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詩是大眾的言志工具,不是一部份人的怡情玩具”。“前代詩材,取其接近民間者,今代詩材,取其適合時代者”。

——于右任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于右任先生是南社早期的詩人,一生做詩、填詞從未間斷,寫下了千餘首愛國詩篇。無論是思想內容或創作藝術,都極為高妙。他的詩詞,不僅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而且寓意深刻,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亞子曾說:“國民政府內的詩人,于右任最高明”。此話一點也不過譽。

于右任先生不僅詩詞造詣高深,他在書法方面的成就更加矚目,被譽為我國書法史上的三個里程碑之一,“曠代草聖”、“近代書聖”。 書法家王道雲更是高度讚揚:“平心而論,20世紀書法若硬行排座次,于右任當坐第一把交椅。”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民治校園雜詩》

長夜漫漫雨一犁,瞢騰盤馬灞陵西。

東征大隊驅河洛,北伐偏師起晉齊。

盡殪渠魁消閥閱,廣傳文化到群黎。

荒雞四唱天難曉,又夢鸞皇枳棘棲。

此副于右任先生於1922年1月題贈“仰載仁弟”的書作出自作者自作詩《民治校園雜詩二十首》之十七。

1921年,陝西靖國軍部分將領,在北洋軍閥威逼利誘之下,動搖不定。是年9月,胡景翼取消靖國軍軍旗,改為陝西陸軍第一師。時于右任先生退居三原民治校園,寫下了《民治校園雜詩二十首》。民治校園即作者當年在三原西關所創辦的民治小學校園。

此組四條屏書作是于右任先生精心創作之魏碑體楷書佳作,雖結字謹守北朝楷書風範,但筆法已非北碑所限,其個性追求,已十分明顯,尤可寶之。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出關作》

自斷此身休問天,餘生歲歲滯關前。

逐塵京洛雙黃鵠,啼血乾坤一杜鵑。

眼底河山悲故國,馬頭風雪憶當年。

殷勤致謝關門柳,照見行人莫妄牽。

1909年1月30日(農曆1908年12月12日),于右任先生的父親於寶文(字新三)病逝,于右任得信後,從上海潛返故里奔喪。送喪時,風聞捕快(于右任當時因在上海辦報遭到清廷通緝)將至,于右任先生在父親棺木入穴後,即從墓地逃去。

東出潼關時,他撫今追昔,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出關作》。通過傾訴自己赤誠愛國得不到昏庸的清政府的諒解,千里潛還故鄉,被迫倉皇出關,詩文抒發了作者內心有家難歸、亡命他鄉的悲憤。于右任先生將自己詩作中“啼血乾坤一杜鵑”一句,取作筆名,寓有思鄉憂國的雙重含義。

此幅書作結字大小錯落有致,根據運筆、結字、書體、落款及鈐印等特徵分析,此幅書作約為于右任先生20世紀50年代中早期(75歲)書法作品。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題牧羊兒自述》

少小鄉村學放羊,壯年出塞射天狼。

太平洋上風雲急,白首來臨新戰場。

此幅書作內容為于右任先生自作詩《題牧羊兒自述》,原名為《我的青年時期》,為于右任先生自作小傳中的一首自作詩。

此文於1948年2月脫稿於南京,後發表於重慶《青年雜誌》。1953年5月臺北市正中書局將此文與另外幾篇于右任先生所撰文稿集合成冊,出版之時,于右任先生即作此詩題之。

此幅書作約為于右任先生20世紀50年代中晚期所書,此時于右任先生標準草書已爐火純青,筆酣力足,力透紙背但筆筆皆活,更於點畫之間體現了書家綿綿不絕的感念之情……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基隆海邊小坐》

錦繡家山萬里同,尋詩處處待髯翁。

今朝穩坐灘頭石,且看雲生大海中。

于右任晚年在臺,與祖國大陸和妻女分隔兩岸,只能隔海相思,備感孤寂,十分思念故鄉和親人,寫下了許多催人淚下的詩句。

除了那首婦孺皆知的《望大陸》之外,這首《基隆海濱浴場小坐》也是其中一首較為著名的思念故土的詩作。

此幅書作中鋒入紙,筆墨沉酣,約為于右任先生20世紀60年代初期(80歲之後)書法作品。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三十四年生日詩》二首之一

耕牧河山願未酬,渡江亡命作春(春)秋。

今年偶遇勞工節,做炮孤兒已白頭。

此幅書作的內容是于右任先生1945年5月1日《三十四年生日詩》二首之一。此二幀書作為上款人陳珖先生1963年因籌辦“青年節”工作,拜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先生(時年85歲)特書寫講述自己幼年生活經歷的自作詩及“志於道”以贈勉勵後學。

于右任書法中的自作詩解析

德風堂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德風堂畫廊向藏家鄭重承諾:凡在德風堂畫廊購買的書畫作品,均附有德風堂畫廊出具的保真證書,以及部分當代藝術家創作作品時的照片及視頻影像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