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爲何火遍朋友圈?

文:木子

近日,江蘇豐縣中學在給教室裝空調。怕影響學習,空調安裝工只能在晚自習後施工。凌晨,工人又渴又累,就喝了教室裡的飲料。走時在桌上留下一張紙條和10塊錢。“咱不能白喝人家東西,做人得有底線。”

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為何火遍朋友圈?

一張紙條,短短的十幾個字,豐縣的這個空調安裝工身體力行,對“底線”進行了最恰確的詮釋。他的話迅速火遍朋友圈。

毋庸諱言,在這個“底線”頻頻失守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漸漸蒙上了隔膜,哪怕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都會考驗著你和我……

由此,我想起了電影牧馬人中的主人公李秀芝所說的一句話,錢,只有自己賺的,花的才舒心,不屬於我的,哪怕一分,我也不要。

雖然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她質樸的表達,卻成了世上最美的語言。

這裡,我也想通過自己所見所聞的一些小事,來闡述我的觀點。

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為何火遍朋友圈?

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情況,我都會6點半之前起來鍛鍊,每次走在社區中心花園石階旁,就會發現有對老年夫妻已經在擺攤賣早點了。夫妻是江蘇豐縣人,兩人都66歲,大伯炸油條,大媽在一旁磨豆漿,舉手投足中,看得出,很恩愛也很默契。

有一天早上,因運動量較大,感覺特別口渴,於是我停下來,在他們的攤位前買了一杯豆漿,現磨的豆漿香濃可口,感覺和家裡自做的味道不太一樣。帶著好奇,忍不住向那大伯打聽,才曉得他們要提前一天泡豆,並在裡面參了核桃、芝麻、黑豆等,這真是一杯“名副其實”的五穀雜糧豆漿啊。

我仔細觀察了木桶裡浸泡脹大了的豆子,發現黃豆是一瓣一瓣的,我一臉疑惑,“請問那豆子外面的皮為什麼給剝掉了?”大伯抬起頭,一臉的慈祥:“小夥子,我家老伴原先是單位裡的醫生,她說豆皮的尿酸高,會對一些人身體不好,我家自己打豆漿都是要泡好豆子剝了皮的。”

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為何火遍朋友圈?

大伯告訴我,他原先未退休前,在老家學校食堂工作,炸油條、捏包子是他的拿手絕活,孩子大學畢業後,留在了省城併成家立業,五年前的那年初夏,孩子把我們從老家接來了,給他們帶帶孩子、燒燒飯、料理下家務什麼的,現在孩子全託了,閒著沒事就想賣點早點來活動活動筋骨,每天“營業時間”從5點半開始,到八點結束,這也算是發揮餘熱吧,大伯笑著說。

一旁的大媽補充說:“我們炸油條的油都是從超市買的“正規油”,這樣吃起來會比較清香爽口,另外現磨的豆漿,自己喝要剝豆皮,給別人喝也要剝了這豆皮,做事情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做事要對得起良心”,多麼醉人的語言,多麼直白的回答,大媽平靜的一句話,對這個誠信幾近坍塌、底線幾近失守、虛假到處氾濫的社會來說,無疑是一聲響蟄的驚雷,我相信,很多人聽了大媽這句話,在捫心自問後,都會為自己的所行感到無地自容。在大伯大媽這裡,我能夠喝到既放心又充滿愛心的雜糧豆漿,真是上帝的恩典。

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為何火遍朋友圈?

那天,我特意多要了幾杯帶回去,讓妻子和孩子也嚐嚐,大媽滿面微笑地跟我說:“一天開始了,祝你平安喜樂,凡事順利!”

後來,因為公園重建,我再也沒有見到過那對和藹的老夫妻,但每每想起他們“良心”的豆漿和油條,心裡就有一股暖暖的感動在湧流著……。

昨日下午,和妻子一起去看望生病的親戚,在回來的路上,看到路邊這位賣水果的小販。首先,是他新奇的“廣告”吸引 我——少稱我是王八蛋,其次,是他樸實憨厚的長相給了足夠相信他的理由。

於是,我們把車子靠邊停下來。在他的一個框子裡,一個削好的桃子放在上面,我知道,那是讓買家品嚐的,妻子用小刀切了一點,嚐了嚐,感覺還不錯,於是我們讓他稱了五斤。

豐縣中學的這個空調維修師傅,寫的一張紙條為何火遍朋友圈?

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告訴妻子,以前聽別人說,路邊的小販都是八兩稱,甚至是六兩稱,看來,實在人還是有的。

在客廳,好事的妻子把家裡的彈簧稱拿出來,往上面一掛,我的媽呀,怎麼才三斤八兩啊!??

同樣是商販,卻展現在我面前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底線”的秉持,在這個社會,是何等的重要。

你心在哪,成就就在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此話不假。

無論時尚以何種方式演繹,無論社會以何種結果風化,無需信仰為據,無需輿論為憑,不害人,不損己,堅定信念,堅持自我,出汙泥而不染,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有“底線”的自己。

但願豐縣中學的這句話,每個人都能夠牢記在心——咱不能白喝人家東西,做人得有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