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固安縣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修編介紹

《河北省固安縣城鄉總體規劃(2013-2030)》修編介紹

一. 總體規劃修編的必要性

1、協同發展的進一步推進

北京、天津、河北區域協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對於固安縣社會經濟發展、空間格局影響較大,其今後城市規劃、建設手段也應隨之作出調整。

2、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對城市工作提出新的指導思想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新時期的城市工作指導思想:

(1)樹立正確的城市發展理念。

(2)城市發展要回歸本源。

(3)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固安縣城鄉總體規劃修編應明確新時期的城市發展任務,高度重視城市總體規劃在現階段城市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使其承擔重要的歷史使命:建設幸福宜居家園的引領,建立空間規劃體系的主導,推進治理能力提升的抓手。

3、區域重大基礎設施的落地,固安需要積極對接

(1)北京第二國際機場

2014年12月15日,國家發改委批准北京第二國際機場項目,落戶在距固安界僅有幾公里的大興區,是超大型國際航空綜合交通樞紐。2016年,北京新機場主體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於2019年交付。

(2)區域性城際軌道交通、高速公路

隨著首都新機場的開工建設,區域性軌道交通的建設也相繼提出:京霸城際鐵路、廊涿城際鐵路、R4與S4城際軌道交通等已進行規劃,以上線路都與固安息息相關。規劃的唐廊高速公路也經由固安。

固安總規修編需要抓住上述重大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所帶來的發展契機,對接臨空產業、拓展臨空經濟區的發展空間,與重要的基礎設施進行充分銜接,發揮優勢的區域交通條件,實現跨越式發展。

4、重要產業項目建設對城市空間提出新的挑戰

隨著協同發展穩步落實、北京第二國際機場的建設,固安成為非首都功能外溢的承接地,也成為眾多新興產業項目的首選地:十二五期間,固安縣累計實施建設億元以上項目287個,爭列省、市重點項目43個。

航天振邦精密機械加工項目、鼎材OLED項目、北京、天津、河北(固安)國際商貿城等諸多重大項目的落地建設,為固安承接北京非首都職能的轉移打下良好的產業及空間基礎,現行總規在空間佈局及規模指標上有一定的滯後性,修編針對問題進行調整,充分挖掘土地存量,同時結合發展需求,研究發展方向,規劃增量空間。

二. 定位、目標與規模

1、規劃定位

作為廊坊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接北京和新機場,積極融入北京、天津、河北,建成產業高端、空間生態、人文薈萃、近悅遠來的現代田園城市。

具體包括:

——北京、天津、河北協同創新先行區、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範區

——環首都地區臨空和新興產業基地

——首都南部門戶

——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田園城市

2、城鎮職能

中心城區:全縣的政治文化公共服務中心。京南衛星城,以電子信息產業、汽車零部件、機械製造為主的現代製造業基地,臨空產業基地,新興產業基地,對接北京南部生態宜居新城。

中心鎮:牛駝-溫泉園區:縣域南部新市鎮,具有承擔縣城部分功能的職能,依託豐富的溫泉資源,大力發展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產業。

一般鎮:

宮村:工貿型城鎮,大力發展印刷、先進製造業等產業。

馬莊:商貿服務型城鎮,重點發展食品加工及特色農業。

東灣鄉:工業型城鎮,依託大清河產業園,發展建材和服裝加工產業。

彭村鄉:農業型城鎮,以畜牧養殖和蔬菜種植為主,發展休閒農業和觀光農業。

渠溝鄉:工業型城鎮,依託釣具產業集聚區,發展釣具和塑料產業。

禮讓店鄉:工業型城鎮,發展釣具和木材加工產業。

3、人口規模

2020年固安縣中心城區人口約52萬人,2030年固安縣中心城區人口約137萬人。

4、用地規模

近期(2020年):規劃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57平方公里。

中遠期(2030年):規劃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145平方公里。

5、發展目標

到2020年,實現產業集聚程度高,城鎮佈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備,人民生活富裕的目標。到2030年,建成經濟充滿活力,科技繁榮發達,社會和諧穩定,文化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的新固安。

