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種類詳解

服務器英文名稱為“Server”,指的是網絡環境下為客戶機(Client)提供某種服務的專用計算機,服務器安裝有網絡操作系統(如Windows 2000 Server、Linux、Unix等)和各種服務器應用系統軟件(如Web服務、電子郵件服務)的計算機。這裡的“客戶機”指安裝有DOS、Windows 系統、IOS系統等普通用戶使用的操作系統的計算機。

服務器的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都要比普通PC要高得多,因為服務器是在網絡中一般是連續不斷工作的。普通PC死機了大不了重啟,數據的丟失損失也僅限於單臺電腦。服務器則完全不同,許多重要的數據都保存在服務器上,許多網絡服務都在服務器上運行,一旦服務器發生故障,將會丟失大量的數據,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而且服務器提供的功能如代理上網、安全驗證、電子郵件服務等都將失效,從而造成網絡的癱瘓,對服務器可靠性的要求可見一斑。

服務器的種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服務器分為許多種,主要有按網絡規模、按架構(芯片)、按用途、按外觀

1、按網絡規模劃分

按網絡規模劃分,服務器分為工作組級服務器、部門級服務器、企業級服務器。

工作組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幾十臺左右或者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小型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比較低,可靠性不是很高。

部門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百臺左右、對處理速度和系統可靠性中等的中型網絡,其硬件配置相對較高,其可靠性居於中等水平。

企業級服務器

用於聯網計算機在數百臺以上、對處理速度和數據安全要求最高的大型網絡,硬件配置最高,系統可靠性要求最高。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種服務器之間的界限並不是絕對的,而是比較模糊的,比如工作組級服務器和部門級服務器的區別就不是太明顯,有的乾脆統稱為“工作組/部門級”服務器。

2、按架構劃分(芯片)

按照服務器的結構,可以分為CISC(複雜指令集)架構的服務器和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的服務器:

IA架構服務器(Intel Architecture Server)-即通常所講的PC服務器,採用x86(CISC)芯片並且主要採用Windows NT/Windows2000、Linux、FreeBSD等操作系統的服務器,如Intel PentiumIII(P4)和Intel (P4)Xeon(至強)等。

RISC架構的服務器指採用非英特爾架構技術的服務器, 使用RISC芯片並且主要採用UNIX操作系統的服務器,如SUN公司的SPARC、HP公司的PA-RISC、DEC的Alpha芯片、SGI公司的MIPS等;

由於RISC架構服務器的性能和價格比CISC架構的服務器高得多。近幾年來,隨著PC技術的迅速發展,IA架構服務器與RISC架構的服務器之間的技術差距已經大大縮小,用戶基本上傾向於選擇IA架構服務器,但是RISC架構服務器在大型、關鍵的應用領域中仍然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

3、按用途劃分

按照使用的用途,服務器又可以分為通用型服務器和專用型(或稱“功能型”)服務器,如實達的滄海系列功能服務器。

通用型服務器是沒有為某種特殊服務專門設計的可以提供各種服務功能的服務器,當前大多數服務器是通用型服務器。

專用型(或稱“功能型”)服務器是專門為某一種或某幾種功能專門設計的服務器,在某些方面具有與通用型服務器有所不同。如光盤鏡像服務器是用來存放光盤鏡像的,那麼需要配備大容量、高速的硬盤以及光盤鏡像軟件。

4、按外觀劃分

按照服務器的外觀,可以分為臺式服務器和機架式服務器以及刀片服務器。

1.臺式服務器有的採用大小與立式PC臺式機大致相當的機箱,有的採用大容量的機箱,像一個碩大的櫃子一樣,主要分為單塔式和雙塔式。

服務器的種類詳解

塔式服務器優點:服務器的主板擴展性較強、插槽也多出一堆,個頭筆一般的主板大一些,因為塔式服務器的主機機箱比普通機箱要大,一般都會預留足夠的內部空間以便日後硬盤跟電源的擴展。

因為塔式服務器的機箱比較大,服務器配置也可以很高,冗餘擴展更可以很齊備,所以,應用範圍非常廣,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種服務器。

