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紛紛入局 AI半導體將成爲下一個戰場

英特爾公司在IT終端的主角轉變成智能手機時,將主角位置輸給了高通。然而現在,它正通過收購新技術,努力追趕AI半導體領域的領先企業。

科技巨頭紛紛入局 AI半導體將成為下一個戰場

AI半導體的競爭已正式拉開序幕

《日本經濟新聞》5月28日報道,圍繞可高速處理圖像等大數據的人工智能(AI)半導體,新舊霸主即將展開正面對決。半導體行業的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發生盟主更迭。下一個主戰場將是AI。

美國英特爾公司5月23日宣佈,將在2019年投放專門面向AI處理的新型處理器。努力追趕該領域的領先企業美國英偉達(NVIDIA)。英特爾正通過接連不斷地通過收購來獲取技術。

“這是最適合深度學習的首款量產型芯片”,5月23日,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AI開發者會議上,英特爾副總裁納溫·拉奧(Naveen Rao)介紹了一款新產品。這款產品正是專門針對AI重點技術深度學習的半導體。

英特爾當天發佈了公司的全方位戰略,即從數據中心到虛擬現實(VR)終端、無人機,將針對不同領域分別投放相適應的AI半導體。拉奧表示,“將對各種不同AI分別提出正確的工具方案”。儘管沒有明確指名,但這依然可以視為是向英偉達發出的挑戰書。

十年之前只有遊戲玩家才知道的英偉達圖形處理器(GPU),現在已經成為AI半導體的代表性產品。從數據中心到自動駕駛汽車都在得到廣泛的使用。

英偉達2017財年(截至2018年1月)的銷售額達到97億美元,約為英特爾的六分之一,除了與豐田汽車等大型車企合作外,4月份還與日本佳能醫療系統合作,在醫療領域也不斷擴大勢力範圍。

30年前英特爾就通過CPU將IBM等公司的專用半導體逐出市場,打造出個人電腦時代。但在IT終端的主角轉變成智能手機時,沒能及時採取行動,將主角的位置讓給了高通。

從汽車到家電、數據中心,AI正超越硬件的圍牆浸透到各個領域。而AI半導體的競爭已正式拉開序幕,出現這一局面的背景除需要處理龐大的數據外,還在於傳統的半導體性能提升已經接近極限。CPU性能的提升取決於半導體電路的集成度,但業界普遍認為,這一集成度以每2年2倍的速度發展的“摩爾定律”即將走到極限。

為搶佔AI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的霸主位置,全世界開展AI服務的IT巨頭們也紛紛參與半導體的開發。

5月上旬,谷歌發表了通過雲服務提供AI的專用處理器“TPU”的改進型號。對於英特爾和英偉達來說,提供雲服務的各大IT公司原本是顧客,但現在有可能成為潛在競爭對手。

中國企業也在行動。除阿里巴巴集團宣佈進軍AI半導體外,通過比特幣“挖礦”的芯片而積累了財富的中國企業也開始加入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