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里的習俗文化

春節裡的習俗文化

山西代縣 王斌

過年為啥放鞭炮?為什麼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為什麼春節時親朋好友要拜大年?春節將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春節裡的習俗文化,過個文化年。

春節裡的習俗文化/ 王斌(山西代縣)

放鞭炮

關於春節放鞭炮習俗的由來,眾說紛紜,但大多數更傾向於驅趕“年”獸的傳說。據說,很多很多年前,森林裡有種非常兇惡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曆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牲畜。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它。為了躲避“年”的災難,人們都要在除夕殺豬宰羊敬供“年”,讓它脹滿肚子,才不傷害人畜。有年臘月除夕這天,人們忘了殺豬宰羊來敬“年”,“年”一來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們沒法只好關上大門,爬到竹樓上去躲著。“年”從這家走到那家,到處轉來轉去找東西吃。它見到處空空蕩蕩的,不由氣得發瘋嚎叫。這時,鄰近一家的竹樓失火了,火勢很大,燒得竹子“劈劈啪啪”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躲在樓上的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以後每到臘月除夕這一天,便去砍許多竹子來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同時,人們還發現“年”怕紅顏色,於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紅色,掛在大門的兩邊,這就是闢符。以後發明了鞭炮和紙,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紅對聯代替了闢符。

春節裡的習俗文化/ 王斌(山西代縣)

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押歲錢”、“守歲錢”等,是年俗的節物之一。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惡驅邪,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最早的壓歲錢的“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而是專門鑄成錢幣的吉利品或避邪品,是小孩身上戴的護身符。因為“祟”與歲諧音,所以壓歲錢有“厭勝鬼祟”的作用。直到宋代,人們才開始用現實流通錢幣作為壓歲錢,明朝時廣泛流行。明清時期的壓歲錢,由長輩用紅線將銅錢串起來,吃過年夜飯後直接給予晚輩,或者在晚輩睡下後放置在床腳或枕邊。如果貪睡的小孩已入夢鄉,長輩則要留一份,壓在其枕邊底下。第二天早上,孩子起床後從枕下翻出,一番驚喜。使用鈔票後,家長們則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因為“聯”與“連”諧音,預兆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而紅紙包鈔票,這種壓歲錢稱為“吉利紅包”。

春節裡的習俗文化/ 王斌(山西代縣)

拜大年

拜大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拜大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過年快樂”等吉祥話語。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大約從清朝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變遷,網絡的發展,拜大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元素。新春零時鐘聲響起,手機拜年和網絡拜年已成為時下最受人追捧的新方式。


春節裡的習俗文化/ 王斌(山西代縣)

王斌,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五中辦公室主任,畢業於大同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代縣作協理事,多年關注代縣民俗文化,經常在省、市報刊上發表文章,2017年被評為山西省“十佳教師作者”。擅長寫辭賦,《名城代州賦》、《代州鼓樓賦》等20多篇被中華辭賦網報刊用,被中華辭賦聯合會授予“賦炟”雅號。喜愛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