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最近中航飛機強度研究所傳來消息,C919大型客機首飛後,最重要的強度實驗,2.5g極限載荷靜力試驗圓滿成功,這是C919強度實驗最複雜難度最大的項目,對於推進大飛機研製意義非凡。

這實驗可以進一步充分驗證飛機的安全性,可靠性,多項創新實驗技術,對於進一步提升我國大飛機試驗能力和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大家不禁要問了,飛機都首飛了,才補做強度實驗,這是不是故意冒險,不負責任啊?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C919首飛了幾個月才做靜力試驗

嗯,問的有道理,不過要放心,中國的飛機設計師不是魯莽蠻幹之輩,飛機不做驗證,是絕對不放開亂飛的。

大家都知道,噴氣客戶設計規範就是,飛機最大承受2.5G的過載不開裂,不解體,過載撤銷後飛機結構恢復原樣,而不遺留永久形變,這就是設計的要求,這個要求考慮到最大空速極限緊急拉起的極端狀況,此時飛機機翼承受載荷正好是200噸,正好是飛機重量的2.5倍。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波音787,最“殘忍”機翼靜力試驗,機翼尖端翹起7.6米不斷裂

為了保證飛行安全,飛機需要做大量強度實驗,強度試驗主要包括靜強度、耐久性/損傷容限、振動、衝擊、聲學、熱強度、起落裝置強度、複合材料強度、力學性能表徵、氣候環境、結構/機構可靠性、發動機強度等多種試驗類型,每一項試驗都有重要意義,必須保證圓滿完成。而2.5g工況極限載荷靜力試驗就屬於上述強度試驗中的靜強度試驗,也是風險最大的一種。

有人就問了,才2.5倍,是不是太弱了,戰鬥機都9G,咋差距這麼大?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殲10戰鬥機可以做9G機動,這是戰鬥機,要和敵人殊死搏鬥,所以過載必須高

回答是:用不著,設計成9G,飛機就太重,載客量載貨量幾乎要減少70%,非常不經濟,不適用,即使設計成功了,也沒有幾個旅客可以承受這種高強載荷。

為何首飛不做完靜力試驗?

原因很簡單,首飛時候,科目比較簡單,都是很小動作,起飛和小坡度盤旋,載荷不大,到了試飛不斷深入,需要考驗飛機的重載極端條件性能,就需要考驗飛機的最大極限了,這就是2.5G靜力試驗的意義。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C919和波音787一樣機翼高高翹起,飛機有50%的強度餘量,保證安全

問題就來了,這個試驗完成之後,是不是飛機就可以隨便飛,任意飛了?

嗯,這個可以這麼說,但是試驗還沒有完全結束,這個是百米短跑衝刺,剩下還有一個客機強度“馬拉松”-這就是所謂的疲勞強度實驗。

疲勞實驗就特別難了,要求飛機結構模擬長達幾萬小時飛行過程,機體結構保持完整,機翼要反覆拉起放下,而且機身也要反覆充氣,保持,洩氣,如此重複幾萬次,非常的繁瑣,就是在這樣的“殘酷”考驗中,我們旅客才能放心的乘坐,安全的出行。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這就是A350的機翼強度試驗,反覆模擬飛行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載荷,看著是不是很嚇人?

200噸壓在C919機翼上,尖端高高翹起3米,飛機安然無恙!

除了機翼的疲勞實驗反覆撕扯外,機身的高壓充氣考驗也很麻煩,不能洩露太大,也不能機身爆裂

就是這麼多“慘無機道”的試驗,才讓現代航空旅行變得安全可靠,感謝飛機設計師,感謝航空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