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大家好!我是北大學生張栩。

親愛的學弟學妹們:

大家或許已經猜到了信件的內容,它有關於高考,有關於高三,有關於你們的夢想,當然還有那個不得不提及的大學。

我從來都學不會好好地鼓勵別人,可是又覺得不寫點什麼的話,似乎是種遺憾。這是我對自己的一份交代。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我們總習慣於事後再去假設,想著如果當初可以剋制自己的懶惰、多刷一些題,如果當初可以少打一場籃球、多看一本教材,如果當初可以靜得下心來認真整理一套筆記,或許就不是現在這樣的結局。

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當初啊!我們憧憬的大學不是我們所追求的,我們失望過,卻無能為力,我們只能“既來之則安之”。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我周圍的同學,他們之中有人在6月22號晚上看到成績之後用已經哭得沙啞的聲音接起我的電話;

他們之中有人在7月初從網頁上刷出自己被某所學校提前批錄取的消息,欣喜若狂;

他們之中有人在匆匆結束了自己的畢業旅行之後四處借教材借筆記,下了很大的決心去另一個城市復讀……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你呢?你希望做其中的哪一個?又或者,都不是?

你或許更喜歡看網上週立波的那段“你的青春被狗吃了麼”的激昂言論,你或許更喜歡看網上關於某省高考狀元從來不上課外補習班的報道,你或許看著班級後黑板上100多天的倒計時,還在默默安慰自己“沒事,高考還早”……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那些高考狀元或許比你少了那兩三個小時的課外補習,但他們比你多的,是高效的學習策略、良好的思考習慣,和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

你有沒有擔心過或許就是那句安慰性的“沒事,高考還早”,讓你略過你不想做的那道函數放縮,而你放棄的這道題,可能就是6月你哭都哭不回來的14分……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如果你沒有試過在算了5遍某道解析幾何,卻仍然算不出來的情況下逼著自己在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工工整整地寫上第6遍的演算步驟;如果你沒有試過,那你就沒有資格說“學不進去”——因為你連想要學進去的慾望都沒有。

如果你化學次次不及格,卻沒有試過把書認認真真看一遍又一遍,把不懂的哪怕一丁點問題寫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找老師解決;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如果你物理每每拖班平,卻沒有試過把自己不會的題型羅列出來,再在基本的作業練習之上給自己找10道類似的題反覆練習......

如果你沒有試過,那請你不要用“沒有天賦”當作逃避的理由——因為愛迪生在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那麼,既然你都還沒有付出那百分之九十九,又有什麼資格因為那百分之一的匱乏而放棄呢?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你想家麼?

或者你只是受不了在學校哪怕多呆一天?你受不了每天走進教室看到大家已經拿著金考卷或者真題在狂刷——那你就受得了回家過後看著爸媽為你忙這忙那,每每想問些關於學校關於學習的事情卻又害怕攪壞你的心情增加你的壓力而沉默不語麼?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你浮躁麼?

你只是翻開學校發的複習資料,看到因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而留下的大塊大塊的空白和一個軟弱無力的問號,卻沒有勇氣熬一個通宵把空著的部分補上,所以你厭煩地關上覆習資料,跟自己說“我很浮躁”。

你迷茫麼?

或者你只是覺得自己離當初許下的夢想越來越遠?你拿著一診的排名,按照老師教的算法計算著自己在全省的名次,再對照目標大學歷年調檔線的對應排名,驚訝地看到自己的差距

——然後呢?沒有然後。

你就這樣任由差距越來越大,你把時間奉獻給校園八卦的閒聊、把精力留給對夢想遙不可及的嗟嘆,可你從沒想過奔跑,奔跑起來,縮小那個差距,追逐你的大學夢想。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不要拿“以後還會見到類似的題型”來麻痺自己,因為你“暫且放過”的那一道題,很有可能就是你高考場上的5分;

不要拿“以後有的是時間”來安慰自己,因為你“放鬆休息”的週末,很有可能就會累積成你和對手之間永遠也追不回來的差距;

記住,總有你所達不到的極致,總有你爭取不來的完美,你所做的努力,從來不夠。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不要抱怨自己已經失去了做題的熱情,高三需要的,從來不是熱情,而是毅力。

不要讓心態問題佔據了你大量的精力,高考需要的,除了心態,還有實力。

不要在複習的時候擔心效率問題,你專注去做了之後,效率總會在某次考試中體現。

不要習慣於假設“如果當初”,要學會跟自己說“既然如此”和“那麼以後”。

不要被困境所阻撓,不要被障礙所絆倒,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否認最後有可能的成功,不要絕望。

——當你已經滑倒碗底的時候,往哪裡走都是向上。

不要去追問現在所做的一切的意義,朝佛之人是不問意義的,放棄追尋,就是最好的追尋。

最後,你一定要能問心無愧地走進考場前說:“You deserve it”。

北大學姐寫給高中生的一封信“別找藉口,請努力!”高一高二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