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羅曼·羅蘭說:“人能在一生之中取得成功,必定只有一個源頭,而這個源頭唯有自信。”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很大程度上來說,孩子的自信與大人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很多父母說出一些打擊、摧毀孩子自信的話,比如:

你看某某多懂事多聽話,你如果有他一半我就知足了;

你看你成天和某某在一起玩卻學不到人家半點聰明勁兒;

你看某某,又在競賽中得獎了,你呢?

父母的攀比,很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對他們的成長不利,父母是孩子至親至愛的人,如果父母都不懂得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那孩子的信心從何而來呢?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四歲才會說話,七歲才會識字,老師曾給愛因斯坦的媽媽說,您的孩子反應遲鈍,不合群,滿腦袋不切實際的幻想。

有一次,母親帶他到郊外遊玩,別的親友家的孩子,一個個活蹦亂跳。他們有的爬山,有的游泳,唯獨愛因斯坦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河邊凝視湖面。

然而愛因斯坦的母親卻十分自信地對他們講:“愛因斯坦沒有任何毛病,你們不瞭解,他那不是發呆,而是在沉思,在想問題。我相信,他將來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學教授。”

愛因斯坦能夠成為與牛頓、伽利略並駕齊驅的偉大的物理學家,與他母親的欣賞鼓勵是分不開的。

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因為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據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來給自己定位。

如果孩子平時聽到的都是訓斥、挑剔、責備甚至挖苦,一個小小的過錯就被家長抓住不放沒完沒了地進行批評,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產生自卑心理,要麼不敢憧憬美好的未來,要麼就跌在谷底一蹶不振。

相反,如果他經常被表揚,他的心裡就充滿了自豪和自信。有了自信就有了無限未來,沒有什麼溝溝坎坎能嚇到他。

人生的路很長,父母與兒女註定漸行漸遠,終有一天我們要目送他們去遠方,獨自經歷風風雨雨。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要讓他心智成熟、人格健康、三觀向上,讓遇到挫折時不氣餒,遇到失敗時不墮落,始終相信自己,相信只要努力,未來就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