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的時代,運行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

萬物互聯的時代,運行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大數據成為了很多國家的戰略部署,而我國在十三五規劃中,也明確提出了:“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口號。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等世界主要的發達國家,都將大數據列入了國家發展的綱要,其中,美國,德國等國家對於數據安全的立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這些恐怖的數字背後,是這些公司對於大數據極強的把控能力。

以谷歌為例,谷歌月活突破10億的產品竟然高達7款:Gmail 、谷歌搜索、Chrome 瀏覽器、Google Play 應用商店、YouTube、安卓和谷歌地圖,這種令人恐怖的數據,支撐了谷歌高達6700億美金的市值,這一數字差不多是騰訊的一倍。而中國在10億以上月活的應用方面基本上沒有存在感。

萬物互聯的時代,運行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

正是因為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如此豐富的應用,使得谷歌對於使用者的“畫像”能力遠高於其他的平臺,這也是你搜索谷歌時會發現其廣告特別少,但推送的廣告點擊量卻特別高的原因,因為這些廣告都是根據你個人各個角度的用戶畫像精準推送的。

這解決了用戶不希望看到垃圾廣告,以及廣告主希望廣告點擊率和點擊量都能提升的願望。正是因為這些大數據,使得谷歌在2016年度的廣告收入高達794億美元,同期騰訊集團的收入為1519億人民幣,阿里巴巴則為1582億人民幣,這就是大數據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