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人」關註:中美貿易開戰,美豆跌至10年低點!

六月份以來,CBOT大豆價格因中美貿易爭端和美國產區天氣利好影響直線下行,近月合約07美豆從月初的1020美分/蒲式耳附近下挫,昨晚更是呈現V字形走勢,最低下探842美分/蒲式耳,觸及該合約2008年12月以來的最低位,之後受逢低吸納買盤提振,收盤時回升至889美分/蒲式耳。

“豆粕人”關注:中美貿易開戰,美豆跌至10年低點!

(美豆07月線圖 2007年至今)

中美貿易爭端升級不僅使得CBOT市場參與者恐慌,更是引發美國業界人士強烈反對。美國農業、製造業等領域的行業協會發起向國會請願行動,呼籲阻止特朗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舉動,這其中包括代表30多萬名豆農的美國大豆協會,並以“要貿易不要關稅”為熱詞宣傳他們的訴求。

“豆粕人”關注:中美貿易開戰,美豆跌至10年低點!

國內油廠豆粕庫存壓力依然較大,部分油廠脹庫,但多數油廠未貿然大量賣貨,主要因加徵關稅後巴西升貼水大漲,9月船期對11月合約巴西大豆貼水報價300美分,折最新進口大豆理論成本3330元/噸左右。美國大豆如果後期加徵關稅進口成本更是大幅上升至3823元/噸附近,豆粕保本價可能升至3680元/噸上下,而按當前M1901盤面加50基差、加徵25%關稅理論核算的話,11月美豆對應油廠利潤甚至降至-400元/噸左右,因此油廠對於豆粕近遠月合約的銷售採取謹慎態度。

中美貿易戰非常時期,市場主流混亂無方向,稍有不慎可能全盤皆輸,但國際貿易遊戲規則原本如此殘酷,因此豆粕購銷更應著重研發深度,正確解讀輿論信息背後的佈局,做出有利自身企業的購銷方案。當前油廠階層已經上升至期現結合及基差的套保機制,下游的“豆粕人”直面國際貿易的風險,而當前大國博弈下的嚴峻形勢則是檢驗豆粕購銷決策者、研發機構價值的最佳時機。學會破局、學會借力,企業才能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