三. 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1、縣域人口規模預測

到2020年,常住人口預計達到87萬人左右,到2030年常住人口預計達到170萬人左右。

2、縣域城鎮中心體系

根據城鎮體系現狀特徵及城鎮化發展戰略,規劃形成中心城區(包括縣城、空港物流產業園和生態產業組團)—中心鎮—一般鄉鎮—中心村四級結構。

(1)中心城區

中心城區為縣域城鎮體系的中心,是固安縣的核心發展區域,應擴大縣城規模,拓展發展空間,形成新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有利於提升城市功能,增強其作為區域中心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帶動縣域城鎮體系的全面發展。

(2)中心鎮

中心鎮是一定片區小城鎮的中心,對周邊鄉鎮具有一定的吸引輻射能力和帶動作用,起著片區首位城鎮的作用。應擇優重點培育中心鎮,引導生產要素向中心鎮集聚,促其加快發展,形成特色,更好地發揮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根據城鎮發展條件評價的結果,結合城鎮體系結構的發展方向,確定牛駝鎮為中心鎮。

(3)一般鎮

一般鎮對附近農村地區具有經濟和文化輻射作用,帶動周圍居民點共同發展,根據小城鎮合理佈局與發展的需要,一般鎮為6個。

(4)中心村

規劃人口規模較大,同時經濟實力強、設施配置相對完善的村莊確定為中心村,共33個。

3、規劃區

固安縣處於京冀交接處,有必要對其規劃建設進行嚴格管理,故將固安縣縣域整體劃入固安縣總規規劃區範圍內,統籌規劃管理。

4、城鄉空間結構

縣域城鎮空間組織規劃形成“一帶兩區、一城一市鎮”的總體結構,具體結構如下:

(1)“一帶”:北部城市綜合發展帶

沿永定河南岸,經由廊涿高速、廊涿公路連接,空港產業園區、固安工業區、生態產業組團、商貿物流組團等在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密切聯繫,形成對接北京南部的城市發展帶。

(2)“兩區”: 北部綜合發展區、南部現代生態農業區

城鎮綜合發展區:以縣城、工業園區、空港產業園區、生態產業組團、商貿物流組團等為依託的城鎮綜合發展區。

南部現代生態農業區:位於東高公路以南,是固安縣域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主要片區,與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3)“一城”:固安中心城區

指固安中心城區,包括縣城、生態產業組團、空港物流園區,是縣域發展的主體,是人口、經濟的集聚地,是固安縣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4)“一市鎮”:牛駝-溫泉新市鎮

以牛駝鎮為主體,依託溫泉資源開發,形成以旅遊開發為主的現代田園城鎮,是京南旅遊與商務休閒的重要承載區。

四. 中心城區空間佈局規劃

1、城市發展方向

固安中心城區北臨永定河,西靠生態產業組團以及北京、天津、河北生態廊道,東部受首都第二機場限制,南部柳泉鎮與發展腹地相對充足,因此優化、協調縣城與西部、東部的發展格局,進而以大廣高速、106國道以及京九鐵路為依託,向南發展用地,為城市未來南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

2、空間發展策略

(1)優化城市結構,提高城市競爭力

城市經濟的最大特點是空間聚集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城市的發展就意味著城市功能要素在空間上、規模上的集約利用。高度集約化的土地利用,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經濟效益,而且也保護了稀缺的土地資源,固安城市可建設土地資源的稀缺性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現狀都表明,我們對城市土地的使用必須走集約化發展道路。要以建設中等城市為目標,做大縣城,通過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建設生態化的人居環境使固安成為未來吸引現代資本流、信息流、物質流和人才流的理想場所,使城市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統籌產業佈局,完善城市職能

固安中心城區空間發展規劃應積極落實城市產業發展規劃,合理調整產業佈局,加大城市生產空間比例,完善城市各類功能中心組織,通過空間規劃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充分發揮城市地理位置優勢和綜合交通優勢,使城市在區域分工中處於優勢地位。

(3)強化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固安地處京畿,歷史悠久,“公主府古墓”、“屈家營古音樂”始於明朝前期,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但是這些文化古蹟的內涵並沒有被充分的挖掘利用,固安中心城區現有的文化設施較少,沒有成規模的大型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吸引大片人流積聚交流的公共建築。固安在今後的發展建設中,要注意城市特色的挖掘和打造,強化城市的特色,包括特色環境、特色產業等,提升城市的品位。

