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的中國社會

高考改革...............

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口號就一直被提及,而每年在高考臨近時出現的特殊高考生自殺事件發展到最高潮後,最終以不了了之結束。

給學生減負,這個口號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喊起。

可越減越“負”的現象始終如影隨形。

學校越減負,校外教育機構越火爆,家長的經濟負擔越重。

中國的教育系統似乎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各種專家學者都試圖想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打破這種循環,從而讓中國的教育從低質量的高等教育邁入高質量的高等教育中卻始終無法打破這個循環。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沒用的,中醫早就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可專家們卻不懂。

是真的不懂還是裝的不懂這就不得而知了。

教育不過是社會體系中的一部分,你單獨的對教育進行改革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最終決定教育價值的是社會。

不管說的多麼天花亂墜,沒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沒異議的存在。中國人的務實性格在這一點上尤為的明顯。

中國人很聰明,也很務實。

所以中國人很擅長利用最小的成本去獲得最大的利益。

在這個社會中所有的行為都是有成本的,沒有例外。

企業招聘時只招收名校畢業生就是最明顯的低成本招聘方案,因為他們不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對這個新成員進行考核,也不需要支付額外的培訓成本讓這個新成員符合企業的需求。

還沒發現麼?

這個社會已經是一個線性社會了,只要你在其中一環掉下就再也沒有可能重新爬起。

那些規勸著家長們高考不是全部的專家,就別在害人了。

作為決定線性社會最重要的一個“敲門磚”大學文憑的高考,當然就是人生的全部了。

喂,知道為什麼網紅現在成了孩子們以後畢業的職業優先選擇麼?

那是因為,只有這種新型的還沒有進入中國線性社會的職業,各種起點不同的人群才會有同樣翻盤的機會。(當然來錢快也是願意之一)

而在其他行業裡,沒有敲門磚你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