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盈利空間還有哪些?

蔣佐升本報記者趙宇恆

“今年價格漲了些,我們這裡的油菜籽收購價在3.3元/斤左右,好一些的能賣到3.5元/斤。”湖南辰溪縣油菜全產業鏈信息員朱小懷介紹。事實上,從油菜主產區的情況來看,今年油菜籽收購價格普遍高開高走,較去年有所上漲。

儘管價格上有了起色,但受生產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響,當前油菜種植盈利空間有限,農戶種植油菜的積極性受到了影響。隨著國產菜籽油消費需求逐年增加,油菜產業有望進一步做大做強。作為產業融合最有條件的農作物之一,油菜的產業化發展之路已經在各地的探索之中逐漸清晰。

商品化率有待提高

“市場上一些主體預測今年油菜產量會有明顯減少。”河南省級分析師李娜介紹,這與農業農村部油料全產業鏈分析團隊的調研結果出入較大,“要想對油菜產業的發展有一個更準確的判斷,產量上的數據要更加精準。”

“數據來源的不同會影響到對產量判斷的準確性。”朱小懷認為,由於一些油菜主產區的菜籽油都用於自銷,如果市場主體只考慮來自規模加工廠方面的反饋,確實會對整體產量造成“誤判”。此外,花用、薹用等他用油菜依然會收穫一部分菜籽,也會影響初期市場對產量的判斷。

“很多加工廠去農戶那兒蹲點收都不一定收得到菜籽。”來自湖南衡陽縣的信息員唐倩解釋,當地油菜籽加工小作坊分佈很廣,有些地方每村都有,部分村甚至還不止一家。相比加工廠,農戶更願意將菜籽賣給既種植又加工的新型經營主體。據初步調查,在洞庭湖油菜主產區油菜籽自產自榨自銷率達到了80%左右,其他地區油菜籽自產自榨自銷率可能更高。這些小作坊與油菜籽加工企業爭原料,導致部分油菜籽加工企業開工不足。

“農戶的油菜籽不賣給別人,自己都榨油吃了,有些不夠的還需要從周邊省購入。”朱小懷說,由於對鄰里親友的信任,現在本地消費者還是更願意選擇通過親友購買小作坊榨的油,“小作坊自產的菜籽油能賣到12元/斤,而油廠加工的油可能只有8.5元/斤。”

“油菜籽市場仍然缺乏活力。”江西省級分析師王長松說,由於當地缺少優質油菜籽,需從周邊省份購入,增加了運輸成本,進一步抬高加工成本,也是規模加工廠難以為繼的原因之一。

“國產菜籽加工可以借鑑進口菜籽加工的經驗,利用好期貨市場,提高菜籽壓榨集團化程度,平衡加工企業的成本。”李娜說。

另闢蹊徑加強多元化開發

“油菜市場仍然存在‘市場風險大,利潤看運氣’的問題。”江蘇省級分析師陸建珍認為,要解決這一問題,應拓展油菜產業多元化開發,發展花用油菜、肥用油菜、薹用油菜等產業。

“今年我們縣種了58萬畝油菜,有2%左右都採了油菜薹。”湖南南縣的信息員鄒自峰介紹,油菜菜薹口感好、食味佳、營養高、效益優,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路徑。“今年元旦到春節之間,有些菜商以每畝800元左右的價格打包收購整片油菜地採摘油菜薹入市,農民種植油菜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收了菜薹之後,油菜籽大概會減產15%左右,對產量影響還是挺大的。不過產值上是單純生產菜籽的2倍。”湖南漢壽縣信息員戴清明說,採摘菜薹的種植區主要集中在靠近常德市的城郊和以蔬菜生產為主的產區。“菜薹一斤賣2~3元左右,平均每畝可以收入500~600元,大大增加了油菜種植的綜合效益。”

湖南油菜花海,資源豐富,各地每年都要舉辦各具特色的油菜花節,在發展鄉村旅遊、促進三產融合和農民增收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油菜花一開,都是很好的旅遊資源。”唐倩介紹,據不完全統計,衡陽縣在今年油菜花節期間,各鄉鎮接待賞花遊客60.5萬人次,休閒農業收入突破5000萬元。

“油用油菜的花期較為集中,對發展休閒農業有不利因素。”鄒自峰說,南縣政府專為旅遊打造“羅文花海”和“廠窖花海”,人為錯開花期,可以讓更多遊客觀賞到油菜花海。“這會對菜籽產量略有影響,不過播種面積不大,大概佔總面積的2%左右。這對提高農民收益的作用更加顯著。”

“優質菜籽品種的價格會好一些。”戴清明說,目前市場對高油酸油菜和高含油油菜需求較多,每斤價格也會比一般油菜高出0.3~0.5元左右,提升油菜品質,同樣是當地油菜產業進一步提升的方向之一。

品牌輻射圈要擴大

“現在油菜籽自產自榨自銷自消的多,缺少品牌。”朱小懷認為,當前,知名菜籽油品牌較少,菜籽油的價值沒有在價格中得以完全體現。此外,由於油菜品種多,缺乏統一標準,受生產加工的區域性因素影響,品牌也大多具有區域性。

“可以說菜籽油品牌現在處於‘戰國時代’。”四川省級分析師林方龍介紹,自2015年臨儲政策取消以來,受庫存和進口的雙重夾擊,菜籽油行業發展受阻,四川卻“風景獨好”,打出“濃香小榨”牌,糧油企業反而集體加速擴容增能。

“隨著川菜逐漸被更多消費者所喜愛,‘川油’的消費市場佔有率也在持續擴大。”林方龍說,目前,川內70%以上用油是濃香菜油,“川油”佔據全國菜油市場約30%左右份額並逐年遞增。“目前,《濃香型菜籽油行業標準》立項等工作也在加緊推進,四川油菜產業聯盟也在組建當中,不久的將來,川產濃香菜籽油將成為油菜行業的標杆、四川的‘白金名片’。”

“國產菜籽油企業要擴大輻射圈,提高品牌競爭力。”湖北省油菜辦公室主任蔡俊松認為,除了油菜籽加工業要做好品牌建設工作外,在旅遊油菜開發上,也要鼓勵各地用好山水資源,推進農旅結合,打造油菜花節品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