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張曉鵬談管理:管好被投企業的「六義」

詩經學認為詩有六義,分別是:風、雅、頌、賦、比、興。一般認為風、雅、頌是詩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作為弘和仁愛醫療集團(3869.HK)的CEO及執行董事,張曉鵬認為企業投資管理也有“六義”:方向、目標、價值、結果、落實、效能。具體而言就是——方向要正確、目標要清晰、價值能體現、結果求圓滿、落實要到人、工作有效能。投資管理六義實際上也可以分為兩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方向、目標、價值事關戰略;結果、落實、效能則事關戰術。

「重磅」張曉鵬談管理:管好被投企業的“六義”

作者丨張邦松

來源丨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六義之一:方向要正確

很多父母在談到如何培養孩子時會說,希望把孩子培養好,將來能考上重點大學。我覺得從目標來講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正確的,但是對於孩子來講,一旦這個目標實現之後,孩子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如果發展方向這個問題不能很好解決,孩子有可能會陷入考上大學後相當長時間的迷茫困惑期。所以一個好的父母更多是教會孩子選擇做一種什麼樣的人,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有了明確的人生努力方向,重點大學只是他人生中一個小的目標,這樣才能讓孩子走得足夠遠。

我們帶隊伍,包括做投資也是一樣的。投資講投資主題,其實講的就是方向,決定往哪兒去,才知道該怎麼辦。方向如果不明確,而只是以對錯來決定企業的走向,就可能誤入歧途

因為很多事今天看來可能是對的,明天看也可能是對的,但五年、十年後回頭來看卻是錯的,因為它沒在方向上解決問題。

如果今天的選擇只是為了決定眼前要做什麼事,這就不叫方向了。那麼“方向”到底是什麼呢?“方”是我們自己所處的方位,前後左右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處的競爭格局以及我們在這個格局中的位置;“向”是努力前進的方向,是對自身所處位置有了清醒分析之後,對未來發展道路的的選擇。既然是方向,就不能是360度全面開花,就要有所取捨,要在一定程度上聚焦。

怎麼來判斷方向正不正確?我覺得更多的我們要帶領班子、帶領員工,站在歷史縱深的角度去看我們今天做這個事對不對,這件事我們會幹到什麼樣。

六義之二:目標要清晰

方向更多是描繪出來一個偉大的場景,或者是我們希望達到的狀態。目標則是要我們通過一個個里程碑將這個場景變成現實。

如果目標不清晰,儘管方向是正確的,但做具體事情時仍然不得章法,仍然不得要領,仍然一頭霧水。聽著領導講得特別好,一回去上班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不清楚第一件事該做什麼,第二件事該做什麼,就會無所適從。

目標要清晰的核心在於,這個目標是不是我們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能不能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能不能起到推動全局轉換的作用?設定的的目標如果不能起到上面說的這些作用,就不能說這是一個在是在方向上“清晰”的目標。

所以我們說目標要清晰,不僅僅是說有目標,還要清晰到可以跟我們方向保持高度的契合,之間有清晰的邏輯關係和因果關係所有的目標不基於想象,所有的目標應該基於對問題透徹地分析和透徹地研究,從而得出需要解決的課題。

從這件事看,什麼是”清晰“的目標呢?如果將目標定為學做北、上、廣的專家是很難實現的,但成為百姓身邊的好醫醫生、好護士這樣的目標就很清晰了。這個目標既解決了當前的主要矛盾,又相對易於實現,同時還與我們的發展方向保持高度契合,這就是一個比較清晰的目標。

六義之三:價值能體現

當我們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之後,依然會發現有些事情做完了之後仍然缺少成就感,自己不滿意,別人也不滿意。問題出在哪兒呢?我認為是價值,真正激動人心的事是價值,我們每個人都願意成為有價值的人。

「重磅」張曉鵬談管理:管好被投企業的“六義”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上層的就是自我實現,體現的就是價值。方向確定了,目標也確定了,如果事業的價值不能很好的在工作中得已體現,那這件事情的偉大意義就不能得到充分展現,那麼我們在前進的過程中就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就有可能會失去堅持下去的動力。

價值是什麼呢?我認為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來講,最重要是它的積極意義和正面作用。所以沿著正確的方向和堅定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地要在這裡頭找到對社會有積極意義和正面作用的事情,這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如果缺少這方面的內容,事業就不容易堅持那麼久,也很難做到高級的程度。價值對於每個人衡量自身的存在、對於衡量我們事業的大小和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當我們想清楚這個積極意義和正面作用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讓價值能得以體現。

不斷在工作過程當中挖掘他的價值,再突出他的價值,展現他的價值,來推動事業不斷地走向更高的高度。尤其是陷入日常具體事務的時候,更應當適時退出畫面看畫,在工作過程當中注意發掘工作內在的價值。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不去認真領悟工作的意義,不去挖掘工作的內在價值,就有可能會把一件好事做成平庸之事,是註定做不大、更不可能做好的。