(4)豐富城市空間,構建組團式的城市格局

固安中心城區獨特的區位條件和交通條件決定了其“相對分散組團式”結構作為城市空間形態發展的必然選擇。規劃的重點是利用城市發展機遇,構建組團式的城市空間格局。

3、空間結構

中心城區規劃形成“一心、兩翼、兩軸”的整體空間結構。

一心:縣城綜合發展核心(包含商業金融主中心、行政文化副中心及多處片區級中心)。

兩翼:西部生態產業組團和東部空港物流園區。

兩軸:沿106國道的南北向城市發展軸和沿廊涿高速的東西向產業發展軸。

五. 中心城區住房保障與居住用地佈局

規劃至2030年固安縣中心城區居住用地總面積為4897.64公頃,居住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33.99%,人均居住用地35.75平方米。在規劃期內,加快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制度建設,改進和規範政策性租賃住房制度,探索建立政策性租賃房、廉租房、棚戶區改造方式,多渠道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形成滿足群眾基本居住需求、具有固安縣特色的住房保障體系。

六. 中心城區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佈局

城市公共中心分為城市主中心和城市副中心。

規劃城市主中心兩個,分別位於固安縣老城片區及南部新城片區。老城片區公共中心在現有公共設施基礎上規劃建設,逐步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建成集商業、金融、商務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中心。南部新城片區公共中心為新規劃的公共中心,其良好的佈局能帶動新區發展。

規劃城市副中心五個,分別位於北部工業園區、南部工業園區、商貿物流組團、空港物流園區、生態產業組團。城市副中心的規劃佈局,有效的補充城市主中心的輻射功能。

七. 中心城區產業發展與用地佈局

1、工業用地

規劃工業用地面積2351.54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6.32%。

2、物流倉儲用地

規劃倉儲物流用地面積218.66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總面積的1.52%。

八. 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與景觀風貌規劃

1、綠地系統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功能結構,規劃提出“一河穿城、四廊架城、綠網織城、綠斑嵌城”的城市綠地空間結構。規劃至2030年公園綠地面積為1460.05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10.13%,人均公園綠地11平方米。

2、景觀風貌

規劃形成“兩帶、三廊、三軸、一環、多片區”的城市景觀空間結構,體現固安縣獨特的景觀格局、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多元化產業城市的個性特徵。

九. 中心城區綜合交通規劃

1、航空

順應北京新機場規劃建設,積極預留與大型區域性的機場對接的通道。

2、鐵路

(1)京九鐵路

規劃預留京九鐵路固安站貨運站場用地;加強鐵路線路的維護,確保高速、暢通。

(2)廊涿城際鐵路

規劃廊涿城際鐵路,東起河北省廊坊市,向西經北京市大興區、河北省固安縣、終至涿州市與淶水縣界。規劃廊涿城際固安段由縣城南部(沿南環路)經過,在縣城南部設有固安南站,在生態產業組團設有固安西站,規劃預留其位置。

(3)京霸城際鐵路

規劃京霸城際鐵路,線路起自北京樞紐李營站,向南經黃村、北京新機場、河北廊坊永清縣至霸州市。規劃京霸城際鐵路自固安縣城東部空港物流園經過,在本縣範圍內未設站。

(4)固保城際白溝支線

規劃固保城際白溝支線,線路起自固安縣、向南經保定高碑店市、白溝新城、雄縣、容城縣、安新縣,終到保定市與既有京廣鐵路保定站並站。

3、軌道交通

(1)R4線:擬建R4城市軌道對接新機場與固安縣城。

(2)S4線:擬建S4城市軌道(北京地鐵大興線南延線)對接北京與固安縣城。

4、公路

(1)高速公路

大廣高速

現狀大廣高速中心城區段北起永定河,南至小營路,將錦繡大道作為高速公路引線,以實現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銜接。

廊涿高速

現狀廊涿高速中心城區段西起生態產業組團,經固安縣城南部,東至空港物流園區。

機場南出口高速

規劃機場南出口高速經固安縣東部向南延伸。

(2)高速公路出入口

固安A出入口:位於大廣高速與錦繡大道交匯處,銜接北部工業園區和老城片區;

