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埃西亞足球世界盃成功背後的醜陋一面:醜聞纏身,一家獨大

週日的莫斯科,東歐小國克羅地亞將在世界盃決賽中迎戰法國隊。對於克羅地亞來說,這是一項極為出人意料的成就,因為多年來這個國家的足壇一直處於醜聞的旋渦之中。

通常來說,一系列幸運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才能讓一支國家隊獲得贏得世界盃的真實機會。但對於首次躋身世界盃決賽的克羅地亞來說,這一規律似乎行不通。

克羅地亞的薩格勒布迪那摩俱樂部就生動的闡釋了困擾這個國家足壇的種種問題。瑞士的國際體育研究中心發現薩格勒布迪那摩是向歐洲頂級球隊輸送球員的第四大“供應商”。該隊的比賽經常吸引許多球探的觀摩,試圖從中發掘一些青年才俊。而反過來球隊也能通過出售球員獲得巨大的收益。

克羅地亞足球世界盃成功背後的醜陋一面:醜聞纏身,一家獨大


向國外出售青年才俊的世界冠軍

理論上,從球員轉會中受益良多的迪那摩應該是歐冠聯賽的常客。但實際上,他們甚至很少能夠進入歐冠聯賽的小組賽階段。原因十分簡單:許多天才球員迅速地被富有的歐洲豪門挖走,因此建立一支合適的球隊成為了一個挑戰。

以博班、蘇克和博克西奇等足壇傳奇組成的克羅地亞“黃金一代”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取得了季軍的成績。但這些球員並沒有在本國聯賽效力太長時間。多年來,迪那摩出售球員的業務已經駕輕就熟,他們從偏遠地區引進有潛力的青年球員加以培養,提高他們的身價,然後轉賣給更大的俱樂部,比如那些在德甲效力的球員。通常這些球員會再一次被更為富有的英超、西甲和意甲俱樂部挖走,短短几年時間就創造了上百萬歐元的受益。

馬米奇與克羅地亞足壇中的犯罪陰謀

馬米奇和他的家族深深地捲入到克羅地亞足壇中的犯罪陰謀之中。世界盃開賽前,前薩格勒布迪那摩主席已經搬至波黑居住。法庭發現其涉嫌不正當得利、稅務欺詐及其他罪行。據稱馬米奇每年都從在國外效力的克羅地亞球員的薪水中抽成中飽私囊。

克羅地亞足球世界盃成功背後的醜陋一面:醜聞纏身,一家獨大

莫德里奇、曼珠西奇、洛夫倫和前國家隊球員奧利奇等球星都被捲入到了這件醜聞之中。國家隊隊長莫德里奇在法庭上對此事做出了矛盾的證詞。起初,他承認了付錢給馬米奇的事實,但之後又收回了之前的證詞。目前他被懷疑做了偽證。

克羅地亞足壇被捲入到了醜聞之中。在2016年歐洲盃期間,克羅地亞足協主席,1998年世界盃球星蘇克竟然授意國家隊主帥那些球員應該作為替補,以及比賽中應該執行那些戰術。

克羅地亞足球世界盃成功背後的醜陋一面:醜聞纏身,一家獨大

克羅地亞足協的犯罪陰謀還在普通球迷之間挑起了是非:當在2016歐洲盃面對捷克隊時,克羅地亞球迷開始互相攻擊。

而在國內聯賽中,情況也不是太好。斯普利特、裡耶卡和奧西耶克的俱樂部對於那些有利於薩格勒布迪那摩的暗箱交易感到無能為力。假球並不僅是傳聞,如果比賽沒有向迪那摩傾斜,連他的對手們都會感到吃驚。

甚至迪那摩臭名昭著的"Bad Blue Boys"超級球迷組織都開始抵制俱樂部的比賽,以抗議俱樂部高層的犯罪行為。這些日子裡,很少有球迷觀看迪那摩的主場比賽。

足球將提升克羅地亞的國際形象

儘管存在這這些違法活動,克羅地亞人民還是堅定支持著自己的國家隊,這支球隊現在有了首次捧得大力神杯的歷史性機會。克羅地亞獨立後的首任總統弗拉尼奧·圖季曼早就意識到足球是一種能讓新建立國家舉世聞名的途徑。他對本土的足球給予了高度重視。現在,這個亞得里亞海岸的小國正在通往成為足球強國的道路之上。

迪那摩統治克羅地亞足壇

在克羅地亞足壇,薩格勒布迪那摩豐厚的轉會收入計劃確保了他們在國內聯賽的霸主地位。因為俱樂部有途徑獲得最有潛力的年輕球員,其他的競爭者根本沒有奪取冠軍的機會。

圖季曼建立了一套傾斜於一支球隊的體制,沿用至今。這讓事情變成了一邊倒的局面。比如,1999年,新崛起的裡耶卡隊奪冠在望,但圖季曼卻利用各種手段來確保他所青睞的迪那摩隊獲得了冠軍。

將一群足壇僱傭兵變為一支真正的球隊

克羅地亞足球世界盃成功背後的醜陋一面:醜聞纏身,一家獨大

綜上種種,克羅地亞闖入世界盃決賽幾乎就是一個奇蹟。球隊名不見經傳的教練達利齊成功地將一群足壇僱傭兵打造成了一個和諧的整體。他們對冠軍充滿渴望。達利齊只是把那些準備為冠軍付出一切的球員帶到了俄羅斯。現在,他們正接近把心中夢想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