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雖然高考已經結束,但高考志願報考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高考歷經了幾次大的改革,“考”的部分大同小異,但“報”的部分卻變得波詭雲譎,這就導致高考變成了一個“七分考,三分報”的系統工程,尤其是報考部分,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已經向著專業化的方向絕塵。

因此,在志願填報的關鍵時刻,“報”甚至比“考”還要重要,因為它基本上決定了你將來所從事的職業與人生走向。但是,非常可怕的是,這樣一個決定人生的抉擇,卻被很多考生與家長忽視了。

考生和家長在盤算如何將所考分數發揮到極致的同時,卻選擇性地無視所選專業與考生是否匹配,考生是否喜歡等因素,報考專業不僅決定著你大學學什麼,也決定著你未來的朋友圈,未來做什麼,能做成什麼。因此,不能讓考生在報考志願時,只考慮“志”,而無視“願”。

從某種程度說,高考志願的填報,就像蝴蝶煽動翅膀,這將決定考生未來面對的是疾風暴雨或者風和日麗。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填報專業的蝴蝶效應,影響你一生

《2017年應屆生就業報告》指出:“大學畢業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直接意味著能否實現‘學以致用’,甚至人生理想能否達成。”數據顯示,56.7%的應屆生表示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完全不對口,只有1/4的應屆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直接對口。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教育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領先的高考報考諮詢機構百年育才的創始人金泰雄老師。

金老師介紹說,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百年育才幫助很多迷茫的考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專業和學校,在高考志願報考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併成功在新三板掛牌。

金泰雄表示,填報專業是一個蝴蝶效應,你畢業後的命運,其實在你當年高考填志願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但很多學子由於閱歷不足,考慮問題不夠,在報志願時容易“跟風”或者追“熱門”,而忽視了自我興趣和職業規劃,會白白浪費許多年時光。

在專業選擇上,很多名人吃過這方面的苦頭,這裡給大家提供幾個案例。

雷東多法學專業而放棄世界盃,最終仍迴歸夢想

費爾南多·雷東多是阿根廷著名足球運動員。曾先後效力於阿根廷青年人隊、特內里費、皇家馬德里和AC米蘭。代表阿根廷參加了1992年法赫德國王杯(聯合會杯前身)、1993年美洲盃和1994年世界盃。

雷東多家族世代經商,是典型的中產階級。雷東多受父親的影響,自幼對足球產生興趣且球技很好。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雷東多16歲時候,糾結於當職業球員,還是經濟學家。同年雷東多成為職業球員,並於1985-86賽季亮相一線隊,入選阿根廷17歲以下國家隊,作為隊長出戰了17歲以下南美青少年錦標賽,並舉起了冠軍獎盃。從此,年輕的雷東多揚名世界。

1986年世界盃冠軍教頭比拉爾多為備戰四年後的意大利世界盃,將雷東多招入隊中,然而雷東多卻以要學習大學課程為由,而退出了國家隊。這讓雷東多與意大利世界盃擦肩而過。而放棄參加世界盃比賽的雷東多,既沒有選擇和足球相關的專業,也沒有選擇和經濟相關的專業,而是陰差陽錯地讀了阿根廷大學的法學。

是金子總要發光,1992-93賽季,雷東多成了西班牙賽場上最被看好的外援。此後,雷東多的足球生涯順風順水,取得了很多成績,並且參加了世界盃。退役後擔任多支著名足球隊的教練,足球生涯完美謝幕。

可是,雷東多用寶貴的世界盃參賽資格換來的法學學士,直到其退休也沒能用到。

魯迅曾三改志願,用9年時光找到方向

魯迅是近代偉大的文學家,他以筆代戈,同黑暗的舊社會做鬥爭,對於開啟民智有著重要作用。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但是,魯迅最開始卻沒有選擇文學這條道路。魯迅1902年赴日,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他最初的打算,是去東京帝國大學學採礦冶金專業,但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如願。後來弘文學院負責升學指導的老師勸他改學醫生。

魯迅在老師的建議下,於1904年進入仙台醫專學習。在仙台的第二個年,在課間放映短片的時候,中國人對於同胞遇害的那種麻木深深刺痛了魯迅。從那時起,他意識到對於一個民族而言,精神的強健比身體的強健更重要,於是決定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

1911年,魯迅創作出第一篇小說《懷舊》,之後,又陸續創作出《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經典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被譽為“民族魂”。

從1902年赴日學習,至1911年第一部小說的誕生,魯迅花了9年的時間才找到正確的道路,不得不感嘆:“人生十年有幾何”。

李健報考電子工程系,輾轉多年才走上音樂路

著名歌手李健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李健出生於文藝世家,父親原是武生,受家庭薰陶,李健從小就學戲曲、練武術。由於他學習成績很好,是個正宗的“學霸”,後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談到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專業,李健的回答似乎也很任性:“聽說這個系分數最高,我覺得自己反正有權利選,就選一個最賺的吧,分最高的。”這個輕率的決定,險些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從清華畢業後,李健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電總局當網絡工程師。當時,他認為進入廣電局就可以看到很多電影,欣賞到很多電影主題曲。但令他失望的是,他的工作跟電影、音樂沒一點關係,除了坐辦公室,就是下基層。

在廣電的兩年,他感覺渾渾噩噩。就在他為前途感到迷茫之際,好友盧庚戌的一個電話讓他驚醒:“李健,你還想不想唱歌,想不想一起唱歌?”他瞞著家人毅然地離開單位,和盧庚戌組建了“水木年華”組合。2001年,他們的第一張專輯《一生有你》發行,並取得了巨大成功,二人也被冠以“校園民謠歌手”的頭銜。

李健最終輾轉多年,最終跟隨自己的內心,走上了一生熱愛的音樂路。

如果,他們選對了專業

如果雷東多沒有因法學專業而浪費機遇,而是參加了1986年的意大利世界盃,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足球專業,也許多出來的四年足球生涯,能讓他翻越偉大球員的藩籬……

如果魯迅先生沒有學醫,而是在選擇專業時,經人點撥“你只有通過文學才能救中國人”,他的第一本小說應該誕生於1902年,他將多出9年的時間學習和創作。也許我們的語文課本的背誦部分將是另一番光景,也許魯迅會提早十年點醒的中國人……

如果李健知道如何報考,沒有選擇分數最高的電子工程系,而是報考適合自己且自己喜歡音樂系,他將多出6年時間用於音樂的學習和創作……

科學填報志願,趁早職業規劃

如果我們能提前給自己做好職業規劃,找好方向,就會少走很多彎路。以上三位名人雖然兜兜轉轉,最後卻依然回到了正規。而很多人,終其一生,也許都回不到正確的道路上。

百年育才創始人金泰雄:如果我們的孩子沒能那麼幸運的早早做好職業規劃,那麼志願填報就是你人生分水嶺的關鍵時刻。這道坎往往是考驗家長對孩子人生規劃的認知程度,“寒門再難出貴子”也在暗示家長的學識與認知對下一代的影響。

雷東多曾因高考志願放棄世界盃,盤點報錯志願的名人

金泰雄老師

百年育才創始人

百年育才科學填報高考志願知識體系創始人

百年育才職業特質測評系統總架構師

百年育才志願寶高考志願智能填報系統總設計師

百年育才中學生職業規劃專家

百年育才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專家

榮獲新華教育"2015中國教育事業領軍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