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打疫苗,有哪些常識必須了解?

一、關於疫苗,很多家長分不清:一類疫苗、二類疫苗、計劃內疫苗、計劃外疫苗、自費疫苗、免費疫苗。

一類疫苗又稱計劃內疫苗,是政府免費提供的疫苗。我國免費接種的大概有十幾種:乙型肝炎、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甲型肝炎。

二類疫苗又稱計劃外疫苗,是自費並且自願接種的疫苗。比如:五聯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但這些在發達國家列入計劃內疫苗。

其中,乙肝、甲肝、乙腦和脊灰疫苗同時屬於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家長可自行選擇。

二、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哪個更安全?

1、減毒活疫苗:將病毒致病力減弱後利用這種弱病毒輕微感染人體而產生免疫力,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水痘、輪狀病毒、乙腦、脊灰減毒活疫苗等疫苗。

2、滅活疫苗:將病毒大量繁殖後滅活及分解做成的疫苗,比如甲肝滅活疫苗、乙腦滅活疫苗、流感裂解疫苗等。

經國家批准上市的疫苗,不論是“減毒”還是“滅活”都是嚴格檢測、安全有效的,家長、孩子不用擔心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若非要強行比較,滅活疫苗比減毒疫苗安全係數略高一些,畢竟“減毒”,而不是“無毒”。

三、聯合疫苗可信嗎?

聯合疫苗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病原的抗原,按特定比例混合製成的可以預防多種疾病的疫苗;也是疫苗的發展趨勢。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使用聯合疫苗,我們常用的聯合疫苗有3種。

國內常用的聯合疫苗:

百白破聯合疫苗: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

滅活脊髓灰質炎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以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導致的疾病。

其中,前兩個是一類疫苗,後一個是二類疫苗,五聯疫苗,按照程序需要接種12次,使用五聯疫苗只需接種4次,降低了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家長也不用總是往返接種門診,同時減少扎針之苦。

四、常見自費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桿菌混合疫苗(Hib疫苗)

B型流感嗜血桿菌一般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引發的腦膜炎、肺炎。推薦2月齡-5歲以下兒童儘早接種。

2、7價肺炎球菌疫苗、23價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肺炎,通過呼吸道傳播;2歲以下的孩子是易感人群。

7價肺炎疫苗推薦接種人群為3月齡-5歲的孩子。

23價肺炎疫苗屬於多糖疫苗,多糖疫苗不能刺激2歲以下嬰幼兒產生保護性抗體,因此,只能在2歲以上兒童人群接種。

3、流感疫苗

很多人認為沒有必要打流感疫苗。流感和感冒不同,它的症狀要比普通感冒嚴重多了,再加上寶寶免疫力較低,很容易被感染。但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不同,流感疫苗要根據流感病毒株的變化進行調整,每年接種能夠預防當年流行毒株的流感疫苗,才能更有效地預防流感。

每年9月份到來年1月份,是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季節。0-36月齡的寶寶建議接種兒童型,3週歲以上的寶寶建議接種成人型。

4、輪狀病毒疫苗

輪狀病毒會導致寶寶嚴重腹瀉,並伴有嘔吐、發燒的症狀,且發病季節主要集中在秋冬季,不好照顧。

每年的10-12月是秋季腹瀉的高峰期,因此,2月齡-3歲的寶寶最好從8月份開始輪狀病毒疫苗接種。雖然不能100%保證疾病的發生,但是接種後若發生輪狀病毒,症狀會比沒有接種的輕,疾病帶來的危害會比較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