六義之四:結果求圓滿

我們做事總要有個結果,這個結果其實放在戰術層面就是對目標的一個具體展示,但是,如果單純追求結果,而忽略了事物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出來的結果就有可能不圓滿。特別是在管理過程中涉及具體目標的落實的時候,容易出現視野變窄,忘了其實好多事物是相互關聯的。

這個結果求圓滿的關鍵在於”求“。“求”這個字,在漢語裡頭有不同的解釋,一個是祈求,讓別人幫忙;另一個是主動是求得,設法得到。在我看來這個求應該是設法努力實現的一個狀態,求的過程應該是調動和組織各方面的資源,處理好各方的利益訴求,才能實現一個圓滿的結果。

比如說我們要對某個項目做投資決策前的盡職調查,這時候如果只是站在投資方的角度去做現場工作,僅僅為了拿到完整真實的資料。當盡調團隊離場後,就有可能會引起股東、管理層、員工的不穩定,以至於對後續的順利交接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因此,在盡調前要做好充分的設計和準備,在保證盡調結果真實準確的前提下,要就盡調的策略和方式與股東和管理層形成共識,創造共贏的良好氛圍。在盡調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各方的反饋,做好協調組織工作,為日後的順利交接和投後管理打下好的基礎。這些工作做好了,盡調才能取得比較圓滿的結果。

所以我理解這個“求”的過程,更多是我們協調、調動、組織資源,使得資源能夠得以有效地利用,使得我們的結果更為豐滿,更為沒有死角。這個過程中更多考量的是我們對事物的把控能力和全局意識。

六義之五:落實要到人

終歸來講,再好的事情,如果不落實到具體的人那裡,這件事情永遠只有過程,不會有真正的結果。所謂的落實,往往會被認為是一個過程——這件事我抓了,這件事我幹了,這件事我做了。但落實的核心是兌現,把自己承諾的事做出來,這個落實不在於我去幹,而在於我去把我該乾的事幹出來,這叫落實。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清楚地知道為了實現這個結果,彼此各自的方位在哪裡,彼此各自的責任是什麼,然後誰對什麼樣的事情負責。

講了一堆話,只談落實沒有具體落實的人,有了人又不能兌現,都是不行的。落實要到人的核心就是把責任清晰地扛在不同人的肩上,然後把這個責任實實在在地以一種結果的方式兌現出來

。否則,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有過程沒結果。出了問題後,要知道問題出在哪,通常都是落實的責任主體不清造成的。

有了責任主體,還要考慮他是否真有能力落實、有能力兌現? 這裡就要有分工合作。 例如投資制定投資模型,如果把所有責任都加到製作模型這個人身上,這件事就出大問題了。做出來的模型是否符合實際,預測模型能在多大程度上與投管結果相近,需要充分考慮到各種要素,每個關鍵的要素最好能由將來負責這部分投後管理的人來制定,要素分解落實到人,才真正有可能做到投資與運營管理的有機統一。否則,模型是模型,管理是管理,各自為政,投管目標的落實就有很大可能成為空話,或著是看運氣。

落實要到人,每個人要明確各自的任務,還必須要有團隊的協作,讓每個人都知道彼此承擔的任務,清楚地知道為了實現目標彼此應當如何配合,互為補臺,才能實現組織目標。落實的這個人,必須要知道他的合作伙伴,要知道跟誰互動才能實現目標。否則,有了責任主體,也不一定能真正落實好組織目標。只是讓人把責任扛起來了,而不知道他如何去落實兌現,這就很危險了。等出了問題再去談責任,就沒什麼意義了。

落實要到人,不僅僅是讓具體的人把具體的任務負責起來,而且要在落實的過程中人與人進行有效的互動,彼此知道各自的位置,彼此知道在某一方面我們是如何互相配合,才能把這個事做出來。

落實要到人的核心講的是三個方面,第一,落實是為了兌現;第二,落實要有責任主體;第三,責任主體要通過有效的組織協調,實現目標。

六義之六:工作有效能

工作有效能闡述的是我們如何把工作幹得漂亮這件事。效能是由三件事構成的:一是效率,做事沒有效率肯定是不行的;其二,有了效率還要有好的效果,效率快了,效果不好,也是肯定不行的;第三條,作為一個企業還要有效益。效率、效果、效益三者有機地匹配,這才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

所以我認為在做事的時候,要考慮執行這件事的效率怎麼樣,計劃進度能不能把控,做完了是不是會有一個滿意的效果,能否通過我們的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效益。當這些事情都做好了,企業自然就發展壯大了。

以上六條就是我們從投資到運營管理的工作方法論,實際上,這六段方法其實是涉及到我們從戰略選擇到戰術執行,整體做事的全過程。用這個方法論來指導我們的行動,能使我們做事更有章法。當我們在發展的不同階段,遇到不同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方法論,去研判問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