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水千山總是情

嶽南的《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和《離別》三部,作為首部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學術大師群體命運變遷的史詩鉅著,它集中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的命運起伏和學術追求。整部作品幾乎囊括了上個世紀人文科學領域所有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林徽因、葉企孫等。從《南渡》到《北歸》再到《離別》,嶽南著重將筆墨放在對知識分子群體性命運的多元描述和反覆追問上,尤其是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歷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都進行了創造性的全景式解讀,為我們客觀展示了知識分子蕩氣迴腸的生命和生存、人生和人性、文心和文化的恢宏史詩般畫卷。

文化並非只是一連串呆板僵硬的符號。文化人類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裡這樣闡釋“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講,是一複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餘秋雨先生認為文化就是“一種精神價值以及與此相呼應的生活方式,它的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南渡北歸》讓我們欣喜地看到,當一群心有抱負、行有擔當的學術大師如同群星一般照耀著黑暗中國時,原本抽象的文化立刻變得親切可愛。那些學術大師們,他們的高貴之處在於牢牢守護文化的根脈,任由外界發生多大改變,每個人都有一個學術座標,一顆愛國的美好心靈,他們無懼風雨,無問西東,一路向前,傳承美好。大師們用看似柔弱的雙肩,扛起延續中華民族文化火種的責任,這是無私無畏的偉大民族文化情懷。

歷史慷慨饋贈我們的,不只是掩卷後的沉思,也不只是咀嚼後的厚重,還有回味後的餘甘。《南渡北歸》在為我們儘可能翔實展現大師命運起伏的同時,也無意中提出一個課題:在社會發生劇烈變革的大環境下,學術大師該如何去面對和適應?文化本身又如何在複雜多變的環境和氛圍中蛻變生長?《南渡北歸》只是為我們截取了某個特定時空文化大師的命運與學術選擇,卻帶有普遍意義上的積極影響。大師們不僅在思索行進中磨練了健康軀體,更在動盪不安中錘鍊了頑強精神,最終使得每個人的有形軀體和無形精神,都與那個時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換言之,那個特殊的時代成就了這些大師,這些大師也反過來照亮了那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