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蘇尼爾·蘭巴上將近日公開表示,中國海軍近年來在印度洋的常態化活動,加劇印方對中國軍隊在該海域實際意圖的擔心。下一步,印度海軍將對印度洋中的中國海軍艦艇實施24小時監控。

蘇尼爾·蘭巴強調,印度海軍將部署一支由5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對印度洋海域實施24小時監控,密切關注“域外海軍力量的部署模式和週期”,重點提高海上運行能力和對印度洋的影響力。

50艘戰艦組成的艦隊24小時監控在印度洋上的中國海軍?對於印度海軍而言恐怕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我們先來數數印度海軍的裝備情況,再看看他們能不能勝任這個艱鉅的任務吧。

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印度從俄國租借的寶貝疙瘩

印度海軍目前裝備有核潛艇2艘,分別是自造的戰略核潛艇和租借的攻擊型核潛艇。這種壓箱底的寶貝拿來幹盯梢的活兒並不合適,或許俄國人的阿庫拉II可以勝任這個任務。不過想要盯梢裝備了新型聲吶系統的054到底是掌握對方行蹤重要呢,還是讓對手熟悉自己的聲紋更重要呢?

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隨著目標速度的提升,潛艇的戰果直線下降。古今同理

核潛艇不合適,那麼常規潛艇應該是可以的。畢竟印度引進的“基洛級”常規潛艇中國海軍也有,大家相差不大。或者德制209艇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至於那艘自建的魷魚級麼,只有一艘還是在旁邊看著吧。潛艇使用有個問題:常規潛艇的極限衝刺速度也就20節左右,而且只能維持兩個小時就沒電了,跟蹤下低速民船還算勉強,面對遍航速30節的水面艦艇麼,大概只能祈禱不被追著扔深水炸彈了。

看來想盯梢中國艦隊,還是得上水面艦艇才行。

印軍現在服役的水面艦艇包括1艘航母、1艘兩棲艦、11艘驅逐艦、13艘護衛艦、22艘輕護、19艘巡邏艦、15艘登陸艦,以及其他軍輔船。從中抽調出50艘來是沒問題的。不過抽調出來之後,印度海軍主力也就所剩無幾了,其他任務大概只能指望盟友來執行了。於是“印度人的印度洋”就要拱手讓給美軍第五艦隊了。印奸吧?這一定是印奸才能想出來的法子!

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美軍:聽說印度人忙不過來了?那這片海域就是我的了

然既然印度海軍決定以幾乎傾巢而出的姿態來盯梢中國軍艦,我們也就好好配合以下,看看他們會怎麼使用這50艘艦艇好了。

一般而言,戰艦的部署週期由任務、航渡、維護和訓練幾個部分組成。以美軍的艦隊部署週期為例,能隨時保持可供部署狀態的戰艦是2艘航母和27艘驅逐艦,這是建立在美軍擁有10艘航母和62艘驅逐艦以及遍佈全球的海外基地做支撐的基礎之上才完成的。

不過美軍這種高強度的部署也有很嚴重的隱患:人員嚴重疲勞,前沿部署艦艇累死累活,後方艦艇輕鬆逍遙。直接導致了去年接二連三的撞船事故。

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人員不足,疲勞駕駛,就是這樣子的啦

印度海軍想要以50艘艦艇完成整個任務,同時還要進行人員訓練保持常規戰鬥力的話,最樂觀的估計也只能達到美軍比例的一半。也就是10艘驅護艦艇保持盯梢和往返航渡,20艘艦艇進行訓練待機,20艘艦艇維護保養。

中國在印度洋上通常保持6~7艘戰艦和2艘潛艇左右的兵力。由10艘艦艇進行一對一24小時盯梢的話應該正好。

當然,解決了數量問題,質量問題也很重要。中國目前遠航印度洋的艦艇主要是新一代的054護衛艦和052驅逐艦家族,普遍擁有現代化的防空和反潛能力,而且艦齡短正當年,無論是武器還是主機性能都處於巔峰狀態。

用50艘艦盯梢中國!印度海軍最高指揮官莫非是個奸細?

加爾各答級雖然亂了點差了點,好歹是個“盾艦”

反觀印度,現代化主力艦艇總共就那麼些:3艘加爾各答級驅逐艦、3艘施瓦克級護衛艦就算挺新挺不錯的了。其他都是上個時代的老傢伙,艦艇的狀態能不能跟上開足馬力的中國艦艇編隊都是問題。(印軍艦艇的維護水平參見你根本想不到印軍是怎麼開船的!美軍軍官在印軍艦上交流5天后大開眼界)

這樣一比結果就很好玩了,按照部署週期來算。印軍能保持盯梢狀態的新戰艦很可能只有一艘,其他幾個都是老船。面對中國海軍由新銳艦艇組成的編隊,誰嚇唬誰還不一定呢。

對水面艦艇的跟蹤和定位有的是方便的手段(參見昨天的4架B-1b團滅中國閱兵艦隊?漫談反艦作戰)。而這位印度海軍最高指揮拿出的點子居然是最危險而且最麻煩的艦艇盯梢,恐怕暴露了些什麼東西:衛星是沒指望的,飛機恐怕也是沒指望的,只能水面艦艇莽一波了?看來印度的戰略情報體系和三軍聯合指揮體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