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事件:與中美關稅戰無關——讓經濟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

中兴事件:与中美关税战无关——让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新聞事件:中興通訊復牌斷崖式暴跌!

舉世矚目的“中興通訊”於4月16日停牌、6月14日復牌。

停牌時的股價為31.20元。

還未開盤,即告跌停!各路基金不惜血本倉皇出逃,慌不擇路,開盤後,一字封死至收市。一天市值蒸發160億元!

“中興通訊”H股由於沒有跌停板限制,跌勢更加慘烈,開盤暴跌37.5%、收跌41.41%!

儘管我們已經預見到“中興通訊”的復牌將會是一場災難的開場,可我們真的沒想到,會跌得如此慘烈!儘管我們預見到有一場大風暴將至,可它的破壞力竟然如此強大,仍然讓我們震驚不已!

這是中國股市對“中興通訊”所面臨的處境最真實的解讀!

截至6月30日,“中興通訊”(000063)已經連續八個跌停板!股價已經跌到了13元!

可這還不是“中興通訊”的地板價,還會繼續朝下跌!會跌到哪兒?不知道!

中兴事件:与中美关税战无关——让经济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中興通訊”為什麼會跌得這麼慘?

讓我們得從“中興通訊”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達成《和解協議》中尋找答案。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問題是,“中興通訊”受到美國的制裁,是因為它觸犯了美國的法律。

“中興通訊”於4月16日停牌,6月14日復牌。

在這停擺的50多天中,“中興通訊” 這家擁有8萬員工的企業、中國IT企業的航空母艦,不僅沒有利潤可言,還在承受巨大的虧損。海外市場的項目統統停工,因此又需要支付大額的違約金,海外市場上建立的優勢也蕩然無存。

重新洗牌嗎?“中興通訊”已經沒有了競爭的底氣。

截至6月30日,最新的股價已經跌到了13.05元,不到停牌前價位的一半,中興通訊已經被腰斬!

讓我們仔細研究一下,“中興通訊”與BIS所達成的《替代的和解協議》。看看這個決定中興通訊的生死簿上面都說了些什麼?

6月12日晚間,中興通訊發佈公告稱,公司和全資子公司中興康訊已與BIS達成《替代的和解協議》。

根據“中興通訊”的公告,新協議由2018年6月8日起計,設10年“暫緩執行禁令的監察期”。

“中興通訊”將支付合計14億美元民事罰款(大致相當於中興2017年淨利潤的2倍),包括在BIS簽發2018年6月8日命令後60日內,一次性支付10億美元,以及在90日內,支付暫緩的額外的4億美元罰款。(監察期內若中興通訊遵守協議約定的監察條件和2018年6月8日命令,監察期屆滿後,4億美元罰款將被豁免支付。)

這個“罰金刑”很重嗎?

在BIS長長的罰單中,對“中興通訊”的處罰屬於很輕的。我們沒辦法說罪罰不當。

也許下面的處罰,才讓中興通訊感到很痛很痛:

“中興通訊”將在BIS簽發命令後30日內(這個過渡期的時間很短),更換公司和中興康訊的全部董事會成員。並解除公司和中興康訊的現任高級副總裁及以上所有的高層領導。

中興通訊的董事會即將在30天內全體辭職,並籌劃選舉繼任者。

這個消息在告訴我們:“中興通訊”已經腦死亡!

另外,中興通訊向中國銀行申請300億人民幣授信,同時向國開行申請60億美元的授信。

“中興通訊”已經將自己的家底兒耗光!

BIS在命令中說,“中興通訊”必須在30日內,自費聘任一名獨立特別合規協調員,協調員將負責協調、監察、評估和彙報中興通訊及其全球子公司或關聯企業在監察期內,遵守1979年《美國出口管理法案》《條例》《協議》和2018年6月8日《命令》的情況,並“平等”向“中興通訊”總裁和董事會、BIS彙報。

這條規定很可怕,美國將派遣一名“獨立特別合規協調員”,來監視“中興通訊”,“中興通訊”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的眼皮底下。

現在,“中興通訊”面臨著兩難選擇:如果中國對這家國企用國家財政來為“中興通訊”提供補貼,如果“中興通訊”繼續接受國家的補貼,美國就會去WTO告中國,把中國所有企業扯下水;如果“中興通訊”不接受國家的補貼,那麼“中興通訊”馬上就會消耗完最後的一點資源。

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中興通訊”的家底很厚嗎?“中興通訊”有自我造血的機能嗎?

讓我們來看看“中興通訊”的財務報表,10年創造的稅前淨利總計262.2億,處置股權帶來的投資收益為88.8億,各種退稅和國家補貼扣減營業外支出後的淨額為180.87億。這兩項收益加起來,已經超過了稅前淨利。

也就是說,中興的主營業務在這10年總體來說是虧損!

