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山的祕密?僅僅是帝王的封禪之地嗎?並非那麼簡單

泰山自古以來就是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嶽、泰嶽,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亙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天下第一山的秘密?僅僅是帝王的封禪之地嗎?並非那麼簡單

泰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天下名山無數,歷代帝王和芸芸眾生何以獨尊 東嶽泰山呢?這還要從 開天闢地的盤古說起。

傳說,上古時期,世界初成混沌初開,天地剛分,有一個叫 盤古的人生長在天地之間, 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就這樣頂天立地生活著。經過了漫長的一萬八千年,天極高,地極厚, 盤古也長得極高,他呼吸的氣化作了風,他呼吸的聲音化作了雷鳴,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閃出道道藍光,這就是閃電,他高興時天空就變得豔陽晴和,他生氣時天空就變得陰雨連綿。後來盤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後終於溘然長逝。剎那間巨人倒地,他的頭變成了 東嶽,腹變成了 中嶽,左臂變成了 南嶽,右臂變成了 北嶽,兩腳變成了 西嶽,眼睛變成了日月,毛髮變成了草木,脂膏變成了江河。因為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世界,後人尊其為人類的祖先,而他的頭部變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稱為至高無上的"天下 第一山",成了五嶽之首。

天下第一山的秘密?僅僅是帝王的封禪之地嗎?並非那麼簡單

而另外的傳說是泰山神主管生與死的神權歷史,可上溯至先秦時期。據顧炎武《考古錄》雲,泰山自週末便有了神仙的傳說。春秋戰國出現陰陽學、五行學之後,泰山就成為陰陽交替、萬物發育的地方了。東漢時,由於道教的產生,社會上隨之出現了“泰山治 鬼說”, 泰山神便掌管了天下生殺大權,古帝王降禪之壇,一變而為閻王殿。唐代學者顏師古注《 漢書》中“上親禪高裡”之句說:“此’高’字應為高下之高,二死人之裡;高裡山在泰山前麓,是鬼魄之地。”晉代幹寶《 搜神記》、 張華《 博物志》均言泰山掌管生死,書中還有不少託夢做陰間泰山官職而應驗的故事。晉 陸機的《 泰山吟》頌道:“泰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極周以遠,層雲鬱冥冥。 梁父亦有館,蒿里亦有亭。幽岑延萬鬼,神房集百靈。長吟泰山側,慷慨激 楚聲。”

明朝小說家許仲琳在所編《 封神演義》中,讓 姜子牙封周朝武將 黃飛虎任東嶽大帝之職:“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

天下第一山的秘密?僅僅是帝王的封禪之地嗎?並非那麼簡單

泰山民間傳說故事經歷代口耳相傳,流傳範圍大,內容不斷豐富,既有原始記錄較完美的故事,又有同一母題的異文與“綜合整理”的故事、還有同一題目又各自獨立的故事和講述者各具特色的故事,充分顯示了泰山傳說故事具有無限的生命力。

由此可見泰山並非只有13代帝皇的封禪之地和秀麗的風景,還有無數的傳說。

歡迎到評論區留言,如果你也喜歡,點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