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你們可以成爲「別人家」的爸媽嗎?

爸媽:你們可以成為“別人家”的爸媽嗎?

無論什麼時候,家長總喜歡在我們耳邊說,你看看別人家的

孩子怎麼樣。

是啊,別人家的孩子什麼都優秀,那別人家的爸爸媽媽還優

秀呢。

先講三個微博上面的故事吧。

有一個媽媽陪著八歲的孩子完成了一份報紙,報紙全是媽媽

和孩子親手做的,寫的是整個寒假的生活。網友們紛紛說,

我也想有個這樣的媽媽。

還有一位媽媽曬出了自己給女兒包的書皮,每一本書上面都有多彩的圖案,簡直美翻了,精緻又不失優雅,美麗又不失大方。

還有一位媽媽為了19歲的兒子藝考,幾十的年紀,硬是學會了化妝。

這樣的媽媽給來一打。

爸爸說,你要好好學習,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都考到博士

學位了。

媽媽說,你要好好挑男朋友,你看看別人家的姑娘,找了一個有車有房還是工程師的男朋友。

爸爸說,你要好好找工作,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工資 都過萬了。

媽媽說,你要好好打扮,你看看別人家姑娘,穿著那麼有品位,得多少男孩子追求呢。

......

這樣的話大部分的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說過吧 ,彷彿我們無論做得有多優秀,都成為不了父母心中的樣子。

有時候,這樣的話語是一種鞭策,但我覺得更多的一種壓力。

我們已經做得夠好了,至少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標準,我們只想得到父母的認可,但卻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我爸經常跟我說要去考研考博,我聽得耳朵都起繭了。他說,你看別人家那個誰,現在讀了博士出來,工作幾萬了呢。

我說,比她工作低的難道就不活了嗎?也得活呀。

俗話說,人比人,壓死人。

比較著比較著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了。

生活如此美好,你卻用來攀比,哎,這樣不好,不好。

中國人的平均年齡是七十六歲,也就是兩萬七千七百四十天,算一算,也就兩萬多天人這一生就結束了啊。所以你確定要強迫自己做那些不喜歡的事嗎?

活著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進一步說,理想的很大程度是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

哪怕你拿著幾千塊的工資,你也可以活得很好。因為你將生活的重心放在了享受上面。你可以在別人加班熬夜為工作的時候窩在房間裡看劇。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需要顧及別人喜歡不喜歡。

你說,這才是生活。

生活,生活,生下來,活下去 。

我們總是在說人要怎樣才能實現生活的意義呢?愛情與喜歡是一回事嗎?有可能和壞人交朋友嗎?快樂的生活就是幸福嗎?白天可以看見星星嗎?情緒是個壞東西嗎?我需要為了生活討好別人嗎?為什麼別人可以掙那麼多錢?死亡是生命的終點線嗎?

人總是在問那麼多的問題,總是在帶著這些問題生活。

有的人,給他一個甜甜圈就以為擁有了全世界,而有的人,給了他全世界卻還是以為自己如塵埃。

生活是什麼呢?你問我,我也不知道,酸甜苦辣,唯有自己去品位。

成不了別人家的孩子,那就做最好的自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