缺點:目前常見的入門級和工作組級服務器基本上都採用這一服務器結構類型,不過由於只有一臺主機,即使進行升級擴張也有個限度,所以在一些應用需求較高的企業中,單機服務器就無法滿足要求了,需要多機協同工作,而塔式服務器個頭太大,獨立性太強,協同工作在空間佔用和系統管理上都不方便,這也是塔式服務器的侷限性。不過,總的來說,這類服務器的功能、性能基本上能滿足大部分企業用戶的要求,其成本通常也比較低,因此這類服務器還是擁有非常廣泛的應用支持。

2.機架式服務器

的外形看起來不像計算機,而是像交換機,有1U(1U=1.75英寸)、2U、4U等規格,如下圖所示。機架式服務器安裝在標準的19英寸機櫃裡面。

服務器的種類詳解

機架式服務器優點:作為為互聯網設計的服務器模式,機架服務器是一種外觀按照統一標準設計的服務器,配合機櫃統一使用。可以說機架式是一種優化結構的塔式服務器,它的設計宗旨主要是為了儘可能減少服務器空間的佔用,而減少空間的直接好處就是在機房託管的時候價格會便宜很多。

很多專業網絡設備都是採用機架式的結構(多為扁平式,就像個抽屜),如交換機、路由器、硬件防火牆這些。機架服務器的寬度為英寸,高度以為單位(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幾種標準的服務器。機櫃的尺寸也是採用通用的工業標準,通常從22U到42U不等;機櫃內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動拖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服務器的標高靈活調節高度,以存放服務器、集線器、磁盤陣列櫃等網絡設備。服務器擺放好後,它的所有I/O線全部從機櫃的後方引出(機架服務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後方),統一安置在機櫃的線槽中,一般貼有標號,便於管理。

缺點:機架式服務器因為空間比塔式服務器大大縮小,所以這類服務器在擴展性和散熱問題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配件也要經過一定的篩選,一般都無法實現太完整的設備擴張,所以單機性能就比較有限,應用範圍也比較有限,只能專注於某一方面的應用,如遠程存儲和服務的提供等。

刀片服務器

刀片服務器是一種稱之為“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務器平臺,是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的。在結構上它比前面介紹的機架式服務器更緊湊,因為它像刀片一樣非常薄,而且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是否插入整個服務器系統的機櫃中,所以稱之為“刀片服務器”,如下圖。主要應用集群服務。

服務器的種類詳解

刀片服務器優點:刀片服務器是一種HAHD(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密度)的低成本服務器平臺,是專門為特殊應用行業和高密度計算機環境設計的。適用於數碼媒體、醫學、航天、軍事、通訊等多種領域。其中每一塊“刀片”實際上就是一塊系統主板。它們可以通過本地硬盤啟動自己的操作系統,如WindowsNT/2000、Linux、Solaris等等,類似於一個個獨立的服務器。

在這種模式下,每一個主板運行自己的系統,服務於指定的不同用戶群,相互之間沒有關聯。不過可以用系統軟件將這些主板集合成一個集群服務器。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主板可以連接起來提供高速的網絡環境,可以共享資源,為相同的用戶群服務。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就可以提高整體性能。而由於每塊“刀片”都是熱插拔的,所以,系統可以輕鬆地進行替換,並且將維護時間減少到最小。值得一提的是,系統配置可以通過一套智能KVM和9個或10個帶硬盤的CPU板來實現。CPU可以配置成為不同的子系統。

一個機架中的服務器可以通過新型的智能KVM轉換板共享一套光驅、軟驅、鍵盤、顯示器和鼠標,以訪問多臺服務器,從而便於進行升級、維護和訪問服務器上的文件。

缺點:

(1)部署刀片數據中心的前期成本較高。

(2)無論刀片服務器內置的冗餘是多少,都存在所有刀片服務器宕機和故障的可能性。

(3)對於擁有一個或兩個刀片中心的企業用戶來說,購買備用的部件可能很不划算(如備用機箱等)。

(4)大多數刀片中心都有特殊的供電需求,這可能意味著特殊電纜的額外前期成本。

(5)刀片中心通常採用的是專用網卡和KVM(Keyboard Video Mouse)附屬設備,有時候還需要特殊電纜或驅動程序。這樣你的刀片服務器上運行什麼 操作系統就是個問題。

(6)多數刀片中心常用的2.5英寸硬盤通常比非刀片服務器上使用的傳統3.5英寸SAS/SATA硬盤故障率要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缺陷正在得到改進)。

(7)一旦你承諾使用刀片中心,再購買刀片服務器時就會受到廠商的限制,這樣從價格的角度來看對供應商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