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的「電競賦能」和虎牙的「亡羊補牢」

當前的遊戲市場以及遊戲直播市場,電競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話題。6月14日企鵝智酷聯合騰訊電競與《電子競技》雜誌發佈《2018年中國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

2018年中國電競用戶數將過3億,市場規模約84.8億元。

電競給予了遊戲直播行業無盡的想象空間,脫身於秀場直播、終於搭上電競快車的虎牙,自上市後市值翻3倍之多;最初就紮根於電競、聚集一大群世界頂級電競冠軍入駐的鬥魚,還未上市就已經躋身科技部獨角獸企業名單,在電競的上下游資源都展開了全面佈局,一個可技術可娛樂化的中國第一電競社區初見雛形。

鬥魚的“電競賦能”和虎牙的“亡羊補牢”

近期的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上,虎牙CEO董榮傑和鬥魚CEO陳少傑分別根據自己的特點對中國兩大遊戲直播平臺的發展方向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在電競上游資源還不夠豐富的虎牙,需要繼續深耕遊戲直播;集中了遊戲直播市場頂級電競內容資源的鬥魚,開始把視線放在“全民”二字上,推動電競往覆蓋面更廣的泛娛樂方向發展。

鬥魚的電競賦能

騰訊電競與中國文化娛樂行業協會2018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暨騰訊電競年度發佈峰會上,鬥魚CEO陳少傑表示:娛樂化是電競產業發展的趨勢,鬥魚將繼續堅持“直播+”戰略,探索電競與娛樂化的結合,降低電競本身的競技化屬性,提高娛樂化將會是“全民電競”的另外一種發展形勢。

這一觀點,揭示了當前電競產業發展的新趨勢:MOBA類競技遊戲從《魔獸爭霸》到《英雄聯盟》,再到現在當下最火的《王者榮耀》,FPS遊戲從CS到《穿越火線》再到大熱的“吃雞”題材,雖然部分電競金字塔頂尖選手還在堅持最初的電競,但是電競總體的方向卻是一步步向全民和娛樂化方向發展,門檻愈加降低。

在已經集合了Dota、《魔獸爭霸》、LOL、DNF、CSGO的80%的世界冠軍級別選手:th000、xiao8、infi、PIS、820、yyf、謝彬DD等電競上古巨神後,鬥魚得到了九成暴雪、MOBA遊戲玩家的認可和入駐。他們成為鬥魚最優質和活躍的用戶群體,並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長尾效應:在魚樂盛典上力壓馮提莫、陳一發,為YYF拿下第二名。

鬥魚的“電競賦能”和虎牙的“亡羊補牢”

在電競上游主播內容資源和用戶都穩定且形成可觀量級的前提下,陳少傑把目光放到了更加龐大的泛娛樂電競用戶群體。而這一觀點,卻被部分有心媒體曲解成了:“泛娛樂確實為鬥魚帶來了實在的用戶活躍和主播知名度,但卻似乎已經偏離的遊戲直播的本質”,殊不知,陳少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出身dotaer的他,熱愛電子競技,希望將電子競技推向更廣闊的人群。而對於經歷過《魔獸爭霸》從巔峰到沉寂的陳少傑,比任何人都清楚“高門檻”這種東西對於新用戶加入的困難,他想用一種更簡單的方式擴大電競泛群體——促進電競參與到全民娛樂甚至社交中,於是發力電競短視頻增加電競在整體遊戲玩家面前的表現。

這些泛群體中必然會有一部分在體驗過偏娛樂化的電競遊戲後會尋求更高體驗的高門檻電競,最終促進電競整體從影響力到玩家數量都形成一個良性用戶結構。這是鬥魚作為一個遊戲直播平臺,為電競產業發展保駕護航的全新賦能。

事實上,從鬥魚剛建立起,就不斷在支持和鼓勵電競俱樂部幫助電競產業早日形成完整生態,2014年贊助國內頂級電子競技俱樂部OMG、WE、皇族、EDG、LGD,與ig達成合作,走在了所有直播平臺的前面,如今陳少傑的觀點依舊領先了所有直播平臺。

虎牙的亡羊補牢

因為自身在電競上游優質內容上佈局較晚,且以流量為導向,虎牙從一開始,在電競的道路上就落後於鬥魚。因而董榮傑表示,要深耕遊戲直播。相較於鬥魚聚集了Dota、LOL、《魔獸爭霸》、CSGO的頂級主播,虎牙的力氣放在了“吃雞”和《王者榮耀》這種門檻更低的泛電競上,導致平臺競技性其實不是特別強。

虎牙這批以低齡化和娛樂化為主的主播和用戶,最大的特點就是存在極大的不穩定性,因為本身競技性沒有經典端遊競技那樣的廣度和深度,人員流動快,導致虎牙招股書中不得不提到,重大風險還包括未來不再能夠持續吸引和留住最有才華的主播人群。

“目前的用戶基數和粘性、流媒體內容的質量、對於平臺的成功至關重要,而這都與主播的參與度和表現緊密相關”。然而在培養優秀電競主播、發覺優質電競文化內容、構建屬於自己的用戶壁壘以應對鬥魚已經齊備的電競文化社區,虎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不惜引入一批“問題”主播博眼球換流量。

鬥魚的“電競賦能”和虎牙的“亡羊補牢”

數據來源,直播觀察:吃雞遊戲開播數上超越鬥魚的虎牙,在觀看人氣上卻遠遠落後於鬥魚,平臺粉太少沒有原生平臺流量,且沒有造星能力是硬傷

董榮傑所提出的,電競與體育運動一樣,天生就有走出國門與世界強手競爭的訴求和基因,遺憾的是,Twitch和海外競技市場所欣賞和鼓勵的幾款真正的強競技性遊戲:《魔獸爭霸》、《星際爭霸》、DOTA2、CSGO……在虎牙直播上從來沒有得到重視過。“吃雞”類遊戲幫助虎牙打了個“翻身仗”,也極大地限定了虎牙的“泛娛樂”屬性。

自2018年上半年以來,可以看的出來虎牙在努力“亡羊補牢”,包括花整整一個季度的營收挖走鬥魚的3大LOL二線主播:青蛙、李政、炫神,以及一部分三四線“吃雞”、王者主播,並指使主播們回踩鬥魚欠薪。且看得出來,挖走的主播依然集中在LOL、《王者榮耀》和“吃雞”的流量遊戲板塊。

不過鬥魚真正的中國電競靈魂主播們卻一個未動,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玩遊戲的環境,登上過世界級別的舞臺,不太在意半真半假的“10倍工資”。

作為一個綜合性遊戲直播平臺,以電競為未來方向,鬥魚在真正去做電競的事,卻被競爭對手強行貼上“點歌臺”的標籤,僅有Miss、韋神、uzi三個拿得出手的主播,太過集中《王者榮耀》和“吃雞”遊戲,就號稱自己是“遊戲臺”,不知道鬥魚的幾十位低調的FPS、MOBA、RTS等強競技性遊戲的世界電競冠軍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