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寂寞沙洲冷」的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蘇軾被貶黃州後,無處居住,只得暫時寓居定慧院,在這期間他寫了一首著名的詞《卜算子》: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原來“寂寞沙洲冷”的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蘇軾初貶黃州時,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他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然而他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所以人們一般認為,作者在這首詞中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然而有意思的是,關於這首詞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淒涼的故事: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於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原來“寂寞沙洲冷”的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據說蘇軾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翻牆而去。這種情形正應了詞上闋所寫的內容:“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由此說來,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

根據後來的故事看,蘇軾沒有想著和那女子結一段塵緣,而是幫她物色了王郎之子,結果使她鬱郁而亡。這個女子好像是為蘇軾而存在,在蘇軾離開惠州後,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軾回到惠州,只見黃土一堆,心中的悲傷可想而知。於是,就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見,此首詞的下闋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原來“寂寞沙洲冷”的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按照《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中的序來看,這千古名詞的背後還擁有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呢。

然而我們明白的是,蘇軾為什麼不接納那個女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