2017年,稅前利潤為67.19億,退稅淨額為30.19億,股權投資收益為25.4億,這兩項加起來佔比82.74%。這樣一算,中興主營業務帶來的利潤貢獻率連20%都達不到。

另外,《公告》還指出,公司將在BIS終止2018年4月15日《拒絕令》後,儘快恢復受2018年4月15日《拒絕令》影響的經營活動,全面評估2018年4月15日《拒絕令》和《協議》對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的影響,重新編制及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

“中興通訊”事件的深度思索

中興通訊事件深深地刺痛了中國,因此事所爆發的愛國熱情和冷戰思維,一浪高過一浪,群情激憤的評論,一波連著一波。在一輪信息爆炸之後,我們看清了中國體量巨大的IT業的軟肋。中國的IT業大而不強,認識到了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彌足珍貴。

可令人吃驚的是,很少有人對這件事情進行冷靜而清晰的、客觀而理性的解讀,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一點:中興通訊事件與中美關稅貿易戰沒有一點關係!

中國人對中興通訊事件至少存在三方面的誤讀:

誤讀一:認為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打出的一記重拳。

不對。貿易戰是以增加出口為目的,要在外貿交易中的對方國多購買本國的商品並減免關稅。而對中興通訊芯片禁售令恰恰相反,這是出口管制,是美國的法律對美國的出口進行的限制。並且其中的保護措施中絲毫沒有談及關稅,不是用關稅手段來限制進口,所以與中美貿易關稅摩擦無關。

必須認清這一點,這壓根兒就不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貿易戰,而且與國家利益沒有關係。

不要把對中興通訊禁售令與中美關稅摩擦聯繫起來,中興通訊事件與中美關稅摩擦完全是兩回事。中興通訊事件與關稅毫無關係。在中興通訊事件中,完全不涉及關稅。

為什麼要把這兩件毫無關係的事扯在一起呢?

誤讀二:認為這是美國對中國的敵對行為。

不對。這不是針對中國的,與國家間的關係壓根兒就扯不上,只是對一家公司違約違法進行處罰,不僅會處以罰金,還有可能追究這一案件中當事人的刑事責任,而受罰的公司都是受過警告的。

同是中國公司,比如“華為”,如果不違約違法就不會受罰,不會被追究。“華為”並沒有受到“中興通訊”案的牽連。

而世界各國包括美國自己的公司,每年都有因違反美國的《出口控制法》而受到懲罰。在對待中國的公司和美國的公司上沒有區別。通用電氣公司過去就被美國政府狠狠處罰過。美國政府網上有公佈今年的所有違法者,中興通訊只是名列其中的一個。而且這樣的處罰並不算重,在同樣的案件中,還有美國的公司受到比這處罰更重的。

誤讀三:認為中國技術不行,造不了國產芯片,所以才受制於人。

不對。日本、德國和韓國在芯片製造業上十分發達,不少特殊產品甚至超過美國,但仍然遵守美國的法律。沒有自行其是,也沒有陽奉陰違。

為什麼?因為他們在經營上遵紀守法,外國的企業在美國經營,必須尊重美國的法規。因為他們知道,違法違規會受到嚴厲的處罰。無論是誰,沒有例外,更不會法外開恩。

讓我們來看一看,美國為什麼要罰中興通訊。因為中興通訊違反了美國的《出口控制法》,向伊朗出口了某些在管制清單上的不該向它出口的產品。

那麼,美國為什麼不允許向伊朗出口這些產品?

因為伊朗曾公開揚言,伊朗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而以色列是聯合國接納並承認的合法國家,一個國家不可以對另一個國家發出這樣的戰爭威脅!

“中興通訊”到底錯在哪裡?

許多充斥網上的評論認為,“中興通訊”的敗筆在於隱瞞得不夠巧妙。他們說聘請的律師是位猶太人。

不對。“中興通訊”的敗筆在於不守信守法。

中國人講究誠實信用,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按照美國的法律,所有的認知都必須是從“無罪推定”開始,從“疑罪從無”結束,美國人通常對陌生人,一開始都是假定可以信任的,而不是假定不可信。

這就是美國人常說的所謂“giving sb the benefit of the dault”。

如果你喪失了信用,儘管你犯下了這樣的錯誤,但他們還會給你第二次機會。但如果你再一再二再三失信,那麼你的信用就垮掉了,再也不值得信任了。

一個人沒有信用很可怕,這樣的人會被人們稱之為“騙子”,可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信用就更可怕,如果一個社會信用體系坍塌,這個社會就一定會崩潰!我們誰都不願意看到這一天。

