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什麼是人性?原始的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惡的?人慾是否就是罪惡?這都是中西哲學上的大問題,也是人類思想史上幾千年的懸案。

儒家學說中的人性善惡觀

中國哲學史上關於人性善惡的爭論,已經二千餘年,初由孟子特別提出的“性善”說,連帶批判告子論“性無善惡”的觀念,稍後又有荀子的“性惡”說,與性善的觀念恰恰相反,於是便成為思想界爭辯的論據。

佛學的傳入中國,談心說性,便成為哲學辯論的中心。

宋、明的儒者——理學家們,內在接受佛家、道家的思想,於是人性的善惡問題,也就成為理學論據的要義。大體說來,理學家們,大多都是秉承孟子的性善說,認為“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為惡,都是後天的習性所養成;後天的習性和人慾又有密切的關係,因此要反省克念,去盡人欲,使天理流行,才能恢復人性本來善良的面目。

孟子與告子的論辯

孟子提出“性善”論據的重點,認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便是人性本自良善的有力證明。

告子論據的重點,他認為“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告子的理論,是否正確,暫且擱置。但以孟子所提出告子的這些話看來,它與現代流行西方文化中的機械心理學,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荀子的性惡說

到了論爭末期,荀子直截了當地提出性惡的論據,恰恰與孟子的觀念,成為強烈的對照;但要注意孟子與荀子,都是歷來公認為戰國時代的大儒。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嚷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根據荀子這一節理論,它與西方文化中的唯物思想、經驗學派、機械論者似乎都有相同的觀點。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揚雄的善惡混雜說

再後,到了漢代,揚雄便提出人性的善惡混雜的觀念,如說:“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氣也者,所以適善惡之也與?”揚雄這一觀念,上半節等於是告子思想的變相。下半節引出氣和人性善惡的關係,又是孟子思想“志者,氣之帥也”的觀念。這真是道道地地的善惡混說,好像很有道理,嚴格推究起來,到底言無所宗。

王陽明的見地

進展而到明代,有了王陽明的學說,對於性的問題,倒下了明確的定義,有名的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性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但是,問題解決了沒有?不但沒有真正解決了問題,而且陽明先生四句教的本身,卻又產生了矛盾,他縱有晚年定論來補充,仍然有欠透徹。陽明先生既然肯定了性的體是無善無惡的,善惡只因意動而分,這便是第一重矛盾。試想這個能動的意,是否是由體上起用?如果意是由體上起用的,那麼,體中本來就應含藏有善惡的功能,何以說體是無善無惡的呢?如果說:意不是由體上起用,那麼,這意又從何而來?而且它與無善無惡之體對立,豈非是二元對立嗎?同時,能知善知惡的這一知,又是否便是體上的良知呢?這又是第二重矛盾。如果是的,確見這個“知體”或“體知”,本來就含藏有善惡的功能,何以說:體無善無惡呢??且有了一個意,又有了一個知,都是體上起用的功能,究竟是三元一體——“一氣化三清”,或是三元對立的呢?至於“為善去惡是格物”,那是行為倫理的道德修養原則,自然無可疑議。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希臘哲學對人性的知見

講到希臘哲學,當然不能不追溯蘇格拉底的思想。蘇氏的生平,正如中國的聖人孔子所說樣——“述而不作”。要想研究他的思想學說,必須要從他的高足弟子柏拉圖的《對話錄》中尋找他的線索。蘇氏雖未明確講述人性本來的善惡問題,但在《對話錄》中可看出他早期論述的部分思想,似亦主張“人性本善”,如“普羅太哥拉斯”篇中的記錄,蘇氏認為“

道德與智慧初無差別,而邪惡系由無知而來。”這應當是西方思想史上首次出現的“知德合”的見解。其次《對話錄》“曼諾”篇中,主要說明“知識由於記憶而來”。由此可見蘇氏認為人性自具有善的真知灼見,本來的真知應該為善,人之所以為惡者,由於沒有知識,致使判斷錯誤。這也便是西方哲學重視知識即道德之善行的主要源流。

