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邱瓊是中國廚師界少有的女將,她有純正的法餐功底,以完全不輸男性的實力成為上海五星酒店裡唯一的女性行政總廚。

生活裡的邱瓊很愛曇花,而她本人,更像百合,骨子裡是恬靜細膩,綻放時朝氣蓬勃。

當年Food&Wine評選BEST50中國頂級名廚,邱瓊是其中唯一一位女性,其實力可見一斑。

這也是她被稱為上海灘廚界“一姐”的原因。

邱瓊

Jacqueline Qiu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上海西餐女王

上海灘廚界“一姐”

上海安達仕酒店行政總廚

中國博古斯烹飪大賽評委

最具影響力女主廚

1994年由Westin頒發的年度最具獨特風格獎;1997年由Westin頒發傑出個人表現獎;2003年由Jean Georges頒發的年度最佳員工獎;2008年曾獲得有上海柏悅酒店頒發的月度最佳經理獎;2009年曾榮獲由上海美食協會頒發的上海傑出廚師獎。

為了學排球,她毅然走進了廚房

初中畢業,邱瓊作為學校定向培養的西廚學生留校,跟著紅房子、白天鵝一類上海老牌西餐館裡的師傅,練就了一身漂亮的基本功。

“當時我是學校排球隊的,臨近畢業老師希望我留校,說有一個西餐烹飪的科目,留校便可繼續學排球,而我當時也看好日後烹飪行業的發展,就留校學烹飪了,”邱瓊笑著回憶道,“結果,我們成了第一批學西餐的人。”

1985年,邱瓊開始學習法餐烹飪。在選擇方向時,女同學們紛紛挑了冷盤、西點,只有她,撩起袖子和男同學們一樣,“上灶頭燒熱菜”。

也許很多人會說“女人不適合做廚師”,但是邱瓊會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只要敢做敢說,女人也可以做廚師,並且做的不比男人差!”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1988年,上海誕生了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希爾頓。作為烹飪定向專業的畢業生,邱瓊順利進入其他大學生打破頭也要進的希爾頓,正式開始她的烹飪生涯。

當時的廚師長是瑞士人,而邱瓊因為英文好、敢說敢做,平日裡就擔當了與廚師長溝通、分配任務的翻譯一角。

“老外做主廚,會有更多機會跟你交流,這時候大家都會聽你翻譯,我只是一個溝通者,但是慢慢大家都喜歡聽我的,同時我也是個活躍的人。所以慢慢的,在廚房,我就做到比較高的職位。”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而她又因懂得廚房鉅細,被委任以“設計菜單、廚房溝通”等額外工作,從老大拼命學習烹飪和管理技能…

在希爾頓,她一呆就是十三年,離開時,已經成了帶領200人團隊的後廚“一姐”了。

後來,邱瓊又輾轉喜來登、和平飯店、威斯汀酒店等上海知名大酒店,又去到知名西餐廳Park Hyatt Shanghai和外灘三號的米其林三星餐廳Jean Georges擔任廚師長,然後加入上海安達仕酒店擔任行政總廚……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女大廚在這個行業更多是優勢”

廚師行業的男女比例非常不平衡,邱瓊認為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還是在於女性本身。

“中餐這塊確實對體力要求比較高,西餐的話還好。從我入這行開始,我對廚師的概念就是要上爐灶燒菜。這麼多年下來我自己覺得沒什麼,但是大家會覺得女孩子就是要做甜品。其實女chef(主廚)在行業裡還是蠻多的,只不過她們選的工作重心可能會有一些不同。”

當被問及女性進入後廚覺得是否辛苦時,邱瓊總會說:“我其實一直很要強,在這個行業從沒覺得苦啊,因為一切都很新鮮,一直能學到不同的東西。”

“好奇心還沒填滿,哪裡來的辛苦呢?”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不笑的邱瓊會給人不怒自威的感覺,坐在椅子上,背挺得筆直,有如一位霸道女總裁。“我一般就是這樣,習慣了挺著坐。”在日常工作中的邱瓊就是這樣形象,要求嚴格、一絲不苟,被手下尊稱“一姐”,威嚴絲毫不遜於其他男主廚。

而在日常生活裡,她卻很樂於跟後輩們打成一片,因此又被稱為“花姨”——笑靨如花的美廚娘。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在後廚裡,女性其實更多的是優勢。他們會覺得你是大姐姐,生活中更親切一些,他們會更願意跟我溝通。這樣團隊協作才會好起來。”

