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隨著一聲啼哭,這個讓你盼望已久的小傢伙終於來到你身邊了!喜悅之餘,往往摻雜著一大堆緊張糾結的事兒!寶寶出生後的這些問題,寶媽千萬不必過於緊張!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鄰居楊姐生了三胎,對於這個“計劃外”的小傢伙的來臨,一家人都格外歡喜,可高興之餘,實際問題卻來了,那就是原來楊姐生大寶和二寶的時候,孩子幾乎都是婆婆幫著帶大的,所以對於照顧小朋友這件事,讓楊姐焦慮到了極致!

接到楊姐的電話,我便火速趕往她家,推開房門,彷彿是夏天親臨火焰山的感覺!一股熱氣襲來,看到坐在床上餵奶的楊姐已經汗流浹背,見到我進門,楊姐像是看到救兵一樣,急忙向我詢問起來……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1、孩子穿多少合適?

新生寶寶出生後,媽媽摸著寶寶的手、腳冰涼,總會擔心寶寶著涼,因此會一層又一層的給寶寶穿衣服,而實際上,判斷寶寶冷暖的標準,並非依靠寶寶手腳的溫度,因為新生寶寶的末梢循環會相對我們成年人差一些,因此判斷寶寶冷暖的方法應該是摸寶寶的背部!厚厚的包裹寶寶會增加寶寶皮膚疾病的發生,例如溼疹、紅疹等。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2、室內溫度、溼度多少合適?

夏日天氣炎熱,新生兒不要包裹得太緊,寶寶吃奶或哭鬧時,應適當減少衣被,以不出汗為宜,室內溫度維持在26-28℃為宜,如果是開空調的話,建議寶媽將室內溫度調控比室外低3-5℃為宜。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3、寶寶的體溫正常是多少?

新生兒皮膚溫度維持在36-37℃的時候最正常。這個溫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證寶寶正常代謝。剛出生的寶寶體溫調節功能會較差,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未成熟,當環境溫度改變程度超過寶寶自身體溫調節能力的時候,就會造成寶寶體溫過低或者發熱。一般寶寶下午的體溫會比清晨稍高一些,如果要記錄寶寶體溫,可以選擇寶寶每天起床後、洗澡前或者傍晚等固定時段測量體溫。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4、孩子總是突然“一激靈”,是受到驚嚇了嗎?

寶媽們會發現有的時候,門響聲或者家人大聲的說話的時候,孩子都會突然的抖動一下,像是驚嚇一樣,甚至有的寶媽會擔心孩子生病。事實上,剛出生的小寶寶神經中樞發育尚未完善,因此當有聲響的時候,孩子會出現應激反應,隨著中樞神經的逐漸建立,外界環境的不斷刺激下,大腦皮層的結構和功能日趨完善,許多無條件反射逐漸消失,因此寶媽們可不必過於擔心,但是需要提醒寶媽們的是,如果寶寶持續頻發的肌緊張,媽媽們要引起重視,架勢帶寶寶就診檢查!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5、怎麼判斷寶寶吃到了足夠的母乳?

餵養寶寶的時候,有一個聲音會提醒媽媽寶寶正在有效的吸吮,那就是寶寶的吞嚥聲音,同時可以說明寶寶可以吃到足夠的乳汁,另外寶媽們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睡眠和大小便來判斷寶寶的入量是否足夠。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6、寶寶需要喂水嗎?

如果寶媽是純母乳餵養寶寶的話,是不需要額外增加水量的,母乳中的水分是可以供寶寶需要的,如果是配方奶粉餵養的話,兩次配方奶粉之間需要增加為水量,標準即為寶寶每公斤體重5-10ML,但是不能多於餵奶量。如果寶寶的小便少的話,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增加。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7、寶寶是有尿布好?還是尿不溼比較好?

相信這是很多寶媽都會遇到的問題,小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皮膚層較薄,為了避免寶寶紅屁屁的發生,我們可以選擇白天的時候給寶寶使用柔軟透氣性好的尿布,可以更好的保護寶寶的私處,夜晚相對睡眠時間會更重要,可以選擇尿不溼,每次餵奶的時候,可以及時更換,這樣交替使用尿布、尿不溼,可以更好地保護寶寶的小屁屁!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8、寶寶多久洗一次澡?

對於夏天出生的小寶寶來說,洗澡的頻率要根據天氣情況,如果天氣炎熱,可以每天洗澡兩次,時間放在中午天氣較熱的時候及睡前,這樣對於寶寶的吃奶和睡眠都是有幫助的,對於洗浴用品不需要每天使用,每週可使用1-2次即可!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9、寶寶肚臍洗澡的時候可以沾水嗎?

新生寶寶的肚臍一般7-10天會自行脫落,個別寶寶臍帶脫落時間會延長,每次寶寶洗澡的時候如果寶媽不放心可以使用護臍貼,洗澡後需要用75%的酒精消毒寶寶的肚臍,防止感染!

寶寶出生後的這9件事,寶媽千萬不必“大驚小怪”!

相信這些問題也一定是新手爸媽們比較糾結和難以判斷的問題,也歡迎寶媽們分享您在產下寶寶後遇到的新生兒護理難題都有哪些?

更多孕產、育兒知識,歡迎您關注“中優搖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