美國給了中興通訊兩次改正的機會,中興通訊兩次失信。中興通訊的信用是有汙點的,所以第二個處罰比第一次會重很多。

儘管中興通訊一案與中美之間的關稅貿易摩擦沒有關係,但畢竟關係到中國一家特大企業的生死存亡,關係到國家利益,關係到十多萬人的就業崗位,中國商務部仍然非常重視,並儘可能地從中斡旋,以便其得到妥善解決。

能夠讓特朗普在制裁“中興通訊”上,從此前口氣強硬得“七年禁售一天也不能少”,到得以鬆動,是建立在中美政府相互妥協的基礎上的。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國對中國鋼鋁製品下手之後,中國迅速作出反應,選擇農產品進行對美方的關稅反制,美國農產品期貨應聲全線大跌。

而此次協商後,中方同意進口更多美國農產品,取消對數十億美元美國農產品的進口關稅,放寬對美國農產品對非貿易限制措施。

這一措施能作為“中興通訊”案交換條件,一則是因為農產品是美對華出口的重要部分,二則事關美國中西部眾多農場主利益,而這些人是共和黨極為重要的票倉。時值美國中期選舉,穩住堅定的支持者,對共和黨和特朗普來說自然至關重要。

其實在這樣的妥協中,中方並沒有吃虧,因為美國的農產品價廉物美,是中國農產品市場所需要的,並能夠惠及中國的老百姓。

此外,美國芯片製造商“高通”的“恩智浦半導體收購案”,也成為“中興通訊”案的交換的對沖。事實上,早在美國製裁“中興通訊”的消息傳出之時,各方就曾判斷,“高通”會成為談判的重要籌碼。

一來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國,而“高通”有高達65%的收益與中國有關。二來作為“高通”成長戰略的併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的計劃,已在9個需獲批的國家和地區中得到了8個的批准,只等待中國商務部的批准。因此,中國的態度至關重要。

如果得不到中國商務部的批准,“高通”不僅要放棄這筆已經耗時18個月的交易,還需要向“恩智浦”半導體支付20億美元的解約費,這可不是個小數字。

據知情人士透露,若美方減緩對“中興通訊”制裁的分量,中方將立即重啟“高通”併購案審查。

事實上,5月14日,中國已重啟了對“高通”以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的反壟斷審核,而這一時間點與特朗普的發推時間相差無幾。

“中興通訊”沒有別的選擇

“中興通訊”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認錯認罰。中國人不可以為“中興通訊”喊冤叫屈,這與愛國熱情毫無關係。

美國罰了法國巴黎銀行89.7億美元,法國人認錯認罰;

美國因瑞士銀行拒絕提供美國人賬戶信息,罰了瑞士銀行30億美元,瑞士銀行認繳,還公開承諾不再對儲戶完全保密;

美國向大眾公司罰款240億美元,面對如此重罰,德國人認錯認罰;德國總理默克爾一句袒護的話都沒說。

歐盟罰了英特爾公司10.6億歐元,美國人認錯認罰,沒有誰喊冤叫屈。

2005年,美國以波音公司在出口波音737民用飛機時,在飛行儀表箱中的QRS-11迴轉儀內,違規使用了禁止出口的軍用級芯片,以及涉嫌賄賂國防部官員意圖贏得競標為理由,處罰波音公司6億多美元,美國人認錯認罰。

不是誰可不可以罰誰,關鍵是罰的是否有道理,我就納悶了,美國一視同仁的懲罰撒謊的“中興通訊”,怎麼就成了與中國為敵,抑制中國,陰謀阻礙中國崛起了呢?

我們不能支持“中興通訊”去對抗所在國的法律。

“中興通訊”,你的車在美國的公路上開,就得遵守美國的交通規則。否則,交警和罰單就會隨之而來!

不要對此一腔怨氣,你應該認真地研究和學習所在國的法律,並且嚴格地遵守所在國的法律,讓經濟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才能安全正點。

我們只能對“中興通訊”說:接受教訓,遵紀守法!

在結束本文的時候,筆者查對了“中興通訊”的所有動態新聞,“中興通訊”已不折不扣地認罰了。“中興通訊”的董事會所有成員已經集體辭職,新董事長已經重新任命,該交的罰金已全部交納。

這就好!

可不幸的是,美國國會並沒有接受特朗普的妥協建議,要求總統恢復執行對“中興通訊”的芯片拒售令。我們真不知道這件事情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可以肯定,對於“中興通訊”來說,將會有一段非常艱難的日子,這個時間痛苦而漫長,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但是冬天總會過去,奼紫嫣紅的春天也一定會到來!

祝福你,中興通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