至於柏拉圖的思想,對於人性的理論,雖有理、情、欲三分的論說,而且認為理性即為人性,它是靈魂中不朽不變的體質,情與欲,則可朽可壞。由此可見柏氏仍然繼承其師蘇格拉底的學說,認為人之理性本來是善的。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西方宗教文化的人性問題

此外,大家都知道,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不從宗教的經典“新舊約”開始研究,根本無法探討西方文化的淵源。《新約》姑且不論,在《舊約》的“創世紀”中,誰也知道神(耶和華)創造了天地以後,又按照他自己的形創造了人。但是,夏娃、亞當偷嚐了“伊甸園”中的禁果,如果人性本善,又如何會為不善?雖然它沒有提出人性本善本惡的專題,但由“創世紀”中敘述“伊甸園”的番旖旎風光,便已看出人性本善的主旨;如果人性不是本善的,即使修善作義人,也無法返還到原路,鑽進窄門,走回上帝的天堂了!由此看來,便可為它下結論:“可憐禁果偷嘗後,情慾由來最害人。”對嗎?講到這裡為止,人性究竟是善是惡的問題,還沒來得及作結論,更沒有提出中國文化中道家與佛家有關人性問題的要義,便又引出人慾或性慾是否是惡與罪的問題來了!

大乘佛學的原始人性本淨論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大乘佛學思想認為原始的人性,本來便是光明清靜,包容萬象萬類,極其圓滿,而與宇宙萬有共同體。當它在光明清靜的元始之初,既非有善,亦非有惡,所謂善惡,都是人為後天的觀點,不足以言先天的元始“本性”。如果勉強以善惡來論,應該稱之為“至善”的,或“純淨”的,方差可比擬。但極其圓滿的光明清淨的本然之性,由於明極而忽然緣起無明陰影,由此動則易亂,於是便生起天地宇宙與人類萬象了。從此由於無明的汙染人性,愈動愈亂,愈亂愈動,因而迷失它本來的清淨圓明,堅固地執著“我執”與“愛慾”,於是便形成分為段落的死生生死,而構成人世間永無休止的分段生命現象。基於此,所有大小乘佛學的基本精神,都是要求“人性”的自覺,破除由執為小我的後天“我執”,而返還到先天無餘大我的自性清淨。努力修正由“我執”、“愛慾”所起的種種錯誤心理和行為,滌除由惑亂心理所構成人世間的煩惱苦果。

佛學所有的經論即由此基點出發,因此它薄視物質,形器,世間的所有,發出眾生同體之慈悲心,呼召眾生超越形質,返還形而上的光明清淨,歸到非善無惡的圓滿自性之境界。例如著名而普遍流傳的《法華經》、《楞嚴經》、《楞伽經》等,均以此為中心。至於《華嚴經》卻以宇宙萬象本為體,融會形而上道與形而下的物質世間,指證自性的體用互通,而達於光明清淨的圓極。《般若經》等,便是直指智慧的自覺,而超證於形而上道的捷徑。而禪宗心法的證悟,也就是證此事,悟此理。

“人性人慾”到底是啥?這是我見過最詳盡的觀點!

欲非惡與惡之前驅

綜此以觀,原有與生命俱來的“欲”的問題,它究竟是惡或非惡呢?我們可以說:“欲”並非全是惡的。但“欲”很可能為惡的前驅,那是毫無疑問的。

《論語》中記載孔子所說的:“子欲仁,斯仁至矣。”那是以“欲”作為動詞的說法,也可以說:這是廣義的“欲”,所以佛“欲”度盡眾生,使之離苦得樂,此“欲”已經化除“私慾”與“愛慾”而成為偉大的願力。人們若能滌盪“私慾”、“愛慾”的胸襟,不被物慾所拘累,而善於變化“物慾”,為人類建立個莊嚴、美善的世界,則與釋迦慈悲度世的願力,孔子所謂“子欲仁,斯仁至矣。”的仁欲,並無二致。所以有人說:“欲非惡”。我想,應作如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