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47家網貸平台停業、跑路……快看看都有哪些?

7月份47家網貸平臺停業、跑路……快看看都有哪些?

最近,P2P行業不太平,爆雷事件層出不窮。7月份又有47家網貸平臺倒閉或失聯。 從上圖可以看到,在47家問題平臺中,共有10家平臺停業或跑路,佔問題平臺的近五分之一。

7月份47家網貸平臺停業、跑路……快看看都有哪些?

怎樣識別P2P平臺要跑路呢?

自己投的平臺平時要多多留心,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撤資,這才是明智的做法。

1.團隊異動頻繁

平臺法定代表人更換、高級管理層頻繁變動或者員工大規模跳槽,穩固的組織架構說明平臺經營穩健,而公司團隊頻繁“換血”,可能反映出平臺內部經營的問題。

2.項目異常

一種情況是,平臺投資新項目突然驟增,毫無節制,在即將面臨大規模提現時由於平臺盈利能力差而入不敷出,平臺此時大規模融資用以填補漏洞,這樣的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最終只能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跑路。

另一種情況是,本來平臺發標頻次不高,利率水平一般,卻突然短標不斷,利率極高進款金額利息高達20%、30%甚至40%。新P2P理財平臺依靠高收益的短期項目來吸引用戶,正是利用了人們膽小並且貪婪的心理,極有可能是老闆在跑路前想多撈一筆。

3.大戶相繼撤資

大戶一般資金大,消息靈通,往往對平臺內部經營情況更加了解,如果平時投資前幾名的大戶突然不投了,或者投資金額從幾百萬突降到幾十萬,投資者這時就要提高警惕了。

4.到期提現困難

提現比正常情況下拖拉了很多,除了銀行方面原因,如果官方不能給出合理的解釋,最好撤資。出現提現問題的平臺大多因為運營能力不足,一般很難翻身。

5.負面消息不斷

假如投資群裡、論壇上接連不斷地出現平臺負面消息,比如提現困難、無資金託管等,不能掉以輕心,負面信息對平臺主要的影響是擠兌危機,平臺聲譽關乎平臺的生存。

6.平臺老闆露面次數減少

平臺老闆跑路前會提前準備,減少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次數,以降低跑路後對自己的影響,因為平臺老闆經常出現在公眾場合或媒體上,說明平臺願意接受公眾監督。

7月份47家網貸平臺停業、跑路……快看看都有哪些?

7.網站打不開,電話打不通

到了這一步,平臺跑路基本上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上,要抓緊時間維護自己的權益。

8.人氣突變

人氣越高,說明平臺出借和借款的人越多。如果一個平臺的人氣突然下降得很厲害,成交筆數變少,用戶不活躍,那麼就要小心了。

9.待收額巨大

不靠譜平臺,例如自融或者借新還舊補窟窿,都會不斷地發新標,代收金額會持續攀升,

10.透明度低,信息造假

透明度指標根據平臺對外公開的信息評分得出,如果平臺的透明度變低或者信息存在造假,就要拉響警報了。

12.霸王條款

如果平臺本來對投資者熱臉相迎,但某天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一般是平臺出現問題了。

經濟規律告訴我們,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過高的收益必定伴隨著高風險,大家投資P2P平臺一定要實事求是。

7月份47家網貸平臺停業、跑路……快看看都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