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Prosper平台帶給中國P2P網貸行業徵信體系的反思

P2P網貸行業的發展是基於互聯網的優勢佔據了民間貸款細分市場,但是在徵信問題上,並沒有運用發掘、利用互聯網優勢。而徵信問題對於網貸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眾多陌生的借款人,投資人依據什麼決定投資給哪位借款人,徵信是其中頗具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

美國Prosper平臺帶給中國P2P網貸行業徵信體系的反思

美國Prosper平臺帶給中國P2P網貸行業徵信體系的反思

在歐美髮達國家,商業徵信機構的體系完善、技術紮實,數據較為完整、真實、實用。P2P網貸平臺直接從商業徵信機構獲取借款申請人的信用數據,並根據平臺實際採取相應措施進行信用風險管理,一般不介入徵信業務。

在國內,徵信體系正處於大力建設階段,尚不完善,發展相對落後,目前,我國的徵信體系大致可分為國家級、電商級、互聯網金融企業級、社交金融級。

徵信體系中,一是以國家級的央行徵信為主導。2004年,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開始建設全國集中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覆蓋所有商業銀行與大部分農信社數據。央行徵信體系是國內最大的最權威的金融信息數據庫系統。目前,該體系未對P2P行業開放。網貸平臺無法獲得最權威的徵信數據。

二是市場化信用數據庫最完善的當屬電商級。2015年新年伊始,央行下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正式開啟個人徵信市場化閘門。以電商、社交為代表的消費信用數據開始作為第三方平臺徵信數據來源,主要有阿里巴巴集團創建的“芝麻信用”、騰訊公司建立的“騰訊信用”、平安集團旗下的前海徵信推出的“好信度”信用分,其他還有中誠信國際採用的國際評級技術、拉卡拉發起的考拉徵信等。

銀橋網創始人馮先生站在理財投資者的角度,針對P2P網貸行業徵信問題指出,推行系統查詢提升平臺審核能力和效率,一方面要健全徵信體系的建設、社會徵信和公共徵信系統共同發展,發揮市場作用從而降低平臺與第三方徵信系統合作的成本,才能從根本上促成平臺落實系統查詢,同時也推動整個產業結構的健康發展。在此基礎之上,形成配套徵信規範監管行業操作,從而達到提升平臺審核能力的根本目的。

另一方面,引入信用評級制度。以美國Prosper平臺為例,其不但依託外部健全的徵信體統,平臺自身也建立了信用評級制度,將信用等級分為7等,貸款利率與信用等級掛鉤,不僅量化了信用風險,也建立了平臺自身的信用數據庫。這種操作方式值得我們借鑑,建立平臺信用評級制度對於抵禦信用風險的價值不言而喻。將引用評級制度納入行業操作規範中,敦促網貸平臺形成自身的信用數據庫並量化信用風險,對後續運營來說是事半功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