一路走來,從女排球員到女廚師,從女廚師到女行政總廚,帶著年少時敬仰的“女排”精神,邱瓊披荊斬棘,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只要努力學習,女性也能在廚師界闖出一片天。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大董的意境菜,值得借鑑

邱瓊是學正統的法餐Fine Dining出身,但同樣重視中餐。“我們還是在中國,外國人來這裡,肯定還是要嚐嚐我們中國菜。所以說,現在中餐是趨勢,說到這兒,又要說到大董。”

在邱瓊眼中,大董是一個成功將中餐帶到一個新層次併發揚光大的案例,很值得借鑑。“中餐在口味上不輸,就是在擺盤、餐具上,缺少一種意境,”邱瓊解釋道,“拿來主義沒有錯的,重要的是在參考的同時,注重食材的搭配,還要有自己的創新。”

△大董:中國廚師缺的不是刀功、火候,而是見識。(點擊圖片回顧)

“做廚師就是要不停地去思考,幸運的是,海派文化給了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邱瓊以一道上海醉蝦為例,“例如根據餐飲相關條例規定,老上海的醉蝦是生的,不能在酒店賣,我們要想保留這些原汁原味的本幫菜就又要動腦筋了,醉蝦該怎麼做呢,我們從日本的刺身中找到了答案,於是基於牡丹蝦之上的上海醉蝦新鮮出爐了。”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追求爆款可以,但不能忘了根本”

現在的餐廳比比皆是,廚師也是一抓一大把。而邱瓊認為一家優秀的餐廳,應該有70%或者80%大家都會覺得不錯的菜,且裡面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

而現在越來越多經媒體包裝出來的“爆款”餐廳,對此她並不十分買賬。在邱瓊看來,廚師可以製作爆款菜,但不能忘了根,不能本末倒置,因為經典菜很重要。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海派火焰桂花雞

邱瓊一直堅持創新是基於味道基礎的延展,創新要有意義,而失去根,創新也就失去意義了。

“創造一道菜真的是要靠很長的時間,才能讓大家習慣那個味道。雖然一個餐廳還是會追求一些創意,一些噱頭,但是可能你回過頭來還是會覺得以前那些菜好吃。就算是一個很奢華高端的餐館,那也是一個暫時性的,人還是會追求自己喜歡的。”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參加烹飪比賽,要和日常一樣體現專業性

“參加烹飪比賽,是你從業多年來的一個總結”,邱瓊表示,比賽並非脫離了日常工作,而是要和日常一樣,時刻體現出專業性。

就像選手調配醬汁或醃製食物時,沒有一個固定標準,只是按照經驗調整。但在邱瓊的理解中,國外比賽中的很多選手都會用到量杯、量勺,有著固定的配方,用很精準的態度去做菜,這樣才能保持菜品的穩定性。這種習慣也是廚師開始從事這一行時,需要養成的習慣。

專業性的另一個層面,便是對食材的認知,新上市的當季食材,適應餐廳的原料等,需要一定見識與視野。廚師們對食材亦要有敬畏之心,像選擇黃瓜時,要選擇長度適合的,而非過長的,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浪費,這些都是對廚師最基本的要求。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如果想要參加世界烹飪大賽,需要注意什麼?

從2011年擔任評委至今,邱瓊見證了無數國家選手從中國走向世界,對此她感到十分驕傲與欣慰。同時她也建議,中國選手無論在比賽中還是工作中,都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選手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在比賽中,就不需要刻意的去規範自己的動作,不然選手在有時間限制的比賽裡,一些不好的習慣就會表現出來,這是年輕選手最基本具備的要求。”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同時,邱瓊表示,中國選手要注重綜合素質,在平時工作上要注重基本功,不能敷衍了事。

例如,創新要建立對食物的充份瞭解上,才可以去創新。“每樣菜品的組合,都是有一定的道理在裡面的,如果你隨便搭配一樣東西,菜品在口味上是不能達到平衡的,因為很多菜好吃與不好吃,就在於味覺的體驗。”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邱瓊以先燜、煲,然後低溫蒸的料理手法,烹製出一道姜橘鮑魚肥鵝肝,特別加入的瑤柱汁,讓所有食客口舌留香,多層鮮美讓味覺得到更大延展。

雖然已經攀到中國廚師界的頂峰,邱瓊也有著如小女生一般的夢想,開一間咖啡館。“小小的,旁邊賣賣花,店裡就賣簡單的三明治,書堆在那邊,就這樣就可以了。”

上海灘廚界“一姐”邱瓊:女人做廚師,不比男人差!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