,這些貧困戶基本都是因病致貧,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群。為了利用有限的資金,幫助這一部分人群實現穩定脫貧,大榆樹鎮在資金使用上做足精準的功夫。鎮裡整合全鎮14個村的扶貧資金,新建了大榆樹鎮古榆惠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再利用每個貧困戶的2萬元無息貸款,用於購進一頭基礎母牛帶一頭小牛犢,由貧困戶認領,寄養在合作社。牛犢育肥後出售,貧困戶每年能有6000塊錢的收入。

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是要在創新舉措、精準施策上出實招。開魯縣陸續整合投入資金4.7億元,推進各項扶貧措施落實,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真扶貧、扶真貧。資金的精準運用也促成了產業佈局的精準。

在麥新鎮,投資200萬元的悠夫養鴿合作社新建的鴿舍剛剛投入使用。麥新鎮通過發展養鴿產業提升貧困戶收入水平,合作社為貧困戶免費提供“鴿籠鴿雛、四季防疫、保險理賠、上門回收”等一系列優惠服務政策。全鎮有376戶貧困戶簽訂了養殖協議,年收入可達6000元以上。麥新鎮還通過精準規劃,為貧困戶量身定製適合他們的產業。除了養鴿子,全鎮貧困戶中還有種植鮮椒的45戶,種植稻米的12戶,發展林果產業的13戶,通過將土地流轉給藥材種植公司收益的6戶。

開魯縣扶貧辦主任鐔鷹飛介紹,開魯縣全面進行了一次拉網式排查,將應該納入貧困戶的,不落一戶全部納入。對退出戶逐戶逐人,進行重新核算,通過識別、退出的精準,確保如期實現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