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筆試內容有很多相同點。

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1.戰國末年《學記》: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專著【教學相長、尊師重道、啟發誘導、藏息相輔、豫時孫摩、長善救失、學不躐等】

2.孔子:《論語》、世界上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教學原則【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學思行相結合、溫故知新、“仁、禮”】

3.孟子:“性善論”;教育目的在於“明人倫”;“內發論”→關注“生長”

4.荀子:“性惡論”;教育作用是“化性起偽”;強調尊師、“外鑠論”→關注“學習”、“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

5.墨翟:“兼愛”“非攻”;人性素絲說;親知、聞知、說知,重視“說知”、量力性行為

6.朱熹:神話起源說、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7.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8.陶行知:”生活教育論”【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9.廖世承:1924我國編寫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

10.凱洛夫:1939《教育學》,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教師中心論

11.楊賢江:1930《新教育大綱》,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

12.(古希臘)蘇格拉底 :諷刺→定義→助產術(產婆術);問答法

13.柏拉圖:《理想國》,國家主義教育思想,培養統治者

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14.亞里士多德:百科書式的哲學家;《政治學》;“教育遵循自然”,全面發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15.(古羅馬)昆體良:《雄辯術原理》(《論演說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學法論著、班級授課制思想萌芽;

16.培根:近代實驗科學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歸納法

17.誇美紐斯:1632《大教學論》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標誌,“泛智”教育、教育適應自然、學制系統、班級授課制(清末)、教學原則、直觀性原則;“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優越的職業”;

18.(德)康德:《康德論教育》;最早在大學開設講座;“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

19.(英)洛克:《教育漫話》;白板說;紳士教育論

20.(瑞)裴斯泰洛齊:《林哈德與葛篤德》;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人、“小學各科教學法奠基人”個體本位論

21.盧梭:《愛彌兒》、“性善論”、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學生中心論

22.(德)赫爾巴特:“現代教育學之父”、1806《普通教育學》標誌規範教育學的建立、“教育性教學”四階段論【明瞭、聯合、系統、方法】;舊三中心論【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我想不到任何無教育的教學”即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

23.(法)利托爾諾、(英)沛西·能:生物起源說

24.霍爾:“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

25.(美)孟祿:心理起源說;《教育史教科書》→心理成熟說

26.高爾頓:遺傳決定論的“鼻祖”

27.(美)杜威:1916《民主主義與教育》;活動課程代表人物;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教育無目的論,從做中學,五步探究教學法,新三中心論【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實用主義教育學;學生中心論;設計教學法

28.巴班斯基:教學過程最優化

29.(美)華生:環境決定論“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不管他們的祖先狀況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們培養成從領袖到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教育萬能論;行為主義心理學1913《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30.(法)保羅·朗格朗:終身教育之父、1970《終身教育引論》

31.(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和諧教育思想

32.(美)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

33.(美)博比特:1918《課程》,標誌課程作為專門研究領域的誕生,教育史上第一本課程理論專著;“活動分析法”

34.羅傑斯: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即學生中心模式;人本主義心理學;來訪者中心療法

35.(蘇)馬卡連柯:平行教育原則;“儘量多的要求一個人,也儘可能尊敬一個人”尊敬信任、嚴格要求學生

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36.彼得·麥克費爾:體諒模式

37.拉斯、哈明、西蒙:價值澄清模式

38.埃拉斯莫斯:提出“班級”一詞

39.德魯克:班級目標管理

40.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學》,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著作

41.傑克遜:1968《班級生活》→隱性課程

42.(美)巴格萊:要素主義課程理論

43.赫欽斯:永恆主義課程理論

44.布拉梅爾德:社會中心課程理論(社會改造主義課程理論)

45.多爾:後現代主義課程理論

46.(美)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課程編制四個問題;目標模式【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可操作性】;“課程評價之父”;1949年《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確定目標是最為關鍵一步

47.(英)斯騰豪斯:過程模式:鼓勵發展學生個性,教師是核心人物

48.(美)斯克裡文: 目的遊離評價模式、批評目標評價模式

49.(美)斯塔弗爾比姆:CIPP評價模式,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成果評價

斯太克:CSE評價模式,需要評定、方案計劃、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受到好評,被認為的最全面最有效的

50.(英)貝爾、蘭喀斯特製:貝爾—蘭喀斯特製導生制;教師→年齡較大學生→年幼學生

51.(美)柏克赫斯特:道爾頓制;教材→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才能

52.(美)勞伊德•特朗普:特朗普制→綜合教學

53.(英)斯賓塞:生活本位論;《教育論》;《什麼知識最有價值》西方最早出現“課程”一詞;實質教育論

54.(美)克伯屈:改進並推廣設計教學法

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55.第斯多惠:一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56.烏申斯基:“複習是學習之母”、鞏固性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循序漸進原則、《人是教育的對象》

57.(美)布魯納:《教育過程》“結構教學論”;發現法;結構主義課程理論;結構教學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知─發現學習理論【實質:主動形成認知結構,學習即獲得、轉化、評價】

58.(蘇聯)贊科夫:教學發展理論;《教育與發展》、五條教學原則,使一般學生得到一般發展

59.(德)瓦·根舍因:範例方式教學理論,有助於學生理解規律和原理

60.內發論:孟子、弗洛伊德、威爾遜、高爾頓、格塞爾、霍爾

61.外鑠論:荀子、洛克、華生

62.個人本位論:孟子、盧梭、裴斯泰洛齊、福祿貝爾 、赫欽斯、奈勒、馬斯洛

63.社會本位論:柏拉圖、赫爾巴特、涂爾幹、孔德、巴格萊

64.生活本位論:斯賓塞

65.教師中心論:赫爾巴特、凱洛夫

66.兒童中心論:盧梭、杜威

67.形式教育論(智力):洛克、裴斯泰洛奇

72點,n個人物,考證、考教師都要過來看!

68.實質教育論(知識):赫爾巴特、斯賓塞

69.教育萬能論:(英)洛克、(德)康德、(美)華生、(法)愛爾維修

70.實驗教育學:(德)梅伊曼、拉伊,(法)比納,(美)霍爾、桑代克《實驗教育學》

71.文化教育學:(德)狄爾泰、斯普蘭格、利特

72.實用主義教育學:(美)杜威、克伯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