固安B出入口:位於大廣高速與引清乾渠交匯處北側,銜接商貿物流組團;

固安南出入口:位於廊涿高速與106國道交匯處,銜接老城片區、南部新城片區和南部工業園區;

東灣出入口:位於廊涿高速與東灣連接線交匯處,銜接生態產業組團;

固安東出入口:位於廊涿高速與新中東街交匯處,銜接空港物流園區。

(3)其他主要公路

中心城區其他主要公路有:廊涿公路、固雄公路、106國道、固東公路。

廊涿公路:穿過縣城北部,銜接起北部工業園區、老城片區、南部工業園區和空港物流園區。

固雄公路:繼續保留目前走向,中心城區段為永康路,銜接起老城片區和商貿物流組團。

106國道:南北向穿過縣城中部,中心城區段為永定路,銜接起北部工業園區、老城片區和南部新城片區。

固東公路:銜接商貿物流組團和生態產業組團。

(4)長途客運站規劃

規劃保留現狀長途客運站用地,位於永定路和新中東街交叉口的東北角,並增設配套公共停車場。

十. 中心城區環境保護規劃

1、環保目標

到2030年,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

(1) 大氣環境質量

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

(2) 水環境質量

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城市地下水水質保持Ⅲ類以上地下水質量標準;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100%,汙水集中處理率為100%。

(3) 固體無害化處理

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率80%,回收利用率2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4) 噪聲環境質量

交通幹道噪聲晝間小於70分貝,夜間小於55分貝,生活區、旅遊區、行政辦公區、科研文教區達到一類標準,工業倉儲區達到三類標準,其他地區達到二類標準。

(5) 城市環境綜合治理

擴建城市汙水處理廠,城市汙水收集、集中處理率達100%;加強集中供熱建設,城市熱化率達到90%,城市氣化率達到100%,城市垃圾日產日清,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達到100%,建成區環境噪聲達標區達到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

2、環保分區

規劃將中心城劃分為四類保護區。

一類環境保護區:包括行政辦公區、成片居住區。大氣環境質量執行國家一級標準、水體環境執行III類標準,噪聲標準按國家“一類混合區”標準控制,噪聲等效聲級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二類環境保護區:包括商業、商業居住混合區、一類工業區。大氣環境執行二級標準,水體執行III類標準,噪聲標準按國家“二類混合區”標準控制,噪聲等效聲級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三類環境保護區:包括二和三類工業區、倉儲區。大氣環境執行二級標準,水體環境執行III類標準,噪聲標準按國家“集中工業區”標準控制,噪聲等效聲級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四類環境保護區:交通幹道。大氣環境執行三級標準,水體環境執行III類標準,噪聲標準按國家“交通幹線道路兩側標準”控制,噪聲等效聲級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

十一. 中心城區綜合防災規劃

根據國家《防洪標準(GB50201―94)》的有關規定,結合在總體規劃的城市規模,規劃固安中心城區防洪按100年一遇標準設防。

合理確定消防站的設置等級、位置、數量及規模等建設標準。以接警起五分鐘內到達責任區最遠點為原則佈置消防站。普通消防站的轄區面積一般不大於7平方公里;設在近郊區的普通消防站仍以接到出動指令後5分鐘內消防隊可以到達轄區邊緣為原則確定轄區面積,其轄區面積不應大於15平方公里。

規劃末期,新建13座一級普通消防站,共計14座。每處佔地約6000平方米。

十二. 中心城區近期建設規劃

1、規劃期限

近期規劃期限為2016年——2020年。

2、規模控制

近期(至2020年):中心城區人口達到52萬人,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達到57平方公里。

3、建設重點片區

老城片區:完善老城的環境整治和功能提升,大力推進新昌街以南、永康路以西地區建設。

北部及南部工業園區:固安工業區發展已經具備較好的基礎,近期進一步完善工業區建設及相關配套設施。

生態產業組團:藉助重點項目落地等契機,加快縣城以西、廊涿高速東灣出入口以北區域生態產業發展,完善產業區建設。

空港物流園區:加速開展廊涿高速固安東出入口南側空港物流園區的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