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跳槽一代:平均18.5個月換一次工作

去年,《中國青年報》發表一篇文章稱,中國千禧一代大學生,60%的人第一份工作坐不滿一年,其中38%做不到半年就會跳槽。

跳槽一詞,在中國當代年輕人特別流行,他們換工作的頻率是前幾代人的一兩倍。甚至某些不足28歲卻已年過30萬的年輕人以跳槽來實現自己的漲薪要求,將跳槽作為職場跳板,在某些行業還是很常見的。

否則除非有特殊貢獻或特殊崗位,否則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想在一家公司、一個崗位年過30萬,可能性很小。

90後跳槽一代:平均18.5個月換一次工作

01

江西人小穎今年27歲,在父母不斷施壓的情況下,“戀戀不捨”的從某國外財經機構回國就業,短短15個月,換了三份工作。

在她眼中,自己擁有留美、雙語、美國註冊會計師、國際管理碩士等強大背景,一些格局小、平臺有限的公司根本困不住自己這條大魚。

她需要的是江河湖海,在大環境、大平臺下,自己勇於創新、渴望學習,所以工作不能有半分瑕疵。

02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商業房地產諮詢公司,而她的工作就是準備幻燈片演示文稿與活動方案,對她而言,演示文稿的內容根本就是“啥子都懂的事”,她表示工作內容與專業毫無關聯,根本不能給自己帶來經驗上的積累,更遑論促進專業知識更新了。

五個月時間,小穎還是辭職了“剛進來的時候,因為從未接觸過房地場行業,所以花了三個月去了解,到第四個月時候不僅原有的財務技能在退步,新行業的技能根本未掌握,所以辭職是最好的選擇”。果斷而又決絕。

第二份工作月薪8k,對沒多少工作經驗的小穎來說,應該可以考慮了。

半年後在感受到行業有波動,平臺發展受阻後順利辭職進入現在這家公司。

90後跳槽一代:平均18.5個月換一次工作

03

頻繁跳槽的行為小穎並沒有讓父母知道,長輩總是拿自己當年的環境說現在,在小穎心裡找工作和找對象一個道理,如果做的不開心,分分鐘都像在生病。

“我會自己做好決定,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自己承擔相應後果。”這就是小穎的擇業觀。

04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提速,就業市場也在發生相應改變,某互聯網數據研究中心調查顯示,90後平均18.5個月換一次工作,80後平均26.5個月換一次工作,事實證明,越來越頻繁的跳槽行為已經成為現代人才市場的現象,企業也在默認這種方式。

當你對某一領域有相關了解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想要深入瞭解的慾望,而在這個深度瞭解的過程中,也會收穫更有吸引力的東西,比如一些相關領域的知識,新事物更可能點燃你的工作激情。

小穎表示,很多朋友都表示在看不清未來的時候會選擇辭職,當然也有一些朋友則在原地等待機會的到來,從原地做起也是一種基層斷糧,甚至實現更大的目標。就像一位好友,在選擇備考USCPA證書的時候,已經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儘管出國不是唯一選擇,但進入外企從事一些國際性財務工作,還是非常具有可循性的。

90後跳槽一代:平均18.5個月換一次工作

05

對很多財務人來說,證書恰恰是職場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許多尋求突破的財務人在工作技能、崗位知識、專業能力等環節發力的同時,也在奠定自己職場發展的能動性。

USCPA證書由世界上最富影響力的會計職業組織(AICPA)頒發,作為全球黃金財經證書,其國際範十足,更是擁有紮實的財務知識體系,或許在加薪與升職的道路上,能發揮特殊效果吧。

高頓教育中國大學生職業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表示,中國人年青一代正在通過換工作來尋找更好的前景,這也是一種好的現象,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其無法對企業建立起忠誠度,兩三年還無法真正瞭解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更別說幾個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