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市值將近900億,現在華誼兄弟卻困局重重

曾經市值將近900億,現在華誼兄弟卻困局重重

2018年,恰逢華誼兄弟24週年、王中磊48歲,華誼兄弟與創始人之一王中磊似乎也都處於“多事之秋”。

華誼兄弟在2015年曾經市值高達將近900億,然而截止2018年7月10日,華誼兄弟市值只剩下167.3億,股價6.08元每股,現在整個公司的市值不到原來的20%,但是“屋落偏逢連夜雨”。

華誼兄弟6月6日發佈的一份公告,在這份股東股權質押公告中,王中軍和王中磊手中的股票經過質押,分別只剩2.21%和1.04%。

6月25日訊華誼兄弟發佈公告,股東王忠軍、王忠磊將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質押,本次質押分別佔二人所持股份的6.17%和6.25%,累計質押股份佔二人持有股份91.71%。

由於王中軍和王中磊不斷質押手中的股票,產生了高比例”質押、實控人“被跑路”、股價暴跌等一系列傳聞,使得華誼兄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波,有媒體形容是華誼兄弟的“至暗時刻”。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就媒體報道的“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瘋狂套現”的謠言,華誼兄弟發佈了公告並已經啟動法律程序,而王中軍總也表示將以自籌資金增持不低於1億元公司股票。關於此次謠言對公司的傷害,王中磊回應:我跟中軍從2011年便開始質押,質押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不想套現。股權質押是所有上市公司或者公司持有者的一種特別正常的融資,是合法合規的。華誼兄弟市值一度達到了800億,說句不好聽的,如果要套現,當時賣一點我現在都可以退休。但為什麼我們沒有那樣做,就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事業有信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華誼兄弟再陷入困局

從6月初崔永元與手機2主創開撕起,種種負面新聞纏身,雖然公司一再進行澄清,表示公司合法經營、依法納稅,也不存在實控人跑路,股權質押也是正常融資需要等等,然而,華誼兄弟的股價仍然跌跌不休。

曾經市值將近900億,現在華誼兄弟卻困局重重

7月9日,崔永元在微博發文稱,“已經整理出585名跟華誼兄弟合作過的演職人員的資料作為案例,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交給國家稅務總局和有關單位”,且崔永元認為,“這裡都涉及偷稅漏稅”。

曾經市值將近900億,現在華誼兄弟卻困局重重

華誼兄弟方面表示,近期因崔永元在微博等公開渠道主觀臆斷、捏造散佈大量華誼兄弟虛假負面信息,對公司和員工造成極大傷害,並引發公眾對影視行業個別不良現象的過度解讀,波及整個影視文化企業,導致市場恐慌、廣大股民損失慘重。與此同時,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公開向崔永元表示,華誼兄弟始終堅持合法合規經營,可以依法配合所有相關部門調查;華誼兄弟對惡意散佈不實信息、肆意傷害上市公司員工和股東合法權益的行為將堅決依法維權、追訴到底。

去電影化

面對電影業務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華誼並非毫無動作。

來自華誼的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華誼已簽約18個項目。蘇州、長沙、南京、鄭州四地的電影世界和電影小鎮預計2018年將陸續開業。

不難看出,這是華誼向迪士尼前進的重要佈局。對這塊業務感興趣的不只是華誼,光線、博納、萬達等公司也在積極地投資實景娛樂項目。但相比於迪士尼的樂園生意,國內的實景娛樂項目更像旅遊地產。

戲領域的投資。華誼兄弟曾先後投資過掌趣科技、銀漢遊戲和英雄互娛,並獲得了巨大收益。

2010年6月,華誼以1.49億元參股掌趣科技,獲得其22%的股權,經過數次股權出售,共套現25億元。2016年,華誼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8.08億元,通過出售掌趣科技的股份就取得了10.1億元。

華誼的電影業務和遊戲業務原本可以在影遊聯動的敘事下展開,也確實做出了一些嘗試。

華誼參與出品的電視劇《幻城》播出的同時,銀漢遊戲製作的手遊《幻城》也同步上線,但電視劇的收視率和口碑都不理想,手遊也沒能產生較大反響。

幾乎所有電影公司都在尋找電影業務以外的新業務支撐點,相比於其他幾家龍頭企業,華誼去電影化的步伐更早,也更為徹底。2017年,取得收入排前五名的影視作品為華誼貢獻了16.75%的營業收入。同樣的數據,在光線傳媒則是51.51%。

但一個現實是,在堅定地去電影化轉型背後,華誼尚未建立起足以長期支撐公司財務數據的新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