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結婚是什麼?

”結婚就是兩個相愛的人組成家庭,一起生活。”

“那相愛指什麼?”

“這裡的,愛,指愛情。”

“那愛情又是什麼?”

“……”

記得,這是去年繪畫興趣圈裡,大家一時興起讓孩子給喜歡的老師畫“女朋友”和“結婚主題”的繪畫時,晚熟的孩子問的我一堆關於結婚、女朋友、愛、婚禮等之類的問題。什麼都好解釋,唯獨問到“愛是什麼”時,我啞口了,該用什麼語言描述向一個六歲多的孩子來描述愛呢?講述愛的文字不計其數,然而我仍然覺得跟一個孩子怎麼講述都不合適。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婚禮》 6歲 彭覺懿

這次,我嘗試著用繪本《埃菲爾夫人》裡的句子來描述,真正愛的人在一起的生活:

他們長久幸福地生活著,

凝視彼此的雙眼,那裡面倒映著,

旋轉木馬上的孩子,

灑滿陽光的屋頂,

以及蜿蜒的塞納河。

當我給孩子念起這段文字時,孩子眼神充滿嚮往,還感嘆:他們好幸福。大概幸福的愛情是難以描述,卻是可以用心感受的。

孩子轉頭重新翻起了繪本《埃菲爾夫人》,目光常常會停留下來然後思索一會,或許他開始慢慢理解真正的“愛”到底是什麼。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01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傳說

故事是這樣的:埃菲爾是個幸福的工程師,他年輕、才華橫溢,又沉浸於愛河裡。起初他們幸福在一起,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凱蒂患上重病。為了他美麗的妻子凱蒂,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建造一條能讓他們在雲中漫步的通道……當鐵塔建成的時刻,凱蒂奇蹟般地康復了……

這裡的埃菲爾,就是設計建造世界聞名的巴黎埃菲爾鐵塔的法國著名建築大師亞歷山大•居斯塔夫•埃菲爾。埃菲爾與瑪麗(Marie Gaudelet)結婚十五年,有五個孩子,瑪麗因肺炎去世後,埃菲爾沒有再婚。這個故事,是以法國文學作家艾麗斯•布里埃-阿凱以埃菲爾的故事為原型創作了《埃菲爾夫人》,講述了工程師埃菲爾為了完成病重妻子凱蒂的願望——建造一條能讓他們在雲中漫步的道路,設計並建造了埃菲爾鐵塔,最後抱著病重的妻子登上了埃菲爾鐵塔的故事。

故事裡的語言彷彿有著奇妙的魔力,美得像一首詩。文字如音符一樣叮咚有韻律的流出,展現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描述這埃菲爾與妻子之間動人的情:

埃菲爾心中的她是這樣的:

她的名字叫凱蒂,是個熱愛生命的女孩。

大地、海洋、天空,

她想要認識一切。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他們總是形影不離:

乘輪船、搭火車,

他們的雙手總是緊握著。

走遍世界各地,

有好多好多地方要去啊!

即使她將要離去,他也要盡力挽留:

他雙臂緊擁著開題,

踩著華爾茲的舞步,

在巴黎的街道穿梭前進。

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我們永遠都在一起:

或許他們還在那兒,誰知道呢?

因為太陽落山的時候,

又是我們似乎可以在鐵塔的第三層,看見他們甜蜜的影子。

“愛”就是如此流淌在字裡行間,深情而專注,浪漫又詩意。裡面有著攜手同行的美好,共對困難的堅持,以及不離不棄的真摯,更有永結同心的永恆……這都是屬於愛的語言,然而卻有不僅僅止於這些,以外的,都在每一個人不同的詮釋裡,不同的感悟中。

再問:愛是什麼?

孩子說,愛就是真心對一個人好,去努力實現她的心願。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02

最獨特的線條,勾勒最美的童話

好的故事,就是讓每一個讀者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感悟。

當好的故事,配以驚豔的畫面時,那種“直抒胸臆”的暢快,簡直讓人內心的情緒噴薄。在拿到這本繪本時,未讀這個故事之前,我們首先被吸引是就是畫面。

需要何等畫筆,才能匹配一個如此詩意美好的愛情童話?不得不說,繪者西勒的表達絕對是“巧妙絕倫”。他以埃菲爾鐵塔的金屬質地,配以愛的柔情溫暖,用嚴格的黑白配色,以蜘蛛網般密密麻麻錯綜複雜卻又嚴謹規律的線條,弱化了城市建築的水泥森林的浮躁,而相對內斂而寧靜,得以大面積的線條陳述了故事背景與氛圍,人物則兩腮少許淺玫瑰紅的表現而跳出畫面,如點睛之筆,讓畫面生動起來。整本書大部分都是以大開頁的大圖,視覺衝擊力非常強,讓人不由自主地搜尋故事與人物的細節。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當兩人沉入愛河,一切都充滿希望時。畫面粉紅的熱氣球,帶著兩人周遊世界時,鳥所代表的天空、魚所地表的海洋,城市所代表的大地,讓畫面充滿的生活氣息。

當埃菲爾夫人在生病時無數醫生都無計可施時,畫面整整一頁都是醫生的腦袋,各種髮型各種申請,用筆簡簡單單,“每個腦袋都像個燈泡”(孩子說),卻能看見每個人的表情和心理——這可不是一般的繪畫功力。

畫面裡,還隱藏著影視語言的表達方法:

埃菲爾夫人生病時,她一個人躺著,頭佔了近一頁的面積。她閉著眼睛,但臉上的淺紅猶在,但表情裡仍釋放著平靜與祥和,略帶著遺憾;而埃菲爾在畫面中非常的小,他輕撫著夫人的臉蛋,表情滲透著一絲惆悵。

這樣大小對比強烈的畫面,讓孩子也注意到了人物的變化。孩子問:埃菲爾為什麼畫那麼小?是在病痛面前,他覺得自己的力量太渺小? 或者是,夫人對他而言,是他的世界。

如果孩子問:愛是什麼?請給他講這樣一個故事

繪本的每個畫面極簡線條下的重複堆疊與細節更替,都在精準控制故事的節奏與故事走向。例如:除了在之前沉入愛河時,畫面充滿生活氣息之外,其餘的畫面,從未對埃塞爾夫婦以外的旁人有過落筆,直至最後一頁,埃菲爾鐵塔下他們甜蜜的影子時,再次出現了其他人的面孔,與天空中的飛鳥呼應,以示:他們最終幸福的生活。

他們真的最後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嗎?

孩子點點頭:他們的影子,就是他們的靈魂。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裡很幸福。

恩,真正的愛大概就是幸福的模樣。


  • 文/範恆杏(頭條認證自媒體、家庭美育推廣人、豆瓣親子專欄作者、品酒師。編著出版有《葡萄酒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